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

本书的作者是戴夫·帕特奈克和彼得·莫特森,他们都就职于美国江普创意策略顾问公司。其中,戴夫·帕特奈克是江普创意策略顾问公司创始人兼 CEO,长期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讲授设计课程,并经常受邀做一些有关创意的讲座。在江普公司工作期间,戴夫经常为通用电气、惠普、耐克等世界顶级企业提供顾问服务。

关于本书

《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是一本注重实战的商业书籍,讲述了共情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通用电气、IBM、惠普、耐克等公司的真实案例,提供了如何通过共情找到客户的痛点,并将其应用于商业活动的方法。

核心内容

本书核心内容分为两部分:怎样正确利用共情发掘商机和怎样打造共情企业。利用共情发掘商机的方法有三种:跳出自己的观点,放眼真实的世界;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打造共情企业的方法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向:对内,可以采取开卷管理法,让员工与公司之间产生共情;对外,主要是指在员工与顾客及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可以采取鼓励员工走出去和把外部世界带进来两种方式,与外界建立共情。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是16万字,我会用大约23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那就是,商业直觉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直接获得的。而共情,就是这种科学的方法。

奇虎360的董事长周鸿祎有一句名言,他说啊,商业的本质就是让人性得到释放,让需求得到满足。的确,市场的主体是人,一切商业活动都是围绕满足人的需求开展的,找准了人的需求,就相当于发现了商业金矿。然而如果忽视了这个原则,企业也许就会弄出一些“反人类”的产品设计,比如,无法同时使用的五孔插座、弄伤手指也难以打开的清凉油盖子,以及总也插不准的USB接口,等等。

这些产品之所以“反人类”,原因之一就在于商品和用户之间严重脱节,设计者缺乏从人性角度设计、生产产品的意识。这些企业只是单纯地问人们需要什么,却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们为什么需要,所以就会采取很多蹩脚的解决办法。要知道,遵循满足人性和人性需求是商业的核心法则,找到需求、满足需求,才是商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怎样才能发现这些需求呢?就像罗丹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商业范畴。市场上从不缺少商机,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发现商机的直觉。有人会说,直觉这东西是天生的,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如果掌握了合适的方法,我们也同样能够具备敏锐的商业直觉。

本期为你解读的《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就为你介绍了一种获得商业直觉的方法,那就是共情。在心理学上,共情也被叫做移情、同感、同理心,指的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换句话来说就是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但这里的共情,其实与心理学概念略有不同,主要是指通过了解目标群体的真实感受,从中找到商业机遇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戴夫·帕特奈克和彼得·莫特森,两位作者都就职于美国江普创意策略顾问公司。其中,戴夫·帕特奈克是江普创意策略顾问公司创始人兼 CEO ,长期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讲授设计课程,并经常受邀做一些有关创意的讲座。在江普公司工作期间,戴夫经常与通用电气、惠普、耐克等世界顶级的创新企业合作,为它们出谋划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这本书中的很多案例故事,就是取材于这些公司的实践经历,形成了戴夫的“商业共情理论”。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围绕共情,给你说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正确利用共情发掘商机”以及“怎样打造共情企业”。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看怎样正确利用共情发掘商机。

应该说,现在的企业家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度,经常会通过用户反馈、体验评价等方式进行探索,试图找到用户的痛点。但是有些时候,方法不对,就可能与用户的真实需求擦肩而过,甚至还会南辕北辙。本书的作者戴夫指出,错误利用共情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这么三种,那就是简化信息、经验局限和抽象资料。

咱们先来看简化信息。很多企业做决策时,依靠的仅仅是相对简单的信息反馈。这种缺少用户第一手资料的做法,很可能会让企业误入歧途。比如著名的麦斯威尔咖啡公司。

上世纪50年代,麦斯威尔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尝试在产品中混进去一些成本低但口感较差的罗布斯塔咖啡豆。为了防止因此失去顾客,麦斯威尔公司找到了一些忠实顾客,进行了感官试验。结果,这些老客户没人发现配方变了。于是麦斯威尔就开始逐渐增加罗布斯塔的含量,而参加口感测试的老客户们始终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直到1964年,咖啡销量出现了下滑趋势。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就是,量变引发质变。

