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不生气的6个方法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92天早安问候。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作者水岛广子是一位医学博士,曾任职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

在她看来,「情绪」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让我们在情绪里越陷越深的「情绪化思考」。

所以在这本书中,她并不是在教我们如何不生气。

而是向我们提供了不少「不越想越气」的建议和方法。

1.降低对别人的期待。

在愤怒情绪还是个小火苗的时候,我们的怒气还只是来源于事件本身。但当我们越想越气,陷进了情绪化思维之后,我们的怒火往往就从「事」转向了「人」:

“他竟然能这样对我?”

“他不是应该把我放在第一位的吗!”

“至少他也应该提前和我说一声吧!”

就像作者说的,我们之所以会越想越气、越想越不满,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方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

我们期待对方按时赴约;

期待对方考虑我们的感受;

期待对方能一眼看穿我们的心情……

而当对方现实中的做法与我们期待中的产生差异时,我们就会越想越气,愤怒情绪也从小火苗燃成了熊熊大火。

但事实上,我们单方面的期待并不是对方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者也建议我们,与其在期待落空时越想越气,不如从一开始就降低对他人的期待吧。

去和真实的对方交往,而不是和期待中的对方交往。

这样不仅能避免很多争吵和摩擦,同时也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2.摆脱受害者心态。

“为什么总是我?”

“为什么没有人尊重我?”

“我永远都是这么倒霉!”

在书中,作者将上面这样的心态称为「受害者心态」。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即使对方已经道了歉,我们也还是会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受到的伤害上。

就这样困住自己,用愤怒情绪将自己层层包围,越想越气。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想要避免情绪化思考,就要从摆脱受害者心态做起。

那么,要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呢?

作者说啊,就是要在感到愤怒的时候,换一个视角看待问题,试着把目光投向对方。

“虽然我被放了鸽子,但这说到底也不是她故意这么对我的。”

“他插队是他的错,应该是他道歉,这并不是我的问题。”

这样便能把自己从「受害者」的身份中拉出来,避免陷在负面情绪里越想越气。

3.写「好友笔记」提升自我肯定。

在作者看来,「越想越气」与自我肯定程度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所谓自我肯定程度低,就是指——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感到没有人爱自己,没有人在乎自己;

最严重的是,就连自己也不再关心自己。

作者说,越是这样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遇事就越是容易张皇失措、胡乱开炮,在情绪方面也更容易越想越气。

“只有提升自我肯定,才能冷静处理问题,避免情绪激动。”

至于提升自我肯定的方法嘛,作者建议我们,可以试试写「好友笔记」。

每次遇到让自己感到委屈、不公、气愤的事情时,就试着从自己好朋友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然后写下好朋友会用来安慰自己的话:

“什么?那人也太过分了吧!”

“别气着自己了,下次我帮你讨回公道!”

“没事没事,我抱抱你~”

写好友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交朋友,自己爱自己的过程。

当内心有了足够多的爱和安全感,想必也就不会常常生气、越想越气了吧~

4.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越想越气」有一个别称,那就是「生闷气」。

把愤怒情绪都憋在自己心里,一句话也不说。

于是情绪便闷在心里发酵,最终变成了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怒火。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与其日复一日地忍气吞声,不如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件事情让我挺生气的。”

“我知道你也不是有意的。”

“以后可以不要再这样了吗?”

千万不要觉得这样坦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种很幼稚的行为。

因为,正如作者所说,唯有将自己的感受如实相告,才能构建真正成熟的人际关系呀。

5.放弃对「正确」的执念。

生活中,或许大家也都有发现,两个人情绪激动地争吵,多半是为了分出谁对谁错。

当然啦,诸如插队、偷窃、暴力等行为,的确是有明确的对与错之分。

但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事情,不同人有不同角度,没办法分出绝对的正确。

所以啊,就像作者说的,想要避免越想越气,就要放弃对「正确」的执念。

朋友突然接到加班任务不得不放鸽子,未必是「错」;

男朋友某次纪念日工作太忙忘了送花,未必是「错」;

同事坚持和自己相反的主张,也未必是「错」。

“世间每个人的境遇都不尽相同,‘正确’自然也因人而异。”

如果大家彼此之间都能多一点包容,大概就能减少很多越想越气的崩溃时刻吧。

我们平时所说的「雷点」,其实就是自己的「情绪开关」;

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情绪开关」是什么,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情绪化思考。

每个人的「情绪开关」都各不相同,就比如:

有人在被打听工作和薪资时,开关会打开;

有人在看见插队等行为时,开关会打开;

有人在看到某个自己很讨厌的人时,开关会打开。

而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开关」是什么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不闻不问。

“把这些触发条件强行从意识里清理出去,让它们从自己的世界消失。”

这就有点像是「惹不起,躲得起」。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是在逃避,但如果能使自己保持个良好的心情的话,逃避又何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你不生气的6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