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论语》之旅 第139天:《论语》中的学(70)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11.16》

        译文:子贡问道:“颛孙师与卜商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愈:胜过。

        “过犹不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中庸之道,长久以来一直被扭曲、被误解,因而造成很大的后遗症,竟然引起若干人士的反感。实际上,中庸便是合理。朱子说无一事不合理即中庸,才是最为恰当的解释。凡事恰到好处,便是中庸。

        本章孔子主张中庸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