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

        现在是万众创业的时代,每天新成立的创业公司比比皆是,但是据数据统计,中国创业成功率大概为10%,也就是说有90%的创业者都成了这场创业大战中的炮灰,个个面临着公司倒闭,血本无归的状况。

        那为什么创业的成功率如此之低呢?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呢?

        创业失败的一个共性在表面形式上一般就是以下两个方面:

          1.你觉得产品好,但顾客不觉得产品好;

          2.你的产品确实好,但顾客不为之买单;

        如果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是不是就可以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呢?

问题一:如何开发出顾客觉得好的产品呢?

企业的本质就是经营需求,营销大咖李叫兽曾经提出需求三角模型:

图片发自App

企业要生产出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满足以下三各方面:

1.缺乏感:此就是用户需求,创业的前提是你发现了一个用户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2.目标物:此就是公司产品,此产品刚好满足当前用户没被填补的需求;

3.能力:此就是顾客购买能力,让消费者为你的产品买单的能力。

     

1:用户需求篇

          查理芒格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就永远不去那里。”多么有智慧的一句话,如果知道如何成败,那就不要那样做,这不就有效避免了失败,成功岂不是在眼前了么?那在企业经营中,我们是不是需要首先了解你的产品客户不为之买单的几个阻碍因素有哪些?大致如下:

          1.金钱成本:产品的售价超过了大部分用户的消费能力;

          2.形象成本:产品会影响消费者的理想自我形象或得到他不愿意看到的社会评价;   

          3.使用成本:产品使用非常麻烦耗时等;

          4.学习成本:产品使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消费者担心不会使用而不选择;

          5.健康成本:产品可能引起消费者对健康(身体和心理)和安全上的担忧;

          6.决策成本:产品供选择项太多导致顾客茫然或需要多人共同决策;

以上是用户视角下阻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也是企业觉得产品好,而顾客觉得不好的六大原因。如果有效解决上述障碍,是不是就可以开发出成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呢?  让我们站在成功案例的肩膀上,根据这六大成本,来挖掘消费者的新需求。

金钱成本

衍生需求:低价需求

成功案例:小米

实际上,在5年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想要拥有一台高性能手机,但市面上的主流智能机普遍定价3000多元。很多购买预算不够的人,只能买玩不了大型手游的普通货。小米公司洞察了当时手机市场上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它表面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削减市场费用,只线上售卖;一年只研发两款机型,利用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等等方式切入智能机市场,其实最终都是为了低价和高性价比这一产品定位服务的。最后,小米成功地抓住了低价机会,通过推出低价高性能的手机,解决了消费者的“金钱成本”,成功占据市场前三的份额。

形象成本

衍生需求:高端需求

成功案例:施华洛世奇

原来,在首饰市场,人工水晶被认为是低端的选择,它的价值远远低于真正的宝石。从而使顾客因为“形象成本”而不愿意购买人工水晶。而施华洛世奇利用领先全球的切割技术,和异想天开的设计,提升了人工水晶饰品的价值。同时,把自己打造成工艺精美、充满创意的时尚品牌,也让人们不再觉得人造水晶低端,巧妙掩盖了顾客购买人工水晶的形象成本,使其在首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使用成本

衍生需求:降低风险需求 过程体验需求 便携性需求 性能需求

成功案例:滴滴 得到APP 南孚电池

滴滴出现之前,我们消费者可能经常面临着打不到车的困境,而出租车司机经常面临找不到乘客的尴尬,双方的体验感觉都比较差,而滴滴就从此需求入手,主打:2分钟内,100%打到车,大大降低了消费者打不到车的风险,司机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同时滴滴专车推出司机统一着装,上下车主动为乘客开门,车内配备免费饮用水、纸巾的专车服务,并且在广告中号召高端人群“选择专车,出行时坐好一点”,从而改变了之前糟糕的打车体验:车内有烟味,司机不专业等,从而优化了乘客的过程体验,成功获取大量流量。

另外,在这个人人都有知识焦虑又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碎片化时代,得到占了重要一席位,因为阅读一本本书耗时耗力,它主打“你身边的读书人”,把书籍中的核心知识录制成有趣的网络视频或音频,帮消费者花更少的时间获取知识,积累谈资,达到了便携性需求,结果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

​再比如几年前,南孚电池推出了“南孚聚能环”,号称电池底部的聚能环能够减少电池自放电,以增加使用寿命。在广告中,更是打出“一节更比六节强”的说法。它优化性能这一策略,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耐用性,也让南孚确立了电池行业强势企业的地位。

学习成本

衍生需求:可达性

成功案例:美图秀秀

随着拍照手机的流行和社交的需要,大众对处理图片的需求日益高涨,而市面上的图片处理软件相对来说专业技能要求高,这样使很多用户对其望而却步,而美图秀秀应运而生,因操作简单方便,堪称一款傻瓜式的PS,迅速降低了大家的学习成本,将产品定位成“用美图秀秀,普通人都能成为美图大师”的口号,迅速积累大批粉丝。

健康成本

衍生需求:理想自我 新颖性需求

成功案例:KEEP 可口可乐

在目前消费者升级的大趋势下,人们慢慢更注重生活品质和状态,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热衷起来,而KEEP主打随时随地塑造标准身材。满足消费者对理想自我和健康的追求,成功地成为健身行业的领头羊企业。

而可口可乐大家可能认为它非常的不健康,可其实它当初面世时正是为“健康”而生,当时美国颁布了禁酒令,可口可乐当时以主打“无酒精”饮料迅速占领用户饮品市场,目前他们又不断推出主打健康的新品:比如号称无糖的零度可乐,以此消除大家对其“不健康”的看法。

