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得成为什么样的人。”
细细思量,觉得甚有道理。
大宝没出生前,我们租住的房子隔壁有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男的是普通的工人,女的是全职主妇。女的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煮饭,买菜,做家务。每天这些洗洗擦擦的生活琐事就足够让她一天连轴转不停。
男的下班回来往沙发上一躺,开始挑事。说这个没做好,说那个没用心,支使女人做这做那。语气不耐,举止暴躁,仿佛在使唤老妈子,对女人没有半点尊重。
女人脾气也不好,男人指责,她就回骂。你来我往的,每天都很热闹,即使正常在说事情,夫妻俩声音一个比一个高,旁人听起来都觉得俩人在吵架。
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6岁,对父母的行为习以为常,平时支使起母亲来言语习惯跟男人如出一辙。
我想,他们的父母亲给他们树立了坏榜样。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父亲对母亲的颐指气使,耳里听到的都是父母双方互相挑剔指责。耳濡目染之下,他们使唤母亲做这做那也是理直气壮。除了不敢怨怼父亲,对母亲呼来喝去像喝水一样自然。
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我想他们永远不懂怎么去尊重女性,甚至,他们也可能不懂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
父母是孩子行为的导师,身教远远重于言教。孩子正处于不断向外界汲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他们又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身边的人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生涯最重要的一环,父母的习惯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孩子的行为,往往也能够折射出父母的不足。
我曾经听朋友提起过她的一个奇葩的邻居。
她那邻居爱占点小便宜,有点小抠门。每次总喜欢到朋友家里借东西。今天借点盐,明天倒点油,后天用点醋。都是零零碎碎的东西,朋友也不爱计较。发展到后来,除了油,盐酱醋都是不问自取,并且是连包带瓶的拿走。甚至为了节约用纸用水,每天跑到朋友家去解手。
他们夫妻有时候周末要加班,3岁的女儿没人带,就寄放在我朋友家,说愿意给钱。朋友独居,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答应了。
带了一天,朋友就后悔了。
朋友吐槽说,那个女儿真跟她妈一样。
进了屋就开始叫嚷着肚子饿,也不管别人同意不同意就到处翻。半天时间,就把朋友存的零食吃得干干净净。消灭完零食又要吃水果。朋友怕她吃撑了,不让。结果小姑娘说,阿姨,我妈说你这有好吃的,早上没给我吃饭。我这还没吃饱呢。
后来朋友说,难怪人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
其实,生活中,细心的我们总能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
比如,家长总是满口脏话,孩子也会喜欢说脏话;父母爱看书,孩子也会喜欢阅读;开朗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往往很活泼;暴躁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个急脾气……诸如此类的。
父母的习惯对孩子行为、习惯乃至性格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请父母们先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什么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