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大战澳大利亚之后

12强赛,中国首战输给了澳大利亚。纸面实力,中国与澳大利亚相去甚远,输球可以接受。可我不能接受的是,这一次中国队的输球,又有些“意外”掺杂在其中。

我似乎在中国足球中看见了中国电影的影子。

有人说,有些中国电影是戴着镣铐跳舞,我认为如今的中国足球同样也是。只不过足球运动是现实的,不会总有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所以中国足球的结局略显悲情。虽说国产片内容总是happy ending,很多国产电影的国际认可度和影片质量却也不容乐观。

视线转回中国足球,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又何尝不和电影一样呢?

为什么说中国足球是戴着镣铐跳舞?我个人有三层理解。

其一,就是中国球员自身技术水平之差,比赛节奏慢,出球速度慢,犹如“戴着镣铐”。这点不必过多赘述,和高水平的运动队比赛,一定要“稳中有进”,而不能“整活”。哪怕一次传球,一次停球,如果不能尽善尽美,时机便会转瞬而逝。

与土澳的比赛中,中国球员多次出现了“技术跟不上意识”和“意识跟不上意识”的情况。前者是指球员有意识做出动作,但出于自身技术能力和对手紧逼的限制,无法在现实层面发挥出来。这在中国队中后场的传接球中尤为明显,经常出现这样的蝴蝶效应:

中后卫传低平球马虎>边后卫停球不当>边后卫向中场球员出球草率而被断

而后者相比于前者之下,则更加可怕,中国球员的意识在某先方面落后于对手,没有想法,不知道怎么踢,过度程式化,缺乏创造力。比如下半场替换上场右边后卫王刚,我理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将张琳芃移回中卫,结束上半场于大宝灾难级的表现,二是希望其利用速度,在边路制造突破,从而破冰。但是两个目的又有哪个达到了呢?后防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这与中场有极大相关性,我在后面会再说。而李铁希冀与王刚的突破也收效甚微,王刚的表现可以用一句歇后语来形容: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是哪里。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速度优势,不然恐怕在澳大利亚凶狠的逼抢与健壮的身体素质下,他连“西瓜皮”都踩不住。可是在突破之后,王刚迟迟不出球,只有自己继续带球突破,面临重重包夹,最后也自身难保。不仅如此,王刚不出球,更有队友不跑动、不接应的原因。在本场比赛中,球员孤军奋战的场景还有许多。足球是十一个人的运动,每个人之间必须有串联,而不是每个人站好自己的位置,不在自己脚下丢球,把困难交给队友就万事大吉了。

其二,中国球员的心早已“戴着镣铐”。中国足球早已成为许多国人的痰盂,这势必考验到球员的抗压能力。此外,中国球员缺少高水平比赛经历,遇到澳大利亚的快节奏踢法,就会“心态崩了”。此役中国队中场与后场严重脱节,与前场的衔接也总是受限。前腰张稀哲可谓丑态百出,拿不住球、仓促出球。“足球烫脚”的踢法,是信心不足的体现。首发三中场中没有防守型中场,则是中国足球人才的脱节。上半场由于张稀哲给予前场输送不足,金敬道和吴曦只能向前支援,而他们在反击过程中难以回位,造成我方后卫解围后的二点球始终在对手脚下,澳大利亚能瞬间形成多打少局面,造成极大威胁。

在赛后,许多人夸赞韦世豪敢于突破,其他人畏手畏脚。韦世豪是典型的自信心较强的球员,而在国足整体进攻中,确实缺少像样的突破。另外,武磊和吴兴涵本场比赛也经常尝试过人,但对方一米九的后卫苏塔几乎奉献了对武磊的完美防守,吴兴涵也数次受困于身高马大防守球员的围追堵截。

其三,李铁的用人。赛后最大的争议,无疑是李铁将洛国富和阿兰按在替补席上。坊间传闻,高层碍于情面,不愿场上有多于两个规划球员出现。我虽然不愿相信有这个规定,但五个换人名额中有三个替换进攻球员,却没有一个名额留给规划攻击手,这真的加深了我的怀疑。如果这个规定属实,那这种“又当又立”的行为着实让人愤怒又无奈。中国足球本应纯粹,却总是夹杂了些恶心人的东西。我们愤怒又无奈,我们无力改变。我真切地希望中国足球和中国电影都能多些纯粹,少些政策干预;多些自由发挥,少些条条框框。当然,我相信李铁的换人只是单纯的战术考虑。

我希望,中国足球和部分中国电影不是制度下的畸形产物。我,一个中国人,真切地希望。

最后,话题归于足球。竞技体育,“菜”是原罪,中国足球,任重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足大战澳大利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