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关系力1.2 永远别说“你错了”-20200602

【精时力学习日志·可爱版】
本训练营:阅读营·关系力
学习书籍:《人性的弱点》
学习日期:2020年6月2日
学习主题:1-2 永远别说“你错了”

1 [我学]在课程中的收获:

1.1 温故

(1)在看到原文中罗斯福能叫出仆人的名字,跟花匠、劳工热情打招呼的例子,我当时并没有太多感触。但是看到@甄艾在日志中提到的跟保安和快递员的相处的例子,有了更多的触动。甄艾提到:疫情期间发自内心地觉得他们冲锋在前,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对他们格外感恩,并且感觉他们对自己也比往常客气很多。并且总结说:以后要把注意力从关注自己是否被尊重转移到对别人表示尊重上,多去思考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让对方感受到我的尊重。
【我思】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加上自己也比较宅,不太想出门,前面1、2个月几乎都是靠京东到家的超市快递生存下来的,虽然快递员只能将食物送到小区门口,但也为我带来了很多便利,我的确每次都有说谢谢,但是这句谢谢更像是口头禅。我希望自己能学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
记得经常在京东买东西、快递很多的时候,京东的快递师傅我能知道姓什么,在小区遇到也会打招呼。现在不怎么买东西了,不仅忘记了那个快递师傅的姓氏,在小区遇到也不太打招呼了。这点的确做的不太好。
还有,我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每次都能碰到垃圾分类监督员,因为没有特意去看他们,到现在都没搞定有几个垃圾分类监督员,就觉得他们还挺辛苦的,每天数次数小时在不同的垃圾分类站监督,一般也不能做其他事情。如果是我的话,大概会感觉时间被浪费了。
【我行】下次小区散步时,尝试着跟垃圾分类监督员打个招呼吧,也许还可以寒暄一下,问问最近的垃圾分类时间是不是有变化之类的。
(2)@蘅葭:如果自己能够敞开心扉,允许自己和他人链接,那么,自己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思】敞开心扉是与他人链接的前提,如果我们总是封锁心门,不让外人进来,那么永远也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从这一点思考的话,大概能说明为什么我总能在不同的活动中交到朋友。除了我选择的活动都是积极向上的活动,参加的人也都很正能量以外,大概是只要有人跟我聊天,就能发现我是很坦诚地,基本上别人问什么我就会答什么,不会撒谎,不会隐瞒,即使是自己做的不太好的事情也可以说出口。即使被问到年龄、工资、有没有男朋友之类的私事,貌似也会直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概缺少防人之心。)
(3)@侯蕾:勇于实践,不要把与他人链接当作一件太难的事情。
【我思】第一次接触崔律的关系力类的内容,大概是精力管理的心力课程,也可能是线下拆书课,再或者是阅读营的关系力课程,总之不止一次。多撩多聊好像也听过不止一次,但是我主动行动的特别少。为什么呢?除了时间安排的比较满以外(有点时间就想安排各种学习,担心自己不安排就会用来看小说),也缺乏主动链接他人的意识,自满于少数的几个朋友,也缺乏主动链接他人的勇气,会觉得对方可能比较忙、对方太牛了高攀不上,或者觉得自己也没啥正事,找人闲聊有点怪怪的。总之,过去总能找到各种借口不去与他人链接。
感谢这两三年跟着崔律不断学习和践行,感谢崔律在这次的关系力课程中提供的每天15分钟践行作业,用她律带动自律,用作业倒逼行动,终于能动起来了。

1.2 新知

(1)人(关系力)比“事”更重要:勿要争高低或对错。不要和客户、配偶、敌人争辩,因为告诉对方“你错了”,等同于直接一拳打在了对方的智力、判断力、骄傲和自尊上,同时也伤害了对方的情感,导致对方开始反击、做出战斗准备。
(2)如果对方真的错了,请注意方式方法。这里的方式方法既包括提意见的方法,又包括影响他人(听你话)的方法。
(3)原则 VS 规则
①原则:非常大、更基础,提纲挈领,很少例外情况。比如做人要善良是原则,下面可能有很多规则,比如碰到他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帮一把。
②规则:相对来说更小、更细致。

2.1 [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亮点:

很少用“你错了”的表达方式,而且跟崔律学习了心力课程后,连“错”这个词都很少用。批改作业时,如果遇到学生的回答跟答案完全不一致,不会说“你错了”,而是点出学生的回答中有问题的具体的点,提供改进建议,偶尔会建议学生重新学习某个章节;评分一般也不会打0分(快速评分有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完全错误三个选项,从来没用过第三个),原则是只要你做了,你交作业了,就给一半的分数。

2.2[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

(1)我过去不太注意表达方式。一方面是自己不太区分概念,对词汇不太敏感;当老师可能也是一个原因,讲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论文等都需要给出各种建议,导致我表达时会带着一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并且倾向于给建议而不是鼓励和表扬。
比如,在5月早起营的第1次日志点评时,我发现小伙伴没有按照模板来提交打卡日志时,我会感到比较不解,当多次出现这种现象时,我的不解会变成气愤,然后在某一份点评中我轻轻地给了句点赞,之后这么写的:“我看到你在第2部分行动的部分有删除掉一些原有日志模板中的内容,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下次可以严格按照模板来写自己的日志吗?”
回头看这句话,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当时是有情绪的,看起来是提问,实际是质问;还用了“严格”这种词,感觉对小伙伴特别不友好。
(2)我对错误比较敏感。不管事实上我有没有做错,不管对方有没有觉得我做错,我总是能从别人的语气、行为等中发现我做错了的迹象,就好像我认为自己随时会出错一样,所以会从对方的各种表现中找证据证明自己做错了。这是我不太自信的一个原因,大概也是不自信导致的一种表现。因为这样的心理,因为太害怕犯错误,所以不敢去尝试。

