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课成了两性关系课堂啦

我在给学生讲情绪课的时候,会讲到埃利斯的ABC理论。

A代表事件,B代表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或认知,C代表相应的情绪和行为。

同一个事件,会因为我们看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决定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改变了对事情的看法,就可能改变了情绪和行为。

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往往会拿马云追校花为例。(这是在俞敏洪的一个讲座中听到的)。

大致意思就是马云在年轻的时候,一直想要追一个校花,但努力未果。后来是如何自我调整情绪,取得巨大改变的。

在讲马云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之前,我往往会先卖一个关子。让学生当主演,假定你是当年的马云,也遇到了这样“未恋先失”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这件情绪源于你什么样的想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情绪并非事件本身所引起,在男生没有回答之前,我会先让女生猜测一下,面对同样的事件是不是班级所有男生的情绪是一样的?

然后开始让班里的男生分享他们的情绪或行为以及情绪背后的想法。并嘱咐女生认真听男生的回答,是否和期望中的一致?并觉察自己听到答案后的感受。

男生的答案简直五花八门,痛苦.难过.伤心.失望.无所谓,算了吧等等,有的也会说出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比如从开始的伤心痛苦到无所谓。

也有的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奋斗,干一番事业,然后还同学义愤填膺的猛一挥手大声喊道“让这个女生后悔去吧”。(我原以为要干出事业之后重新追求女孩子呢,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还有一个很帅的男生,用力的甩了甩头,抖了抖肩膀,清了清嗓子,站起来说“高兴”,

啊 ~~(一时间我有点回不过神)

紧接着孩子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全班哄堂大笑,再热烈鼓掌。

至始至终,没有听到哪个男生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

后来让女生总结他们的收获:同样的事件,因为性格的不同,想法的不同,最后的情绪也不同。

所以我们的情绪和我们自己的想法有关,和事件本身关系不是很大。

还有一个女生说,“将来如果失恋了,千万不要想不开。不要觉得一个人说过永远爱你,就一定会 love me forever。那是小说里的”

“失恋了就不要念念不忘过去了,可能别人早已经无所谓了”

“我们唯有能做的就是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同频相吸,自己优秀了,就会有优秀的人喜欢自己”。

哇奥,一堂情绪课成了两性课堂了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课成了两性关系课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