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笔记之前度刘郎今又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仅是这份豁达与豪迈,就足以让无数人叹服与敬仰。

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岁,在韩愈白居易双峰对峙的夹缝中,其政治讽喻诗和哲理诗独树一帜。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郎州司马,谪居十余年,朝廷召回京都,准备起用。刘禹锡和柳宗元等游京都玄都观,题诗戏赠诸友: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载。

虽言戏赠,却不无讽刺,讥讽朝廷新贵们如一茬桃花,谄媚亮眼,皆是“刘郎去后,一飞冲天”。然而新贵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正愁没有借口阻止刘禹锡及其伙伴们重返朝廷,这首诗正好成为把柄。于是皇帝面前尽是此等谗言,当朝宪宗本来就不喜欢他们,便把他们贬到更为偏远地区任职。刚被召回却因诗被贬恐怕刘禹锡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二次贬谪在安徽和州时,和州知县有意为难,将其住所一再变换,越变越小,最后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刘禹锡不以为意,快活如旧,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短短90余字,其乐观豁达不屈之精神跃然纸上。刘禹锡深知不在乎就是对小人最好的反击,那位难为他的知县估计鼻子都气歪了。

十四年之后,在裴度的周旋下,刘禹锡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再次被召回京都。回京途中,经扬州,白居易为他接风洗尘,刘禹锡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历尽沧桑饱经风雨,却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不记坎坷心向美好的诗句。纵观刘禹锡一生,他一直保持顽强的战斗力,保持乐观的生命力,大概这也是同为贬谪,他能够坚持到云开日出终得复用,而柳宗元却英年早逝魂归他乡的重要原因。

回京后的刘禹锡在一次李绅家宴上的赠李司空妓,为我们留下成语:

高髻云鬟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江南刺史肠。

李绅有首诗,妇孺皆知,那就是著名的锄禾。至于李绅如何从悯农到司空见惯,那可以另起一文好好说道说道。

且说回京后的刘禹锡又去玄都观游览,这次他依然无畏无惧地写道: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那些新贵们,你们连桃花都比不得了,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菜花,我刘郎,又来了!这简直是战斗檄文是宣战书,这种绝不屈服的战斗精神哪怕是隔着千年时空也禁不住拍案叫绝!庆幸的是那些桃花菜花们也早已没有战斗力了,于是刘禹锡也终于可以安度晚年。

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官途坎坷的刘禹锡,也许正是二十三年弃置身,才成就了其不朽的诗词才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诗笔记之前度刘郎今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