3.1 [我行]行动作业:视频中两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找找感觉

队内的小可爱:流水、映琼
视频聊天平台:瞩目APP
视频聊天时间:13:00-13:47 47分钟
是否录屏:已录屏

3.2 [我观]行动作业中的发现:

今天下午和流水、映琼聊了47分钟,感觉很开心、很舒服。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
(1)大家是一起学习精时力的同学,虽然没在现实中见过面,虽然天各一方,但是有各种交集,并不感觉陌生。比如和流水都是4月早起营的学习者,当时主动加了流水好友,询问减肥的事情;和映琼都是5月早起营的学习者,而且映琼是我所在的第4小组的组员。
(2)现实中很少能有聊精时力、关系力,聊学习的朋友,所以很开心能就这些内容进行交流。
(3)三个人都是爱读书、爱学习、爱成长的人,都很接纳,很包容。

我们的聊天内容和我的收获:
(1)我们先就被人指责、被人用言语或行为指出“你错了”进行了经验的分享和反思加工。我举了生活中的例子,简单说就是我收集和冲洗我、弟弟、堂妹、堂哥的照片,给爷爷奶奶准备实体相册,感觉自己很用心,然而被妈妈说相册太沉、容易脏,不如电子相册。流水举了工作中的例子,合作方隔了一个月带着指责的语气说提供的资料有问题,流水反问有问题为什么不早点提出,一个月了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很难收集同样数据。
(2)流水提到脾气与人有关,分享了“换位思考”的一种用法。如果被人将咖啡洒到身上,可以将对方想象成自己的领导,设想“如果自己的领导将咖啡洒到自己身上,自己会有什么感觉,会如何应对”,通常对领导我们不会大发雷霆的。映琼针对这一点介绍了《被讨厌的勇气》中情绪的产生是为了某种目的。我联想到这也是思维影响情绪的一种表现。
(3)当我意识到并指出我们举的例子都是作为被指责的一方后,映琼举了自己作为指责他人的一方的例子,是跟婆婆相处的例子。通过这些个人案例的分享,我们加深了对今天课程中学的内容的理解。

今天践行有以下发现:
(1)昨天与冰青聊天时出汗不是特例,即使开着空调,即使天气并不是很热,在跟人交流的过程中还是会出汗,这大概是在动用体力、脑力和心力的外在表现吧。
(2)角色不同,过去的经历不同,在联想自己过去的经验时举的例子也不同,比如流水侧重工作,映琼侧重家庭,我侧重与父母的关系和学习。
(3)生活经历不同,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也不同。比如作为不喜欢猫猫狗狗等萌宠的我,对换位思维,将喜欢萌宠的心情代入喜欢一个人的做法对我来说很困难;但对于喜欢猫猫狗狗的流水和喜欢孩子的映琼来说,就很有感触。

4[我思]提问+自答:

【自问】在大多数与人相处的场景下(点评学生作业和论文除外),我给别人“你错了”的感觉居多,还是别人给我“你错了”的感觉居多?
【自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会习惯给建议,而且通常很少考虑对方要的是不是建议,也很少注意给建议的方式是否合适。如果给建议带有“你做的不够好”、“我比你强”的暗示的话,那我可能会经常无意中指责别人。在这一方面,我要感谢自己跟人打交道比较少了,没有给太多人造成伤害。
关于别人给我“你错了”的感觉,其实我仔细回想,觉得大多数我有这种感觉都是自己不自信,是自己的妄想,并不是别人真的在指责我。我也希望能像流水一样脱敏。

5[我说]任何想说的话:

虽然崔律说关系力更加轻量级,每天花一小时就能搞定听课和写日志。但是,通过1.1课和1.2课的观察,我反而发现自己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比清单力少,哈哈,这是自己用心、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一种表现。
以前听课后会立即/尽快写完日志,尽快提交,觉得搞定后就解脱了,然而那样做会导致自己缺少实践。昨天和今天都是先听课,与小伙伴约聊天,然后在聊天前先写前2部分的日志,然后与小伙伴聊天后再写后面的日志。分成多次写,会让自己有松有驰,同时隔一段时间,也有酿一下的感觉,偶尔会有新的灵感产生。

6 [我预]原则六:尽量让对方多说。

(1)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不管是否想要说服别人,都请耐心地、带着开放的心态听对方讲话,真诚地鼓励对方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然后再去回应对方。原因一是对方对自己的事情和问题比我们了解更多,鼓励他们多说自己的情况,更有助于后续我们的回应方式和回应内容;原因二是如果不让对方说完自己想说的话,他们也不可能愿意听我们讲话。
(2)作为父母,指责孩子不听话、叛逆之前,请先问问自己:我是否认真地听过孩子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意见?我有没有打断过孩子说话?我是不是每次都告诉她做这个做那个?
如果回答都是“是”的话,可能要反省和改变自己的做法了。孩子需要的不是发号施令的领导,而是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倾听自己的困惑的家人。
(3)朋友&同事也更愿意聊自己的成就,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所以,跟朋友或同事相处时,如果想要建立更好的关系,可以请对方多分享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成就,少谈一些自己的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关系力1.2 永远别说“你错了”-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