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包粽子中想到的职业知识

不知不觉端午节就来了,学校错峰放假,提前了一下午。中午接电话通知被安排参加了近三个钟头会,下班时间就没有多精力琢磨什么了,直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已是端午节本日了。发现原本准备好的糯米、粽叶这些材料分别被安排在厨房不同位置,有些落寞了。于是迅速泡米、粽叶,枣去好核,一切就绪。到了晚上稍觉得还是很乏,摸了米觉得会不会泡的时间不够,决定第二天一早再起来做吧。一早狠了狠心起床,发现大米开始微有气泡冒出,不好,开始发酵了!赶紧一遍一遍淘洗,才将那些可疑的味道去掉,心里直后悔干活拖沓不足取。

终于,准备就绪,粽子开始包起了。对于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我,粽子虽平常但要制作它,才是近几年才开始尝试来做的,原先都是买买吃的,后来被同事动不动就做,受了影响,也开始自己做。每年端午我早早做好准备,蒸上两锅,给几个朋友和堂妹家人等分分。虽然很寻常见的粽子,因为自己用心备料加上纯人工制作,送出的和接受的都很开心。我除了享受送出去的乐趣外,还有一件吸引我的事儿就是贪恋那浓郁地粽叶飘香。近两个钟头的煮熟粽子的过程,水一开锅就粽香满屋,清新扑鼻,美好幸福的味道,似乎能把世间不快都统统抛掉的感觉!

说是精心,其实也不尽然!这不,我可以回回准备些放心食材并严格淘洗准备,但是包粽子我的方法就是能绑结实就好,于是包粽子对于我来说就是扎绳子 ,绳扎的越结实越不漏米 这就是方法至于造型,可以什么造型都可以了。但是在包了几年后,我就觉得不满足了,因为这种几只脚形状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怎么包出来 ?困惑着我的困惑。于是急忙翻找网络,抖音看粽子视频,终于参照了一份视频,找到了制作流程。

依葫芦画瓢走了一遍,才发现远没想的那么简单!看起来流程清晰,真正包一只合格的有棱有角的粽子似乎不容易。其中左右手配合纹丝不动 ,让粽叶盖“盖儿”的这个细节,我一直在琢磨学习,发现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总是会出现些露角儿,或者粽叶散开的小意外,一不小心手的配合一松动,甚至需整个废掉重包。

这个过程让我想起职业教育里的工作知识的问题。按照徐国庆老师所说,工作知识包括:工具耗材的知识、劳动对象的知识、过程与方法知识,判断性知识等。这个包粽子的过程虽简单,但也清晰印证这几类知识的典型存在。我们要能包好粽子,拥有包粽子的职业技能,就需要了解粽叶、糯米、辅料、捆扎绳等相关耗材的属性知识,否则就不会正确使用粽叶。比如弄懂粽叶的常识后,就会在使用前用水浸泡,让其充分柔软不易损坏。此外,也要知道还有哪些类型的粽叶,包粽时各有什么好处不足。糯米的知识也是如此,各种糯米的属性需要知悉,否则我就不会应该泡米8个钟头而我足足泡了20个钟头,差点儿馊掉的事儿了!此外还要对粽子本身的知识有了解,包括粽子的由来,粽子的制作流程,粽子类型等。接下来,需要熟悉手工制作的手法,机器制作粽子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弄清楚在什么场景下需要的具体制作工艺和方法。形成对方法和工艺流程的判断和应用就是判断性知识了!当然除了这些显性知识外,还有隐性知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经验的知识,如手法保持怎样就能精准制作出粽子的几个角,而这几个角排布正好能最大化利用粽叶,怎么压实米粒包起来就不松散这些均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摸索形成经验,才能得以真正掌握包粽子的技巧。两个钟头包粽子,悟到了一些蕴涵其中的工作知识和技巧,这应该也是职业教育中工作知识形成的视角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次包粽子中想到的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