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古诗课》 [26]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明节的时候,总要回老家去祭祖。老家生态保持得不错,村口有一座低矮的山,山上停满了白鹭。这些优雅的鸟儿,在田野和渔塘里悠闲地漫步,好像知道我们并不会拿它们怎么样。

(1)诗人生平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张志和可以说是做到了隐士的极致,真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我认为中国的隐士有两种,一种是真的闲云野鹤不问世事的,比如陶渊明,另一种是接着隐居扬名以钓文王的,比如诸葛亮。

张志和看起来是第一种隐士的最高境界。因为他太出名了,皇帝都牵挂他,还给他送奴仆。以至于地方官到任之后都会与他交好,让他的隐居生活充满保障。

(2)回到《渔歌子》

首句写了地点。西塞山到底是哪里呢?有两种说法,有说是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也有说是在湖北省黄石市。史杰鹏老师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当时张志和在太湖流域隐居,多半不会跑去湖北吟诗的。而且张志和的《渔歌子》一共有5首,其他四首写的都是太湖、松江的风光,没道理这一首跑去湖北了。

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不仅写了风景和饮食,而且点明了时间。这里有个典故,每年农历三月,桃花盛开的时节,春水猛涨,称为桃花水。鳜鱼,一种肉质鲜美、没有小刺、比较昂贵的淡水鱼,在农历三月的时候特别肥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既是写实也是言志,跟苏轼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点相似。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略有小雨也游兴不减。

史杰鹏老师个人的观点是这首诗比较平常,说不上哪里特别好,景物描写也一般,只不过里面展露出来的平淡闲适的生活态度让人羡慕。大多数人囿于生活境况或者贪欲,没法像张志和那样悠闲度日,于是就特别向往这样的生活。

但是史杰鹏老师也指出了隐居生活需要有的必备条件。张志和之所以能这么舒适地隐居,而不至于像陶渊明那样辛苦躬耕,一个是因为家境优越,不愁生活来源,另一个是因为皇帝看重,没有人会欺负他。从心境上,张志和年少成名,也做过官,人生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过尽千帆再去隐居,能够有平和无争的心态。

至于普通百姓,这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的打鱼生活,是他们日复一日必须经历的谋生过程。对他们来说,美景早已司空见惯,生活的重担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10分钟《古诗课》 [26]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