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走亲串户,免不了送礼和压岁钱。
这些现在都不是在讲究仪式了,钱大钱小,礼轻礼重,都可能因给这家和那家的礼不同,而失去这门亲戚。
都说礼轻情意重,反之想是不是礼重情越轻呢?
我不主张极端和绝对主义,但是过年的味道和仪式感,越来越缺失了。
怪时代?怪社会?怪自己?
怪礼物太轻?
让我们一起回忆儿时的年味和仪式吧!
我家在恩施巴东,别的地方不好说,在我家乡,已无“年”这味道。这个图,是腊月二十七号广场上的一棵树,树比人先过年。
因为此时我妈还在和我商量一些不能久置的菜就先别买,除了初一初二买不到,其他时间都能买到菜,所以说比平时贵很多,吃一顿买一顿很好。
回想小时候,一到腊月,山前山后的妇女们,自家都在腌制着盐菜,做腊肠前灌洗肠子,肠子是新鲜的,里面一股子屎腥味儿,如今想起,那是“年”的味道。
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挂起了几斤重的鱼,它们被开膛破肚,撒上调料和盐,找一个通风的地方晾干。
住在农村里面,很多蔬菜水果是自己种的,除了些糖果,瓜饼,酒水需要买。其他的都是自家产的。
到了年间,大家相互送礼,自家腌的菜,酿的酒,做的圆子……还有很多不知学名的小吃食。
平时吵再多的架,此时大家满脸欢喜,相互说着拜年了,把一切隔阂暂时都放下。
那时不论真情或假意,过年时的感觉很慢,热闹,温馨,小孩子十块二十块的压岁钱那就是很多,很满足了。
甚至家家户户提前裁好大红纸,买笔墨纸砚,请一个会写毛笔字的老人写对联。
吃团圆饭的时候,摆好饭菜,所有人不得上桌,添好足数的白米饭,筷子平放在碗上,祭拜先人。过半分钟,大伙才能入桌吃饭。
可是如今,随着大量的人员到城务工,物价上涨,回家的成本也高。加上平时大家的感情都淡了。
“礼尚往来”成了一个空洞的词。
所有的仪式被可怕的花销吓退。
今年本地朋友圈有个笑话。说今年过年过年不敢回家,也不敢出门买菜,大家呆在屋里,假装不在家。
因为这几天的菜,太贵了。豆子十一二块一斤,芹菜十块一斤,还有一个素菜十五块钱一斤。更离谱一把茼蒿卖了三十块钱一斤。一个年过下来,之前大半年的积蓄没了。
还有一些熟人感叹,如今亲人之间不亲,半路认识的“野亲戚”反倒客客气气的,你来我往。
年间看了电视剧《姥姥的饺子馆》,里面跨度从八五年到一七年,主角姜桂芳刚入四十岁,她有大姑娘二姑娘各自结婚了,四姑娘读书,三儿子不成器,捡了个已经八岁的男孩作五儿。
他们平时吵架很厉害,五个子女间各种撕,老二做生意赔本,想卧轨自杀,一家人凑钱帮她还清了债务。
一到过年,老老小小围在一起包饺子,贴对联,孩子们抢吃的,给长辈拜年领红包。
他们过年的喜庆从屏幕里溢了出来。
看他们过年,是温暖。回到现实的年,怪冷清的。
在标题的开始用了“……丢掉的年味儿和仪式感”,边写也在边思考,或许不是我们主动丢掉的,而是不知不觉,慢慢失去了它们。
不是它们主动离开,也不是我们主动放弃。
不管过年有多累多无聊,能回家就回家。
很多老人过年盼着儿女回家,年轻人越来越不愿回家。
看到了很多事情让我明白一件事:年轻时候意气风发,只顾一时之气,到了老年吃的苦,一大半来自年少时的不服输。
不知何时能重新得到那些淡去的年味和仪式感,让我们一起等它归来!
第36周第2篇总10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