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学习:成绩背后的家庭教育

      最近一年多,我在追踪一批成绩优异者,业界一般称之为绩优生。这批孩子位居中考前200名,有点类似青岛早年的直升生。之所以对这个群体感兴趣,就在于挥之不去的想法是:成绩背后是什么?是否找到了原因就找到了开启优异成绩的钥匙?

      剧透一下阶段性的研究发现:

      1.智商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智商与成绩,这是很容易联想起来的一对概念。智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成绩?项目组采集了绩优生群体的瑞文成绩(团体智力测验)和学习成绩,发现二者的相关几乎为零。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第一名的同学瑞文成绩几乎倒数。为此我还对此个案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了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也访谈了她的班主任。家庭很一般,在这个群体中甚至可以说位居中下(考虑到研究成果发表问题,这里不能说得太详细)。班主任谈及印象,不是脑子特灵光那种,但绝对是执行力特强的孩子。

      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可能的解释是在这个智力水平相当的人群中,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方说,我的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中提到的学习背后的人格品质(自律、坚持等)以及学习习惯更为重要。

人间烟火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超出你的想象

      针对这个群体,项目组还采集了父母教养方式。为了有比较,我们同样采集了普通学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结果发现,绩优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全面碾压普通生群体,各项指标绩优生的父母都做得比普通学生的父母好。这一研究结论是否提醒我们为人父母者,向外求还不如向内求,寄希望于辅导班还不如做好父母这个角色。

      绩优生内部比较,会不会出现和智商那样的结果呢?有意思的是,多项指标确实如智商那样,成绩和父母的这些教养方式无关,但有一项是有关的,那就是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也就是即便在同质性特别高的绩优生群体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仍然起着相关效应,母亲越温暖孩子成绩越出色。

      看到这样的研究结果,我有点五味杂陈。貌似投桃报李,母亲温柔以待,孩子还你一个出色少年。这也让我不由想起王东华《发现母亲》中的一句话:“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这样的研究结论是不是有现实检验意义,你去看学神(学霸的二次方)的妈妈大概率是不是比较温柔的一个人?如果是的话,妈妈们今天起多一点温柔,多一分理解。

秉持全人教育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道学习:成绩背后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