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自带光亮的石头:我们为什么做父亲?为什么写作?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是鲁迅对理想父亲的定义。他觉得,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的确很伟大,但其实本没有必要这样。

-01-

在自媒体时代,怎样坚持价值写作和快乐写作?

知唐老师在纸上电台讲的可能有很多人并不关心,但这是一个很值得想清楚的命题。

坚持的”道“的层面

坚持除了”道“,还有术:

术的层面

写作是一颗磨刀石,能磨砺出我们的本性和真心。

很喜欢这样的说法。

最近一段时间天天在做正念,顺带着写几个字,打一个卡。不能说自己到了哪个阶段,但至少每天保持着一种仪式感。比如昨天晚了,想到这件事还没有做,于是打开手机,将这件事做完。

我们都应该给自己这样的一颗磨刀石,哪方面都行。

-02-

父亲早醒。

看到我起来跑步,有点不好意思,可能是觉得起床的声音影响到了我。

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工作地,已经习惯了把闹钟搁在了四点——当然这没有和父亲说,老人家容易一件小事往深里想。

做父亲是一种承担,是一份厚重,这是身为人父后常有的感受。

鲁迅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很伟大的感觉,带着一种使命感。

不过我更喜欢另一种感觉:

面对因袭,穿越黑暗,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走向光明。

女儿前两天刚刚托儿所毕业(打字的时候我居然想到了研究所毕业,哈哈——有隆重的仪式以及时时提醒的照片为证),正处于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中的第三段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女儿喜欢和我在一起,喜欢和我一起探索玩具(包括潜在的玩具)的各种玩法。因为学过心理学的我知道孩子主动向前的行为应该要陪伴,要鼓励,因为这是她自己想到的生活,不是我刻意安排给她的。我喜欢创设,但我不会去安排。因为我创设的,同时也是我本人喜欢的。

当孩子的主动感(来自鼓励和陪伴)超过了内疚感(来自阻止和忽视)时,孩子就养成了"目的"的品质:

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03-

这就好像写作一样。正视和追求价值,不为框架所限,只是从心而出,如水行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和知唐老师一样家有萌娃,所以分享之初,听到话筒那边有孩子的声音就感觉很是亲切。整个分享过程中,背景音一直是孩子喧腾腾的声音——喧腾腾是我前两天和女儿一起念绘本时学来的一个很有亮点的词,很棒,完全是突破日常的陌生化与新奇。当然,孩子天天都在新奇里。

回到题目:我们为什么做父亲?为什么写作?

这其实一体两面。父与子、父与女,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对关系;写作的你和你头脑中理想的读者,也是一对很有意思的关系。

因为有读者的存在,就意味着我们写的不是抽屉文学,而是公开的平台写作。

我们可以通过公共写作来激活自己成长的自觉,扩张自己的成长触角。

我们为什么写作?

因为我们想写啊。

我们为什么做父亲?

因为我们想做啊。

写作是一颗磨刀石。是的。这是一颗越擦越亮的石头。

当我们完全聚焦时,是因为我们自己生长出了力量;当我们眼里只有我们想看到的,当我们展现的只是我们想展现的,当我们和孩子、和读者共在共舞时,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就是那颗自带光亮的石头。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颗自带光亮的石头:我们为什么做父亲?为什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