持续增加的罗布斯塔咖啡豆,早已改变了原有的咖啡口味。但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直饮用这种咖啡的老客户们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而新客户却接受不了这种口味。由于缺少新客户,到了一定阶段,销量下滑就成为了必然。可以说,麦斯威尔失败的原因,就在于选取了忠实用户的反馈作为决策依据,而忽视了更多新用户的体验,致使产品与现实目的严重脱节。

除了简化信息,经验局限也是阻隔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末,庞大的IBM公司因巨额亏损面临拆分的风险。根据微软只做软件、英特尔只生产微处理器、甲骨文只经营数据库软件的经验,当时的分析家、记者以及很多业界领导者都认为,拆分 IBM 是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而 IBM 的前总裁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拆分准备。但是,新总裁郭士纳上任后采取的措施不是拆分,而是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甚至将饱受诟病的巨大规模包装成卖点来进行宣传,结果力挽狂澜,第二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此后一直保持着收益和利润的常年增长。

那么有人会问,郭士纳为什么能够走出经验的局限,做出准确的判断呢?答案是,郭士纳是一个真正的IBM用户,很清楚 IBM 用户的真实感受。他在美国运通公司工作期间,就发现 IBM 在解决全球范围内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优势,同时也发现了IBM在客户技术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正是这些原因使他做出了正确的决策。由此可见,有时候经验并不是最可靠的。

除了简化信息和经验局限外,领导者还会经常以报告、提案、数据分析等为依据进行决策。但这些决策依据大多都是呆板的文字和数字,很难给决策者提供一种直观的画面感和代入感。根据这样的依据所做出的决策,无异于闭门造车。世界著名的迪士尼公司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在1998年之前,迪士尼公司从来不做真实的动物园项目。迪士尼的创意工程师乔·罗德为了引进动物园项目,准备了翔实的提案和精彩的演讲,但迪士尼的高管们依然认为动物园非常无聊、沉闷。无奈之下,罗德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只400多磅重的孟加拉虎领进了总裁艾斯纳的办公室。当然了,这只老虎是处在驯兽师的控制之下,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尽管如此,艾斯纳还是被野生动物的强大吸引力所感染,瞬间就被打动了,最终批准了动物王国项目。

自1998年建成后,这个项目每年的收益高达5亿美元。在这个案例里,你可以看到,抽象的提案只能提供抽象的感受,却无法清晰地将结果呈现在他人面前。所以,对决策者来说,要试着跳出自己,近距离地贴近顾客,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多元感觉信息,了解抽象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由此可见,无论是麦斯威尔、IBM,还是迪士尼,一旦切断或者疏远了与客户之间的共情连接,不但会错失商机,还有可能丧失原有的优势。而要建立或者恢复与客户的连接,就需要使用共情了解客户的真实感受,进而找到商业机遇。作者认为,使用共情挖掘商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跳出自己的观点,放眼真实的世界;二是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三是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跳出自己的观点,放眼真实的世界。每年的8月份,是美国的返校销售季。这是美国零售业的最佳时机之一,被称作第三季度圣诞节,几乎所有零售商都铆足劲卖给学生必需品和服装。但是,大部分公司采取传统促销模式,没有根据人群的年龄和品位差异进行区分。

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塔吉特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要找到一个全新的营销方法。当作者创办的江普公司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他们的团队花了几周的时间,与有学生的家庭待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情况,跟他们一起购买返校用品,并全程追踪他们的日常生活。结果,他们发现,返校并不是一个有计划的活动,而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不管返校的学生的年龄是多大,是初中生还是大学生,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开学用品是否准备齐全,而是自己是否为人生的转折做好了准备。

根据这一心理需求,塔吉特开发了一系列全新的产品。以即将住校的大学新生为例,塔吉特为他们设计了一种标注有洗衣指示的洗衣袋,即使从没洗过衣服的学生也能悄悄学会洗衣服的方法,同时不用担心遭到他人嘲笑。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学生们对独立生活的焦虑,因此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好评。这些注重为学生做好准备的新产品,甚至在5年之后的返校销售季上,在其他竞争者收益缩水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6%的收益增长。这主要归功于他们站在大学新生的角度看待世界。所以,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会让你发现重要的发展机遇。如果你能看到别人忽视的东西,就会发现更大的机遇。

