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华尔街》02
继续《战胜华尔街》。
上回分享,林奇告诫大家,想要资产增值,股票是你的不二选择,他也用13年间靓丽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那林奇的这十三年是怎么过的呢?
糟糕的开局(1977年)
麦哲伦基金,也就是林奇创下13年奇迹的基金,由內德·约翰逊创立于1963年,原名富达国际投资基金,1965年更名。
彼时,林奇还只是波士顿大学的学生,这是一个基金业的黄金时代,每个人都想买基金,富达资本在20世纪50年代增长了2倍,60年代前6年又增长了1倍,超过了同期标准500指数。
但当林奇受雇成为富达的股票分析师(1969年),股票陷入萧条,1972~1974年,股市大崩盘,基金也成为昨日黄花,无人问津,富达也从1966年的2000万美元规模缩减至只有600万,每年收入仅3.6万(管理费0.6%),已经无法维系正常的运营了,只能与另一只基金合并。也正是这个时候,1977年,彼得·林奇上任,可以说是一手烂牌了。
低开高走(1978~1981)
1800万的规模、糟糕的行情、日益减少的客户数且基金封闭无法拉新。
林奇便在这样的开局中开启了自己的投资生涯。1981年基金开放,长时间的封闭,还被市场误读为是在积累业绩。
这也给了林奇足够的准备时间,期间进行了大面积调仓,林奇重仓了康格里默公司、恺撒钢铁公司、Mission保险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等毫不相干的股票。
此时,林奇有了自己独有的选股风格。一般基金经理都会自上而下选股,如:分行业、分大小盘,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研究成本。但林奇则是自下而上,市场上的所有股票都可能成为他的标的,这也让林奇的持股显得又多又杂,毫不相干。同时,林奇还强调进攻,不断寻找更有潜力的股票来替换已经持有的股票,而不会被自己的历史选择或业绩束缚。所以,你会发现麦哲伦基金的换手率,高达300+%。
这些都基于林奇大量的研究,并不像林奇写的这样轻描淡写,这样的方式,大概也只有林奇做到了。林奇还喜欢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行业信息,为此,他的每一顿饭,几乎都是在和上市公司交流,从而了解了很多行业细节。
在林奇的努力下,封闭的4年期间,麦哲伦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1978年,净值增长20%,标普下跌9.4%;1979年,净值增长51%,标普上涨18.4%;1980年,净值增长69.9%,标普上涨32%;1981年,净值增长94.7%,标普上涨33.2%。
某种程度上,这也归功于大跌,期间林奇的持股市盈率(PE)仅3~6倍,已经几乎不可能亏损了。恐惧时的贪婪也成就了林奇。
新的起点(1982~1983)
1981年,麦哲伦基金开放,这是林奇新的起点。开放申购后,他不再需要为了筹措资金被迫出售股票,也让其换手率下降到了110%。
林奇也慢慢发现了自己的股票偏好:资产负债表非常稳健,发展前景良好。加上林奇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这也让林奇选中的公司,很多都名不见经传,大部分基金经理也不会选择,因为投资他们,在面对下跌时,会承受投资者的指责,而投资像IBM这样的巨头,却可以把锅甩给IBM。这可能也是林奇脱颖而出的原因了。
所以所谓“专业”投资者,也有自己的利益权衡,不能盲从。
1982年,利率攀升,通胀和失业率也上升到两位数,股市表现糟糕。但国债利率却高达13%~14%,林奇转向配置长期国债。前面提到,林奇是股票的死多头,为什么又转投债券了呢?逻辑在于,短期内,债券预期收益已经高于股票了。这也是林奇认为唯一债券优于股票的例外: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高出标准500指数的红利收益率6个百分点或更多,那就应该卖出股票而买入长期国债。
正是这个阶段,林奇开始关注到了汽车行业,这个成为他日后投资最重要的行业。市场恐慌下,汽车行业表现并不景气,销量暴跌。但林奇坚定认为美国人购买汽车的需求是不可能变的。于是,他开始买入克莱斯勒,并亲自拜访了公司,这也让他坚定了投资克莱斯勒的想法。3月到7月,他已经将5%的资金,投在了克莱斯勒上成为了他的第一重仓股(实际上如果不是证监会限制单只上限,可能还会买更多)。面对恐慌时的坚定让他在日后享受了超额的回报。
