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今天重读了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想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更好的知道自己的行动,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与自己相处。

文章把我们躯体里的两个自我,感性的自我和理性的自我一个比作大象,一个比作骑大象的人,骑象人要想驾驭大象就必须了解大象的秉性脾气,而不能靠蛮力掌控。

大象是有什么特点呢?

它很大,是力量的象征,一旦别激怒,理智很难控制它。

它是受感情驱使的,有一句话叫做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同样我们也听到过21头大象报恩的故事。

所以它是很容易被感情驱使的,那么对待感性的自我,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的情感要比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的驱动效果好。

为什么改变如此之难呢?

一个我们常见的词:心里舒适区出现了,但是这个心理舒适区,跟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有些不同,它有时候好像并不舒适,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它所在的监狱并不舒适,但是老布却离不开他,是因为他已经熟悉了熟悉环境所带来的掌控感,所以会创造条件想要回去。

​心理舒适区带来的掌控感让给我们欲罢不能,沉迷其中,不敢做出改变。

所以作者说“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是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

改变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保证改变之后你能过的更好,所以对不确定型的恐惧,也束缚了我们,让我们不敢做出改变。

认为自己没有选择权通常会阻止个人的成长,陷入消极颓废的状态。

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把选择权拿回到自己手中,如何重新掌控选择权呢,首先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而不是仅仅改变改变的内容而已。要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根本的是要对自己怀着爱与同情,而不是厌恶。

明白自身的局限性,把它当成一种正常的状态,与它和平共处,同时专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候自身的局限或缺点可以理解我我们的特点,并不是一定要消灭他,才能向前。

要培养自己的成长性思维,不断探索自我,挖掘新资源,学习新技能,不画地为牢,培养独立的人格,不依附于人,不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为什么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