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内心,是无法就事论事的

            20181127  周二

不安的内心,是无法就事论事的

*午睡还没完全醒过来的我,迷迷糊糊之间,就听见老爸老妈在唠叨孩子。“中午让你歇歇,你躺了没一会儿就起来,又去看手机。”“你早上起来看,放学一进家门还看,这会儿又看,手机算是离不开了。”“说了多少次了,你咋就记不住呢?大人都不想说你了!”……

我一下子醒来,腾的坐起身,“孩子又在玩手机了”的这个念头和老爸老妈说孩子的言语,让我心里的烦躁和愤怒值瞬间飙升。我觉得我要马上冲出去对着孩子一顿吵“你咋就这么不自律,非要玩手机呢?!你跟手机过吧!”;对着老爸老妈一顿怼“你们管他呢,他玩手机迟到了,学习下降了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就是了。说那么多干啥?!”才能让我堵在心口的这团气发出去。

可是,慢着,以前这样的吵,这样的怼我做的还少么?有用么?想摸手机的还摸,唠叨的也是依旧。反倒我这样的吵和怼,给大家都带来了困扰,让孩子,父母包括我,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孩子觉得他摸手机不好,父母觉得操孩子的心唠叨的不好,我也觉得吵孩子怼父母的我不好)。不仅没让问题或是各自的做法改变,反而给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制造了不和谐的音符(对彼此的不满意,以及怕对方对自己不满意。)

我硬生生憋住心里的烦和怒,伸手抓过枕头狠狠的捶了几下发泄。

只听我妈的声音又响起,“你妈也是天天抱着个手机不离手……”

我……,不是在说孩子么,怎么这火又烧到我身上了。

不过,也确实,我除了上班,睡觉,必要的活动外,真的是一有空就抱着个手机。可我为什么不说自己手机上瘾呢?我为什么不吵自己不自律呢?

哦,原来,在我的认为里,我觉得我拿着手机是在打卡,看书,听课,写文……我是在用手机获取知识,学习成长,进行必要的社交和购物……总之,我拿手机都是干的正事。

对于孩子呢,我则是认为,他拿手机就是玩,就是看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干的不是正事。他拿着手机就会上瘾,就会影响学习,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后果……

呵呵,看到自己的这些认为,我不觉有些好笑。多明显的双重标准啊。同样的事,我做就可以,就是好的,我有充足的理由,做的理直气壮;而孩子做,就是不对的,不可以的,他就得小心翼翼的,冒着被吵被唠叨的风险。

凭什么?凭什么孩子拿手机就一定是为了玩,就一定会影响学习,就一定会产生负面后果?他看手机就不能从中获取知识,不能有所学有所成长?

我想,在孩子心里,肯定无数次的这样质疑过了。只不过他面对我们的强势反对,百般说教唠叨,不敢口头说出而已。对了,有一次,在我强行夺走他手里的手机时,我好像听到他嘀咕过一句“你的手机是学习工具,我的手机难道是危险炸弹?碰都不能碰?”

*看我自己,虽然每天拿着手机爱看手机,可我也知道先把工作做好,必要的活动做好。虽然也有看无聊小说逛淘宝刷视频看八卦消磨时间的时候,可也知道收手而不是一直沉溺。虽谈不上多自律,但也没成瘾。

看孩子,虽然每天也是有机会就抓住手机,可是他也是用手机读英语,下围棋,百度看看NBA新闻的时候多。没因为看手机而上学迟到,没因为看手机耽误写作业……

本来,在他的认为里,手机也是一个查资料,学习,放松的工具,可拿起也可放下。可是,因为我们对“他拿手机”视为洪水猛兽,危险至极,过分紧张在意,围追堵截,强硬不许,反倒把他推向了手机,让他更好奇,更想拿起,不想放下了。

*当然,以孩子的年龄阶段,很多认知和行为,的确是需要父母的教导,提醒,监督。

就拿孩子用手机,看什么玩什么,怎么看,看多久……作为父母,管,肯定是要管的。只不过,我们不要把自己内心的恐惧,担心,焦虑……统统投射到手机上,赋予手机这个物品,赋予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太多莫须有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不要用双重或是几重标准,对待自己和他人。

不安的内心,是无法就事论事的。

有些时候,这个不好,那个很可怕,只不过是我们恐惧的心的投射和以为罢了。

请试着安下心来。我们的心安定了,看事物也许就会不一样了。我们的心安定了,孩子玩手机也好,陪孩子写作业也好……很多件事,也许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们的心安定了,心就会引导我们,就事论事;心就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安的内心,是无法就事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