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的《延禧攻略》,是隐藏在“皮囊”之下的“个性”

某日,和朋友D一起谈论工作的事情。

D在本地一家餐厅做兼职工。他如今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女儿早已出嫁,还有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儿子在老家上学。为了供应儿子继续念完最后几年大学,D不得不远赴他乡,托人介绍找了一份工作。虽然不算体面,但一个月的薪水比在老家拿得多。公司是免费提供住宿的。工作之余,他也不断寻求附近的招聘广告,想要得到一份理想的兼职。酬劳只须满足他自己一个月的餐食开销即可。

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人生的变化无常。对他而言,当下生存是比任何事情都更加艰巨的任务。他把生存当做一种任务,他不认为人若没钱可以随时持有个性。他说这世间,也许除了亲情是唯一不能等同于金钱的,其余的都可等价交换。

年轻人可以拥有个性,却无法长久地生活在被自己所包装的空间想象中。个性需要通过官方的渠道,被包装上一层商业的皮囊。同样,如果使大众透过表象而关注事物的本质,也必须让他们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感。比如你是成功的商业人士,那么你的言行就有可能被其他人作为参照的对象并模仿。

这里所讲的“皮囊”指的是一种外化的事物。它可以是一部热播的影视剧,从播放量你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火热程度。它也可以是某类数据排行榜,甚至是人本身具有的肉体与躯壳的结合。个性只是通过外化的直观感受引发人探索内在的那个焦点。

图 全景网 |文 南岭丘木

近期走红的大陆宫廷剧《延禧攻略》,因其剧中大量运用了一些传统非遗艺术,被许多人称作是良心剧的代表。以当时昆曲为代表的“宫廷戏”,以及所呈现的缂丝团扇,盘金绣,手推绣,点翠,通草绒花等各式精美细巧的饰品,可以说唤起了国人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那份执着与热爱。当然,被称赞的还有剧中女主魏璎珞以及富察皇后这些角色的设定。一个个形象饱满鲜活。无论是前期制作和包装,市场宣传,还是精致的美学工艺,你会发现后期观众会由此饶有兴致地去探究一个历史人物的原型,以及被不断讨论的人物演技,也在一时之间登入微博热搜排行榜。这才是这部剧所呈现的不同于同类剧种的特点。

从火热一时的宫廷剧,到商业价值数据排行榜,国内影视行业的现状是,业内人士在试图以一种旁敲侧击的方式引发大众对于此类现象的重审与思考。

总之,它们是隐藏在“皮囊”之下的“个性”,正如一人,首先需要站在某一制高点被熟知,继而才可能产生大众自我批评与调整的意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喜欢的《延禧攻略》,是隐藏在“皮囊”之下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