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此彼之“宅”—新经济个体与突破认知边际的宅诉求

首先我们须认识到:“宅文化”已经不是所谓的“亚文化”,它越来越趋向成为每个个体重要生活方式选择;其次,“宅经济”正逐步成为新经济模型不可或缺的拼盘组成部分,成为产业创新发展重要的研究方向。

年初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家文化研究所领衔发布了《疫情后,中国“宅经济”及家庭生活趋势研究》报告。报告基于对疫情中以及疫后中国家居行业、企业的调研,结合对宏观与微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对 “宅经济”与中国家庭生活变化趋势做出富有成果性的研究。

而近期国家13个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15大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方向提出19项创新支持政策。这15大新业态新模式场景,基本上每一项都直接或间接“宅经济”产生关联。

基于此,我们不禁会思考:是设施(包括政策设施与基础服务设施)促进了宅经济的发展,还是群体性的宅经济参与意愿加快了设施的建立?

本次笔者将自身对于“宅”以及“宅经济”的理解做出独立分享。

1-“宅”或许始于“丧”?

在没有“基础设施”概念之前,关于“宅”的选择只是小群体的小个性选择;关于对“宅”是消极、逃避,是“丧”的表现很大呈度上就是公共的理解。“宅”是不健康的。而从不被认同的 “个性宅”到全社会践行的“责任宅”,新冠疫情是“推手”。可以说是疫情加速建立了全社会对“宅”行为的宽容理解,也同步达成了大众全新的“宅经济”发展认知。

“宅”或许始于“丧”,但好在我们及时跟上的“基础设施”让“丧宅”少了发展的土壤。

2-“宅能力”就是每个宅体的边界能力

笔者说的“宅能力”是在完善的宅基础设施支持之下,一个人拥有的“宅”与“被宅”的能力。

首先,什么是“宅基础设施”?简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丧,“宅”靠什么支持?

在笔者看来,高效的网络设施、优良数字端口设施,健康的家居生活设施、高效的工作参与和协同机制……这些都为“宅”提供着基础支撑。而与此同时,设施在摧毁对“宅”的惯性认知与建立新价值认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它极大地延展了“宅”行为在参与社会生产、服务,社会价值传递和价值创造的能力边界。可以说,在强大的设施保障下,“宅”的行为表现不仅尊重了个性,又集约和延伸了个体能力体现半径。

可以说拥有设施的基础和参与设施机制的状态就决定了“宅能力”体现。而“宅能力”体现大体又会在两个方面进行落实,其一,取悦自己,获得精神满足;其二,体现在经济参与和经济利益获取上。

在笔者看来,没有经济体现的“宅能力”是无法得到持久性支撑的,“宅能力”势必会成为重要的经济变现能力体现。

3-“宅”诉求兴起必定加速新的社会信任机制的建立

很多人把当下发展迅猛的“宅”现象全面归功于疫情,这是不客观的。可以说,疫情在一定层面上加速了个体对“宅”的行为表现,加快了社会对“宅经济”发展的探索,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是高速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与高效的数字化生产协同机制。

数字是高瞻远瞩的经济战略,“宅”在一定层面上只是生活/生产方式的“顺势而为”。物理空间的“宅”行为衍生了“线下的孤岛”。但在数字领域,“宅”却巧无声息地达了新的价值融合共享。

而随着参与“宅”经济基数的不断扩大,全社会对“宅基础设施”又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信任设施将是决定宅经济能否健康、高效发展最重要的一块拼板。正面解决数字信任、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将是宅经济领域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只有更适合生产方式,才能激发更高的生产效率,产生更好的生产成果。“宅”或许会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生产参与方式,是一种更具个性或能力适应性的选择。但无论如何,“宅”的意愿在个体,对“宅能力”的认知在个体,对“宅经济”的参与能动性与经济欲望也在个体。

未来宅经济或许会成为尊重个体、尊重个体经济最重要体现构成,但最后的品质仍将由设施保障,如前文所讲:高效的网络设施、优良数字端口设施,健康的家居生活设施、高效的工作参与和协同机制……还有信任设施。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敏:此彼之“宅”—新经济个体与突破认知边际的宅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