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心理学:为什么你想做却做不好?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

某件事你知道自己该做,也很努力地去做了,但就是做不好。

一位柠友在我们的后台留言:

他职高毕业出来工作,跟一个师傅学汽修,他知道自己该认真学,师傅对他也很好。

但他每天都会出点小错,昨天刚学的今天就忘,时不时还丢三落四,弄得他现在都不敢去上班,每天挫败感满满,觉得自己非常无能。

为什么他努力了却做不好呢?真的是他“无能”吗?

当然不是。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其实你说错的话、搞砸的事情,并不都是无心之过,有的是你的潜意识在作祟。

比如你迟到了,可能并非你的时间观念不强,而是你对这次见面抱着排斥的态度,迟到是你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位柠友而言也是如此,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忘记,时不时丢三落四,并不是他记忆力真的有问题,而是他对汽修这件事并不喜欢。

事实也是如此,他告诉我,他其实想做一个漫画家,但是父母觉得漫画家没前途,他是为了父母在坚持。

所以他做不好的原因是他做这件事的动力不够。


驱使我们去做一件事的动力分为两种,内驱力和诱因。

我们先谈诱因,所谓诱因就是驱使你做这件事的外部因素,它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正诱因就是你因获得它而得到满足的因素;

负诱因就是你因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因素。

比如你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那这就是正诱因;

而如果你是为了逃避父母对你的指责,其他人对你的嘲讽,那这就是负诱因。

负诱因就好比是让你背着重壳前行,每一步都很艰难。

我高中有个同学她外号叫“拼命三娘”,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他时间全在学习,但成绩只是中等,究其原因,就是她的动机干扰了她。

她看书的时候会想自己要是学不好,爸妈肯定会骂她,其他人肯定会背地里笑她,这样一心多用,情绪还不好,怎么可能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呢?


诱因虽然很重要,但决定我们动机方向和大小的其实是内驱力,顾名思义内驱力就是在你有需要的基础产生的内部推动力,它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认知内驱力,也就是你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很喜欢,哪怕它没有给你生活带来什么功利性的效果,你也甘之如饴。

比如有人喜欢唱摇滚,哪怕摇滚没有那么大的音乐市场,他还是喜欢,一心投入进去,每写出一首歌都像个孩子般开心;

第二类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比如你努力工作,天天加班,跟客户死磕,目的是为了升职加薪,这根胡萝卜吊在你面前,不用任何人催,你会自动自发的去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三类是附属内驱力,它是为了获得长辈或者权威者的认同,其实它也属于一种外部动机。

像这位柠友,他坚持学汽修,一方面是不想让父母失望,一方面也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在自责和焦虑的影响下,虽然他在努力去学,但效果肯定不如他因喜欢这件事而去做。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努力做一件事却做不好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是什么驱使你做这件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在里面回复关键字:【内驱力】就可以查看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5分钟心理学:为什么你想做却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