决策成本

衍生需求:定制化

成功案例:INDOCHINO

如果用户对某一产品的需求各自有所差异时,市面上的产品就会让顾客陷入决策两难的境地,从而无法更好地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比如在西装领域,不同体型的消费者,对西装尺寸的需求区别很大。而市面上的西装只有L、M、S号等等少数型号选择,并不能完美地适合不同的体型,顾客在购买时就会决策困难,担心买到的西装不合身。而INDOCHINO作为一个定制西装的品牌,这个品牌推出了这样一种服务:顾客线上下单,商家派出裁缝上门为顾客测量身体数据,然后提供专门的全套西装定制服务。这显然消除了顾客的忧虑,上线9年来,INDOCHINO已经成为了全美最大的定制西装品牌。

2:公司产品篇

当用户需求已经被发掘出来时,公司就可以开发相应产品,有了前面的铺垫,那么这一步是不是就万无一失呢?当然不了,唯有运筹帷幄,方能决战千里之外。

此时就需要用到需求自检六大法则对产品进行一一检验,因为经得起重重考验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这需求自检六大问分别是:

我是在帮消费者做他特别渴望的事情吗?

在我的产品之前,消费者的选择是什么,他存在不满吗?

当消费者产生了不满,他/她愿意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吗?

当消费者打算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时,你是他的首选方案吗?

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时,是否面临巨大的风险?

当消费者真的选择你的产品时,你是否做到了扬长避短?

3:顾客购买能力

经过上述两大关卡,产品已经差不多过关了,那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里就需要关注产品是否满足顾客购买能力。我们可以再次依据阻碍购买的“六大成本”来对产品进行第三次检验。

          1.金钱成本:产品的定价是不是大部分用户消费得起?

          2.形象成本:产品会不会影响用户的社交形象?

          3.使用成本:产品使用是不是简单方便有效?

          4.学习成本:产品是不是不需要用户学习高深的技能?

          5.健康成本:产品是不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身体和心理)和安全没有影响;

          6.决策成本:产品是不是可以轻松让顾客决策?

有了这三方面的技能,你就可以运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市面上现有的产品都有哪些制约顾客购买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地去开发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实现公司成功的第一步:一个顾客觉得好的产品。

问题二:如何让顾客为好产品买单呢?

在第一部分,我们解决了创业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成功地生产出了让顾客觉得好的产品,但是当产品好,顾客却不买单怎么办?让我通过实际案例和影响顾客购买的“六大成本”障碍来解答。

案例一:电动牙刷

电动牙刷刚刚推出来的时候,曾经主打的诉求是“电动牙刷,刷牙更轻松”,算是满足“使用成本”中的便携需求,但是刚上市时候并没有引起大家购买的欲望,因为在用户视角下,消费者对手动刷牙并不存在不满,而且电动牙刷几百元的价格也让消费者没有尝试的动机。

那主打“使用成本”需求行不通时,我们可以换个需求方向。后来电动牙刷在宣传上开始主打“健康成本”需求,号称电动牙刷可以清洁手动牙刷所刷不干净的死角,让牙齿更美白更健康,客户慢慢开始买单了。

案例二:肯德基咖啡

当初肯德基咖啡是满足了“金钱成本”中的低价需求,如果肯德基也从“金钱成本”这个需求出发,主打性价比,估计很多消费者因为“形象成本”的考虑而不会购买肯德基的低价咖啡,很多消费者估计还是会优先选择星巴克咖啡,因为消费者觉得星巴克咖啡更有逼格,环境更舒适,购买后更有心理优越感。

那主打"低价需求”就不太可行,我们需要换个方向,主打“使用成本”中的性能需求:咖啡用来觉醒,不是拗造型。成功扭转了低价所带来的形象的负面效应,和星巴克共抢咖啡市场。

图片发自App

案例三:Odorono除汗剂

在1912年,Odorono除汗剂被一名外科医生发明,它能够除湿去味。一开始消费者认为把这种东西涂抹在身上很可能是不健康的,并且缺乏使用动机。于是他们就开始依据“健康成本”主打“出汗过量是疾病”的需求,的确帮助除汗剂获得了销量增长,但之后销量却再次滑坡。通过调查发现:因为大约三分之二的人觉得自己不需要——比如她们可能会觉得“既然过量出汗被认为是一种疾病,那我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没必要用。于是他们就换个思路,主打“形象成本”需求。当时尝试在广告中,向女性塑造这样一种观念“出汗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社交失礼行为,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成功开拓了女性市场;然后,结合当时正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很多男士担心失去工作,这时依然主打“形象成本”需求,他们提出:作为一个男性,如果你“在办公室环境之下出汗过多”,那么会给人带来不专业的感觉,这可能会毁掉你的工作和事业。而使用男性除汗剂,可以帮你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果然成功进入了男性市场。

你看,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产品没变,主打的需求策略变了,消费者也跟着改变了,愿意为之买单了。

综上所述

当我们从阻碍消费者购买的“六大成本”去洞察用户真正需求,再用需求自检清单检验产品,然后再用“六大成本”排除限制消费者购买能力的障碍,就成功地拥有了客户喜欢的好产品;

当我们将产品对消费者广而告之的时候,需要运用用户视角腾挪“六大成本”的需求,找到真正刺激客户购买的需求,就成功解决了产品好,客户不买单的难题。

问题解决了,那离成功还远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