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守流年86】所有的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你是不是说数学课无趣了?”

“我……”我的大脑快速搜索,“是的,我今天第四节课说过。”

“你给数学老师带来压力了!”

“啊?”我马上反应过来,“糟糕,今天的话被数学老师误会了。”

和敏交流后,我又仔仔细细还原了当时的情境。

上午第四节,孩子们有一些浮躁。让他们静坐,又和他们聊怎样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

“所有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好好参与才有乐趣。比如同学发言,你不听,你就没办法学到别人的智慧。比如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讲得那么好,你可能还是会觉得缺少一点趣味,为什么?因为你常规不好,没有用心去听,就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静坐了三分钟,我也差不多说了三分钟,严肃而真诚。孩子们眼睛亮亮的,心里有所触动。接下来的学习,效率很高。下课的时候,表扬了他们,再一次回应上课前的那句话:“认真参与,课堂就有趣。”

我用数学课举例的时候,数学老师就坐在后面改作业。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她是一个学霸老师,上课很厉害,这学期才接到我们班。她是第一次中途接班,我能感受到她特别努力,也能看到孩子们和她一起适应得挺快。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课堂,强化孩子们在其他课堂的常规,特别是数学课常规,这样他们就能更快地适应新老师,数学老师也能尽快轻松一点。

可是我和学生聊学科乐趣的话被她听到,她误会了我的本意。我赶紧跟她沟通。误会很快解除,我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

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会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他人。

比如我今天用数学课举例子,只是因为背后有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孩子私下跟我说“数学课没趣。不想上数学。”我知道那个孩子本身不厌学,也不是针对老师,而是她自己在课堂里倾听不好,很多时候跟不上课堂节奏,导致学习数学有些困难。当时我趁机在班上做了一次微班会,让他们思考:学习的乐趣来自哪里?是不是热热闹闹搞活动的课才好玩?后来大家达成共识:学习的趣味来自自己的投入程度。如果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自己的进步大,就会觉得课堂有趣。如果不静下心来学习,就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日常孩子们表现好,我就会跟他们说:“上课有意思吧!学习真正的乐趣是让大脑忙碌。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乐趣,只要你全力以赴地参与。”

前几天上书法课,我全程跟着,又跟孩子们沟通学科的乐趣来自于我们用心的学习,让学科老师带着我们多学专业的知识,不要让学科老师把时间浪费在整顿班级常规上。

开学到现在,在班级聊得最多的就是常规要好,倾听要好,课堂效率才高。因为我们班级的孩子比较容易浮躁,班主任天天敲打着,会好一些。第三节课是数学,刚好看到有几个孩子课堂倾听还需要努力,所以就用数学课举例了。本意是想帮一帮数学老师,结果弄巧成拙。因为我忘记了数学老师并不知道我和学生之间以前的沟通。要是我是数学老师,坐在后面听到班主任那样说,难免不误会。幸亏数学老师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才解除误会。

所有的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在表达之前,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一想,把自己置入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去思考妥善的表达,就能多一些对他人的理解,避免出现一些误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守流年86】所有的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