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关于读经现象的反思

    前几日,一道友在岳阳开办读经学院,看其课程,仅仅是四书五经的诵读。本人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尤喜欢儒、释、道学说,但对于单纯读经活动,却心有戚戚然。“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文章、诗歌皆因时、事而起,或是针贬时事、或是抒发情意。思想、学说也是如此,为救拯时弊,因时而兴。

  春秋末年,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诸侯征伐无度,想当初周礼使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社会䢛然有序,因当时还在周朝,于是力图恢复周礼,使世道再回到周初的那种状态。孔子是明白人,知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灾必及其身者也”,自然不会要求再回到伏羲黄帝尧舜时期的上古淳朴世道。当时还处在周朝,周礼还为人所知,为人所用,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市场,所以重视周礼。“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提力图恢复周礼,是有一定的依据的。绝不象王莽改制那样,不考虑时世变化,不合时宜的想当然的恢复旧制。 

  但即使如此,孔子还是过于乐观的借估了形势,当时经济发展,奴隶制经济基础已濒临解体,人们思想文化已大大解放,相对于周朝初年,早已不是象“蛊”卦所处那种可以救弊的时代,而是到了必须 “革”故“鼎”新时代,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革旧制,推新制了。

  史上传说,孔子“三月使鲁大治”,其实言过其实,细读历史,你会发现,孔子在鲁国推行其思想,实际上至少花了三到五年时间,七年后才真正出效果。而且,这所以有这效果,也主要是因为鲁国是周公之后,周朝礼乐政治还保存得比较好,相对其他各诸侯国,世风还比较淳朴的缘故。但也应当看到,相对于周公之子伯禽初封时期和其他齐晋楚等国,鲁国已衰落了太多太多,为什么会衰落,说明周公流传下来的礼乐政治,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孔子东奔西走,“遑遑然似丧家之犬”,不得已,最后只得退隐设馆收徒授学,希望以此来保存自己的理想,并使之“薪火相传“。实际上,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韩愈说”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可见,孔子的思想,至少在当时至汉武之时,不但没能发扬光大,甚至几至失传。虽说孔子当时弟子三千,但相较于墨家从者常数万,不免相形见绌。孔子之后不久,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许多有识之士竭心竭力,寻求救世良方,以致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说此起彼息,也说明孔孟思想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重视与应用。究其根本原因,只是因为,孔孟思想,并不是对症下药的救世良方。

    任何思想学说,必是因时而兴,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拯救时弊。但它就如中药,讲究对症下药,而且也必须病好即停药,当知,是药三分毒。世之乱极时,就如人之大病,在束手无策、救无可救 时,往往会有病乱求医,管它什么药,都拿来用用,存个万一之念。如果万一之想也破灭了,就只好推倒重建了。新建之国,就如人之大病初愈,又当静养慢补,正如革卦上六所言“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一样,不能再不停折腾,而应静居守正。文景、贞观、康乾盛世,就得益于用黄老清净之术。秦朝因法而强,因兵而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以为天下学说纷纷扰扰,莫衷一是,难免扰乱人心,唯有统一思想,才能使人心安定,国永保太平,所以废书坑儒,结果却二世而亡。秦朝之亡,亡在病好却不知停药,亡就亡在不知时势。汉武之时,国力复舒,物质丰富,人心不再满足于吃饱喝好,而开始向往更高一级的其他精神思想文化方面满足了,这时,再一味纯用黄老清净之术,必然影响广大民众的更高需求。在当时,应该开放思想,宽厚包容,让不同思想的人,都能有所追求与满足。这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可称得上是知时务了,但可惜的是,一个“独”字,害了当时世人,也害了百世后人。

    任何一种思想,既然是因为拯救时代的弊端而兴起,那就必然打上了其时代的烙印,不可避免的带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后世在再运用此思想作为药方去治病,就必须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损益,最怕一成不变,僵守其规。可恰恰世人,喜欢常犯这样的毛病,世人称道萧规曹随,却忘了萧、曹同时代,所以可以相随延用不变。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流变为儒教、道教、佛教,就在于后世只知学其形,而不知法其神,不吸其精,只象其形,到最后却虽然避免不了分崩离析,流派丛生,但各派却都自以为得了祖师爷的衣钵真传。如来说:“如筏逾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对一切思想学说,应作如是观。渡河之人借此渡河之后,当放下,及需再用时,重新装点、修补一番,再去拿去渡河,如果船已破败不能用,则重造一艘好了。

  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无止境的真相。以现在人的智慧,似乎还不能完全揭示宇宙真相。人类如果将当前看到的“真相”视为真理,容不得后世一点点怀疑与改进,那则无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必然阻碍后世的发展与进步。但人类思想进步史上,这样的错误,却一犯再犯。一个新思想、新发现诞生,往往经几代人不懈努力后,才能够推翻前人所谓的“真理”,为此,甚至有人因为怀疑前人的“真理”,而不得已付出生命的代价。尼采痛恨庸人道德,推崇“超人”,就是终于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波粒之争”,(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