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悸验案一例

本病案是上个月患者因发心悸找我就诊:

王某,男,53岁,办公室职员,因“阵发性心悸1个月,加重5天”来医馆找我就诊。

2020-3-19  一诊,患者自述1个月前因受寒感冒后出现心慌,未系统诊治,近3天因工作任务较重,加班较多出现心慌加重。刻下症状:自觉心慌,时有胸闷、气短,心烦头晕,双下肢酸重,易疲劳,有时打嗝,眠差,口渴,渴欲饮水,食纳可,小便频,大便秘结,3-4日1行,舌质淡暗,苔薄滑,脉沉滑数。

诊断:太阳病,饮邪上泛证。

处方:五苓散加减

茯苓12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桂枝10g,炙甘草10g,生姜12g,玉竹10g。

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2次温服。

医嘱:清淡饮食,适当休息。

2020-3-22  二诊,患者自述晨起心慌减,偶有胸闷、气短,心烦、头晕减轻,双下肢酸重感减轻,睡眠欠佳,尿频好转,大便可,仍打嗝,增加胃中有振水音症状,舌脉同前。心率:98次/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上方药物,前方桂枝改为20g,加首乌藤30g,炒酸枣仁15g,5剂水煎服,服法同前。

2020-3-27  三诊,患者自述基本无心悸、胸闷、气短症状,睡眠明显改善,双腿仍有酸重感,但较前减轻,大小便可,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心率:80次/分,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上方药物及用量,去炒酸枣仁、首乌藤、干姜,调整桂枝用量至15g,加入山药10g、枸杞15g、生地15g。再投5剂以善其后。

分析: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是心系疾病中的常见病证,包括惊悸与怔忡,病情较轻者为惊悸,常因外因诱发,或惊恐发作,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多为内因所致,如七情不节,或体倦过劳等。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实证者常见痰浊、瘀血、水饮、邪毒,而致心脉不畅、心神不宁。西医学中引起心悸的疾病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心悸病不外乎虚、实两端,临床中以虚证多见,且它脏它腑失调导致的心悸较为多见。脾、胃、肾起主导作用。

五苓散首载于《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论》第71~74、141、156、244、386条及《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1条都是对其的论述。纵观条文可知,五苓散为治疗太阳蓄水之名方。小便频数或小便不利,伴或不伴口渴是五苓散的主证,此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方中泽泻味甘性寒,归肾经和膀胱经,功擅利水、渗湿、泻热;猪苓味甘、淡,主入脾肾二经,利水渗湿,二药合用通利下焦。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气健运则气机调达。茯苓性甘、淡而平,即可渗湿利水又与白术配伍益气健脾。桂枝乃五味中的点睛之笔,桂枝温阳,具有温通经脉,提高心率之功,可温通引领诸药抵达病所。五苓散功同西医的强心剂,用桂枝扩血管,二苓利尿。一诊方中加生姜,一助桂枝温通之力,二助胃气;炙甘草调和诸药,补脾和胃。玉竹为治心脏之专药。二诊中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但睡眠改善欠佳,故加首乌藤、桂枝二药。三诊中,患者好转明显,删减药物。《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加以生地、枸杞;山药乃药食同源,可平补脾胃之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疗心悸验案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