如果为了满足自己而想要去争夺别人的物品是不对的,如果无知无畏地想要去帮助别人也是不对的。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类似的事情。是别人抢了我的物品我也去抢别人的呢,还是我甘愿总是被抢。是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帮助别人呢,还是别人帮我我也觉得理所当然。
在这一期的儿童家塾班,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孩子们在玩乐高,天天没有经过子游的同意拿了子游的乐高,子游让天天还给他,天天的意思是我在给你拼我拼好了再给你。子游哭着让天天还,最后天天将乐高还给了子游。此时,小苹果看到了,以为乐高是天天的,又从子游手里将乐高抢走给了天天。于是,子游放声大哭。
在早课上,姬老师讲述了这个故事,并且带着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去看一看。是什么原因让这件事情发生,在故事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需要成长的能力是什么,做为没有在现场的我们能看见一些什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
一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件发生在孩子们玩耍时的事情,一件也可以草率了事的事情。但事实是,这是一件呈现着孩子们的思维模式的事情,是一件典型有代表意义的事情。我想起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
这个故事让我挺有触动的,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充斥着以大欺小、无所谓、无知、讨好、软弱、无序。一个打着“我来帮助你”的旗号抢别人东西的人很理所当然;一个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又去抢别人东西的人更理所当然;老师来帮助哭泣的被抢东西的人学习和成长时,被抢东西的人已经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还有两个在现场的“局外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走来走去,不停地和老师、当事人说话。
当看到这一切,有没有一种感觉,这场景、这件事情里每一个人的状态是不是有一些熟悉。我是其中的谁呢?或者说我是其中的哪几个角色呢?
思维模式和阶段在哪儿,呈现出来的事情就在哪儿。当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周围的环境就会是混乱的。
一句“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什么是正确的,时间是什么时间,怎么做,正确的事情是什么,和周围的人和环境该怎么相处…要统统明白才能够去做啊。
回到故事中,如果孩子们在遇到问题都会用正确的方法:
如果天天想要帮助子游拼乐高,天天会先问一问子游需不需要帮助,如果不需要天天就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天天想要子游手里的乐高,天天可以征求子游的同意看能不能借自己玩一会儿,如果可以就耐心等待,如果不可以自己也接受并选择其他的乐高。
如果小苹果想要帮助天天拿回乐高,小苹果会先问一问天天需不需要帮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事情的真相,既然是子游的乐高自己为什么还要帮天天去拿回来呢,自己所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如果别人需要小苹果的帮助时,小苹果要先评估他值不值得自己帮,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帮助别人,自己有没有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如果没有,小苹果就去请求老师的帮助。
如果子游的东西被抢时,子游告诉自己说不能哭,要勇敢、大声地对抢自己东西的那个人说:“请你还给我”;如果抢自己东西的那个人还不还给自己,子游就去请求老师的帮助;如果老师没有在,子游能做的就是远离抢自己东西的那个人,不要东西了,子游告诉自己说“我要成长自己的能力,让别人都不敢再抢我的东西,欺负我。”
如果小妞妞和澜澜,看到姬老师在给天天、小苹果、子游解决问题时,小妞妞和澜澜各自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小妞妞和澜澜也想学习和成长,可以选择在远一点的地方坐下安静地倾听。
是的,每一个孩子都用了正确的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了保护自己和如何帮助他人的能力,也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多么融合美好的画面。
通过这件事情的发生,再一次强化了“当别人抢我的东西时我该怎么做”、“当我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我该怎么做”的正知。
没有正确的认知,没有正确的方法,当遇到这些问题时,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别人抢“我”的东西时,有可能“我”会用力地抢回来,有可能“我”会忍气吞声算了吧。无论是哪种方式,结果都会让自己受伤害。当“我”想要帮助别人时,有可能“我”会按照自己的意思也不管对方需不需要,有可能“我”明明帮不了却还要硬撑着去帮助别人,有可能“我”的无知帮助了不该帮助的人而引火上身。无论是哪种方式,自己依旧会受伤害,并且也让他人受伤害。
在自己无知的阶段期间,我也深有感受过。
我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我和事情之间的关系,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件事情的呈现中,一个相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开心的。
我们都对了,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