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输入和输出的黄金比例

吃饭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吃饱了」就吃不下了,要消化完了之后才能吃下一顿。

吃饱之后,就是「消化」和「排泄」。以上两项任务有一个完成得不顺利,你的下一顿吃得大概率是不安稳的。

如果我们看到更多的吃货,像大熊猫这种花大量时间进食的,基本上都是「吃得多、消化得少」的类型。不消化的主儿才需要一直吃吃吃。

学习也是一样的,「消化的效率」比「吃得多少」更重要。说粗俗一点,如果看十本书,但你一句也讲不出来,给你戴个贪多嚼不烂的帽子大概率也不会错;反而是那种只看一本书,但讲出来能让人明白、让人信服的主儿,更受我们的认可。尤其是那种吃掉一本还能够与已学的东西融会贯通的同学,才会成为我们眼中真正的学霸。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做不到「一次性消化完成」,我们也可以像牛一样「反刍」。虽然听起来略有点恶心,但「回顾」的确是非常有利于「掌握」的。

很多研究人脑的专家都发表过类似的结论:2周内3次重复,有利于我们强化记忆和理解。最知名的一个算是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了,无论是多年前的电子词典,还是现在仍然火热的百词斩App,都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理解」不仅需要「记忆」,也需要「遗忘」。

我们要记住的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它只是一个「钩子」;我们要记住的是它与我们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要记住的是在「特定的场景中」使用这个知识。忘掉书本上的那个版本,记得你的那个版本。

内化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你要忘记的是它「是什么」,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
因为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就是重新检视、反省、改善、修整方向、细节调整、阐明原因。
这个过程中,外部的反馈可以给你提供巨大的帮助。之所以「有人帮」效果就会更好,原因也很简单:
人太容易放过自己了。

如果你觉得想明白了,你把它写下来,未必流畅;
如果你觉得写明白了,把它讲出来,很多之前没想到的也会跟着再流淌出来;
如果你觉得说明白了,请让对方再复述一遍给你,别人记得的未必是你最得意的那一部分。

哪怕不搞这么多样的形式,你会发现给自己所有的话加上「之所以、是因为」都很难。
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观点都存在以下三种问题:

  1. 有结论、没论据:之所以后面有内容,但是因为的部分没了,这种情形下非常容易产生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2. 没结论、有论据:之所以后面没内容,是因为的部分还算好,这种情况下总是让人觉得「说话很绕」;
  3. 有结论、有论据,但前后无关:虽然看似有了「逻辑」,但如果重新读一遍,你就会有将它「优化一下」的冲动。

以上所有的描述,都是希望你能够察觉到「加工」你收到的知识比「获取」更重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盖兹博士(Arthur Gate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据他的观察「输入」的时间占比40%、「输出」的时间占60%,背社交名人录的记忆效果越好。

这一实验,就是当年横扫所有学校的「早读课」的实证研究基础。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美国博士发现,随着「年纪增大」,想要保持同样的成绩,需要减少花在「输入」上的时间、增加花在「输出」上的时间。在他的研究项目里面,年青人的输入、输出黄金比例是4:6,年长者的黄金比例是3:7。

所以,请务必迈出去「输出」的那一步。哪怕只是把自己看过的书回忆一遍,哪怕只是把自己脑海中的印象转化成几个关键字,哪怕只是把这几个关键字扩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方法:输入和输出的黄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