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儿子幼儿园毕业已经四年了,有几件事我到现在还觉得耿耿于怀。
他两岁八个月上幼儿园幼小班,上的是师范大学学校附属幼儿园,按说教师师资,教学水平,教学硬件都是数一数二的。
可是上幼儿园第二个月就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着家幼儿园的教学产生了疑问。
我儿子从一岁左右就开始涂鸦,我们俩画画的本子堆起来有一人高,他对画画充满了兴趣。可是在上了两个月幼儿园以后,我们俩画画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我目瞪口呆的话,他说:“妈妈,我不会画!”
当时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们俩一起画了一年多,他从来没有说过“不会,不想画。”这类的话,每次跟我一起都画的津津有味,不愿意放下笔。后来经过反思,我找到了几个问题点。
1、上幼儿园之后有了比较。
以前都是闭门造车,只和妈妈一起画画,没有比较。我们家的教育以鼓励为主,只要他拿起笔,就是很棒的。
在幼儿园年龄有大有小,老师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画的好,那个画的不好。对每个孩子会有评价。
2、画画开始有要求。
我们在家画画的时候,想画什么画什么,爱画什么画什么。上了幼儿园以后,画画的时候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画,而且会有示范,跟老师画的一样的才是画的好的,按自己想法画的,那就要看老师的教育理念如何了。
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是不管孩子画的怎么样,都能找出优点来鼓励和表扬。
3、年纪大一点了,对自己有要求了。
到了三岁左右,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人事物更加关注,也更希望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认同和肯定。
在心理上也更加趋向于和同伴一样。这样能增加内心的安全感。
同时也开始进行自我评价,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最好,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开始抗拒。
基本上过了那一段时间,家庭里能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种对自己的不确定的感觉会慢慢消失弱化。
这段时间也是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机制建立的萌芽期。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机制呢?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
提到接纳这个词,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不是我们不想接纳,而是对接纳的理解不明确。
接纳从哪里开始呢?应该从了解开始。
首先了解自己,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教育风格,自己的爱好习惯。
其次了解配偶,另一半的性格,教育风格,爱好习惯。
最后是孩子,不管有几个孩子,孩子的性格特点,喜欢的方式,爱好习惯。
不管自己,爱人,孩子,是什么样子,他是你的家人,真正的爱他们,就要爱他们原来的样子。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接纳。
完全的接纳,才是孩子正确的自我认同,自我评价的开始。
2、父母坚持界限。
在三岁左右,是儿童第一个叛逆期,我们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跟家长对着干了,而且口齿伶俐的孩子还会经常跟家长顶嘴。
其实这是孩子开始对自我认同的一个标志。
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孩子对于这样的问题本能的开始思考和尝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去做一些家长以前不让做的事情,用来考察家长的底线。
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坚持一个原则,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坚决不可以。要给孩子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当孩子触犯底线的时间,坚决禁止,当然不是用粗暴的方式。而是提前跟孩子确立界限,还有触犯后的惩罚,坚持一段时间,相信孩子能够很清晰的知道,我能做什么。
3、正确的应对方式。
尽量不去评价孩子的所作所为,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我评价。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刚才他做的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完成这样的后果,会对他自己和别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然后让孩子思考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可以用一些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至少找出三种不同的方法。
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手。他们会自我反省,也会更有同理心,相信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圆满。
而一个能够为他人着想,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人,不也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