因为市场回升时,除了业绩外,还可以赚取恐慌时下跌的空间。
到了10月,恐慌散去,牛市开启,利率下行,经济复苏。林奇从债市和金融,转向汽车(11%)和零售(10%),迎接牛市。这一次,又是林奇赢了。靓丽的表现,让麦哲伦的规模迅速膨胀,1983年4月,基金规模达到10亿。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市场的悲观,认为过大的规模,已让增长再难复制。
大时代(1984~1990)
确实,随规模的增长,让管理复杂度也在日益增加。1983年中期,麦哲伦的投资组合中,已经包含了450只股票,秋季更是翻了一倍,达到900只。
但林奇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基金经理能够精心挑选出1000只,甚至是2000只与众不同的股票,而其中大多数股票不会在华尔街常见的基金投资组合中出现。普通投资经理,股票数越多,对选股能力是极大挑战,这可能会让他们配置了一个微缩版标普500,最终导致与市场同涨同跌。而林奇,因为他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和大量精力投入,可以做到配置大量同行业股票,战胜市场。
他也有自己的策略,1983年的900只股票中,实际上700只股票加一起还不到总资产10%。除了公司本身规模受限外,林奇喜欢通过少量持有,来跟踪对应公司的情况,观察是否值得更大规模投资。林奇认为,选股就像选择人生伴侣,离婚是否容易,可不是结婚前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你一开始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你就不会打算离婚了。而如果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无论如何结果都会一团糟。也正是这样的谨慎,让他总能选到值得投资的股票。
1984年,基金重仓股一直没变,林奇从频繁买卖,转为了买入持有的策略。汽车仍是其偏爱的行业,顶峰时期,10只重仓股中,5只是汽车股(克莱斯勒、福特、沃尔沃、斯巴鲁、本田)。
规模的持续攀升,手里的钱必须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林奇被迫开始关注海外市场。1986年,还专设了负责海外投资的部门。
1987年,麦哲伦基金的规模,已经相当于瑞典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了,但却依然战胜了市场,这也给了之前质疑的媒体重重的一记耳光。但忙碌的工作,也让林奇开始感到身心俱疲,本来准备在这一年,功成身退。但1987年10月的股市崩盘,让林奇又多留了3年。这次崩盘也让麦哲伦基金在12月时,大跌11%。但有着丰富的应对大跌经验的林奇并没慌乱,13年间,他遇到过9次大跌,虽然每次股市大跌,自己的基金会下跌更多,但事后也会涨的更快,这也让林奇相信,长期而言,让你赚钱最多的股票,往往也是一路上让你磕磕绊绊受伤最多的股票。最终1987年过去了,麦哲伦基金在林奇的努力下,将亏损弥补,还取得了1%的回报,让基金保持了连续10年盈利。这次崩盘让基金从110亿缩水至72亿,但这也缓解了基金规模带来的管理问题。
然后剧情和开始的一样,林奇在大跌后,又挖掘了大量的好公司。1988~1989年,基金获得22.8%和34.6%的业绩。
1990年,林奇正式辞去职务,离任前的最后一天,基金规模达到了140亿。在任13年,年年超越股票指数平均水平的业绩神话,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篇幅限制,只能对其生平做一个鸟瞰,并无法把林奇的13年做更详尽的展开。但可以看到,林奇的成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存在时代机遇的把握。虽然年年都能战胜市场,但林奇也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应对市场的恐慌、如何选择值得投资的标的,相信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了。
在林奇看来,选股是一门科学,更是艺术。为了说明这点,在后续篇幅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在13个行业21只股票投资中沉淀的逻辑和智慧。读完,大有裨益。
我们下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