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24岁自己的一封信

2018年5月1日,还在假期中。

清晨醒来之后,我决定打开电脑,不是玩游戏,也不是看剧。我想做一些“正事儿”,例如写文章,阅读或者准备明天上班的工作。

24岁之后,我明显地感觉人生进入另一个阶段。我真正接纳自己从学校毕业,进入到社会中工作,我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真正接纳自己的家境不如身边的朋友,毕业后想留学、环游世界一年的想法,变成了要好好工作、生活,做好目前力所能及的事。

电脑开启的第一件事是把《英雄联盟》卸载了,这个从大二一直开始陪伴着我的游戏,我曾经为它执着过,兴奋过,也挣扎过,麻木过。我没有统计我究竟打了多少匹配,也没有计算我到底花了多少时间,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数字。我没有后悔地去想:“为什么这些年我都在玩游戏,而没有好好努力”,这是另外一种执着,我避免这样的风险。

我用一幅画来描述,玩游戏这四年给我的感觉吧:

画中的这个人是我,对,没有五官,因为那个时候我也看不清自己,甚至是不想看。我有一半的身体在土地里,土地的密度很大,使我无法动弹,但是只要不去挣扎,待在原地还是轻松一些的。周围是茂密的树林(更像是荆棘丛),它们距离我很远,我无法抓住它们挣脱,说到底,我也不想抓住。

如果还有一点可以分析,就是画中只有陆地,没有天空,也没有阳光。

在我心里,那段时间真的看不到任何希望。

不过,当一个人走到了极端的位置,平衡的能量自然就会出现。我至今仍然很感恩遇到的每一个人,以及他们的出现所带来的机会。这些机会并不是某种解脱之道,而是使我发生改变的转折点。


人生的第一课:责任、接纳

谈及责任,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负担。我从小就没有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离开后他也没有承担这个家庭的花销,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我母亲的身上。

初中的时候,我很认真地跟我母亲讨论过,毕业之后我就去读中专吧,我担心即便读完高中,她也没有办法供我上大学。她含着泪说:“就算去乞讨,也要供我上大学”。听完后我再也没有提过不读大学的事,从14岁开始,直到大学毕业,每一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去打工,从电子厂、相册厂、鞋饰厂,到会展会务,商务接待,我肯吃苦,也愿意承担。

后来因为姨妈和大舅的帮助,我还是顺利地读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之后,我参加了学生组织,大二那年加入了印度的志愿者项目,大三做了英特尔技术峰会的实习,我原本以为故事会继续顺顺利利地向前发展,但生活中的平衡再次出现。

那段时间我只会拼命前进,却从未考虑过方向,直到参选学生组织的副主席失败这件事,才让我的生活完全停了下来。从那之后,我开始减少了跟很多朋友的接触,我开始沉迷游戏,自怨自艾,甚至还很暴躁地对待关心我的人。大三大四那两年,让我看清了一个人能消沉到什么地步,也能无理取闹到什么地步。

幸运的是,借助这件事,我有机会学到一些课堂上无法教授的东西,那也注定会是我未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从那开始,我学会了做事卖力是不够的,经验、能力、规划也是影响因素,就连性格也是。

从那开始,我学会了珍惜一直陪伴我的人,尤其是在困境中,还为我耐心守候的人。

从那开始,我学会了对自己负责的前提是,接纳自己当下最真实的一面。

接纳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当我不接纳自己的时候,我看不清自己(如同上面那幅画),所以价值感、成就感也无从谈起;当我不接纳自己的时候,我看不清未来,奋斗目标、人生规划也无从谈起。

那时的我,确实没有能力对自己负责,也无法对家人负责。


人生的第二课:调和日常生活

从2017年开始,我将调和融入了生活。对于长期处在低能量情绪状态的我来说,找到目标之后的调和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还记得第一个触康健调和,在觉察情绪的时候,我几乎拥有能想到的所有低能量状态,程度也在6-8分左右,在做肌能检测的时候,我大部分也是松软的(写到这里,我突然大笑了一声,觉得那时候自己也太可爱了,内在出现了这么多扰乱,外在却忍着不轻易表露)。

后来每当我发现自己特别不舒服的时候,我都会去做个案,而这恰恰也是进步的契机。

再后来,到2018年过年,某一天我在上厕所,我就觉得我今年要做计划和目标部分的调和。过去对调和的运用,仅仅只是从不舒服到舒服,而今年让我很开心的一个进步,就是希望调和能帮助我在各个方面表现更好

近一个月,我对调和有了更深的体悟,调和不仅仅发生在个案室,也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是得益于自我连接和觉察的加深,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生活中一些无常的冲击。我发现在个案室中,和导师的互动会带给我很多新视角以及在经验、能力上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调和会带来更多自主性和发自内心的答案(这些答案并不来自于念头,而是觉受)。

现在每当我觉得需要,我都会停一停,去做健脑操,甚至是觉性练习,再回到工作或者学习中,会有很好的效果。


写给24岁的自己,也写给24岁的同龄人:

《奇葩大会》上高晓松说:“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把东方那套拿出来”。

近几十年,我们的国家处在一个力争上游的状态,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北上广深就是当中的发射塔。如果生活在西藏的游牧民,来搭乘一趟龙华线早高峰的地铁,他一定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拥挤和焦虑。

24岁,母亲要从深圳搬回广州,我从一个扎根在深圳的人,变成了一个深漂,前段时间焦虑感也突然增加。

好好赚钱,买车买房,跟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人结婚,是一件挺好的事,但也请放下一些错误的执着。女生到了28岁,不意味着贬值,男生没车没房,也不意味着低下。要知道,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根本没有只有通过工作才能生存的概念。

现代人的焦虑就在于,在世俗标准和内心冲动之间拉扯,如果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欣赏风景,那么何必工作一段时间,把钱存够了再去呢?方圆十里,也必有美丽的景色。如果没有旅游资讯告诉我们某个地方好玩,我们还会千里迢迢去到那里吗?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在这里我很感谢母亲给我的教育,她无条件地,坚定地相信我做的任何一个决定,使我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有着自己的定力。我不执着未来的房子是100平还是200平,装修是中式还是西式,我也不执着未来的妻子是美貌还是平凡,这是《秘密》这类书的缺失,它过分地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却从不告诉我们实现的途径,使人容易陷入另外一种执着。

我始终相信美好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带着信心、希望和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是的——目标,不是理想或者梦想,是可以细分,可以具体化的目标,不要用青春去熬自己的理想,运用当下的资源,去实现眼前的目标会更加有效。

写给24岁的自己,愿你活得轻松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24岁自己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