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二)读书笔记 11

要想成佛,先要把人的基础打好,然后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只有持佛心,立佛愿,行佛事,才能成佛。

利益众生才是正道

我们在人道上修行,最起码要体现出无我的境界,否则根本成不了佛道。人与佛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做一切事都是围绕着“我”在做,即有我;而佛做一切事都是围绕着众生在做,即无我。

从一个人当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就能预见到他未来所做的一切是否会到位。

要想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叹和抬举,就应该体现出脱俗的样子。做事情不总是考虑自己的感受,不太自私。虽然人都是自私的,但是要把自私的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就不去做,要知道无我做事就是最大的利已!如果你有智慧,思想境界高,做事先利人不利己,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这才是真正利已的方式。

佛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众生,从不是为了自己,最终却利益了自己。即便利益了自己,佛仍然把利益毫无保留地回馈众生。就像一个有悲心的人发财之后,会把财富回馈给社会,分享给众生一样。

佛教讲相应,相应可以理解为相互吸引、相互感应。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结交的自然是有智慧的人比较多;你是一个无我的人,你接触的自然也是无我的人比较多;你自私自利,无论走到哪里,吸引召感的也多是自私自利的人。

作为学佛之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心打开,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想有一点点进步,那真是千难万难。其实我们身上的缺点、恶习,无论自己承认与否,大家都知道,也都能理解。敢承认并敞开自己内心的阴暗面,这对我们的身心是一次超越,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

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做事能力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炼,才能锻炼出来,他的素质也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慢慢地提升。而自私自利的心态却完全可以在当下顿悟,不需要慢慢地修炼。因为自私与无私只是一种观念和念头,只要当下转变观念,转换念头,就可以改变。理念上的东西完全可以在当下顿超。

我们不仅和众生是同一体,我们自己的内外也是同一体。我们看得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我们把心灵的眼睛转向外面时,也看得清外面的世界。

一个人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索取得越多,他的正能量就越少。如果把力量反过来,对家庭、单位、国家都是给予、都是奉献,他的能量场就会越来越大。就像一口井,每天都在往外汲水,四面八方的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汇聚过来,所以井水不绝。人的力量也是如此,越给予越多。

存什么心动什么念,最后就招什么果。你带着欢喜心和别人交往,别人反馈给你的也是欢喜心;你带着烦恼抱怨的心和别人交往,别人反馈回来的也是烦恼和抱怨。人本来就是应该在工作中锻炼,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成就。

我们有一颗认真、圆满的心,无论到哪里,都会认真圆满的做事。尽管外在表现得起伏不定,但内心始终是平静的,这就是一个修行人应该保持的状态。

因为好事坏事都不会持久,都会很快过去。我们不会始终停留在一种状态里,也不可能长期处在同一个烦恼中。如果能长期处在一个烦恼里不变,不换样子,十年,二十年都是如此,这也是一种定力。当然,这种定力是负面的。佛门里要求的定力是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利他的。

佛法要在自己身上进行验证,只有自己验证了、受益了,才有本钱说给别人听。我们没有开悟,没有入道,需要经典来指引指导;开悟得道了,也需要经典来为我们印证。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时常学习经典。如果你身边没有明师,就更离不开经典。

只要我们带着善心、怀着善意给大家介绍佛法,即便介绍错了,或者不圆满,也是一样有功德福报。佛教讲的因果不是以现象来下定论,而是以起心动念和动机来论事情的是非对错,即是以心来论相。

所以,当我们没有开悟成佛而给大家介绍佛法时,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顾虑和担心。只要我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正确的、最圆满的给别人,就是在行菩萨道。只要毫无保留地给予,就是无我的体现。

佛与魔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慈悲心。慈悲心即是我们的菩提心、悲心和愿力,具体的体现就是无我。

只有当一个人放下了我执,放弃了私欲,才能活在当下,并安住在当下。

我们现在都想成佛,成佛就是我们的愿望,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欲望和方向。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未来要成佛,就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事也不做,现实也不面对了。正因为有了这个目标和愿望,我们更应该把心收回来,安住在当下,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因为未来的目标是由无数个当下的努力来达成的,就如同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串联起来才有了一个小时、一天、一年。只有安住当下,未来的目标和愿望才可能实现。

佛法只是我们达成愿望的一个工具,但现在我们却被工具所束缚,不仅不会用这个工具,反而被工具所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就是所谓的不是我们在修法,而是法在修我们。法的真正效应并没有在我们身上产生,但法的外在形式就在我们身上屡屡显现——天天都在修法。掌控住自己的身口意,降服我们的心,当下就把业障消除,与道接通,与其融为一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灯》(二)读书笔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