第二种方法是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这样你就能看到他人所没有看到的事情真相。以清洁用品为例,产品的设计方向主要是围绕缩短清洁时间,增加杀菌效率,或者增加一些柠檬、薰衣草等香味等。这非常符合市场的需求,也是各大厂商通行的做法,全球领先的消费产品生产和经销商高乐氏也毫不例外。然而作者戴夫的一位学生在考察了人们的清洁习惯之后,却从全新的视角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他认为,全世界的人可以分为两大类,耐用品人和一次性用品人。耐用品人喜欢长时间保存,他们会好好保护用品并保持整洁,而一次性用品人则喜欢直接更换新的,不喜欢维持。在以往的产品设计中,大多表现出的是耐用品的特征,而忽视了一次性用品的人群需求。在这种与别人不同的视角下,他发现了别人都忽视的问题,为高乐氏指出了产品设计的新方向。高乐氏后来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改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

最后一种方法,是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需要同时具备创造力和共情两种能力。我们来讲一个非常经典的创新案例。耐克鞋原本的理念是“运动至上,让你跑得更快”。这一策略在帮助耐克获得极速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公司业务发展空间。

为了寻找新机遇,市场销售总监兼产品设计顾问戴维·肖恩开始采取共情的方法,考察新生代的年轻人对耐克的看法。通过实地观察,他发现大学生们都喜欢穿着极其宽松的牛仔裤,然后配双马丁鞋。马丁鞋虽然笨重、土气又累脚,但是跟裤子却很搭配。因为穿在这种宽松的牛仔裤下面的鞋子必须非常酷炫,不然就会被裤子盖住。于是,戴维认为找到了问题根源,提出要将现有的运动产品重塑为运动文化产品,也就是设计出时尚的休闲鞋。但是,耐克的原则是不做休闲鞋,即便是仅仅谈论时尚这个话题,也会被认为是对公司的亵渎。

此外,一般鞋子具有13个标准的尺码,如果颜色比较多,还会占用大量库存,这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最大的难题。通过用户、经销商的不同的视角,戴维看到了问题的真实面貌,对产品理念再次进行了重塑,另辟蹊径解决了这些看似无解的难题。他的团队采用了高弹性材料和8种色彩,设计了一款名叫“耐克 Presto”的跑鞋。这款鞋能够因脚制宜,脚小的人穿上会收缩,脚大的人穿上后会扩张一点。这样只需要5个尺码就能满足原来13个尺码的需求。这样一来,即使 Presto 有8种色彩,却只需要占用更少的库存。 Presto 做到了时尚和专业的完美结合,不但秉承了耐克专业跑鞋的理念,而且获得了经销商的热烈欢迎,产品一经上市就火爆全球,使得运动文化产品迅速跃升为耐克公司最大的业务种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怎样正确利用共情发掘商机。错误运用共情做出草率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种:简化信息、经验局限和抽象资料。而正确的解决方法也有三种:跳出自己的观点,放眼真实的世界;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部分

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但仅仅依靠领导层面或者设计人员的力量,却难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有效的企业行为绝对不是靠某一个人,或者一个英明的决策就能够实现的,而是众多员工所做出的决策集合。如果这些决策能够共同产生积极的效果,公司必定会繁荣发展,反之就会遭遇挫折。这就像龙舟比赛,想要奋力前进,所有人就必须往同一个方向用力。这就需要打造一个共情企业。

怎样打造共情企业呢?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系。

首先来看对内管理,作者提出的方法叫做“开卷管理法”。这个管理方法来自于美国春田再制造公司。这家公司主要负责机械翻新整修,但在上世纪80年代重机械市场萎缩的影响下,业绩持续下滑,需要大幅裁员。于是,厂长史塔克和他的团队筹资买下了公司的经营权。要想让这家企业恢复高效盈利状态,仅仅依靠主管们的力量是无法进行成功改革的,而是需要调动所有员工,像工厂的主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春田公司教会了每个员工阅读财务报表,并把财务数据贴在墙上,让员工随时都能看到。通过培训,车间的机械工人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原材料的运用,会对公司财务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方法就是开卷管理法,通过公开透明的公司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后,春田公司前三年的销量每年都增长40%,每股股价从10美分飙升至8.45美元,员工也从120人增加到了1000多人。

开卷管理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通过公开信息和及时反馈,在个人行动和集体目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员工与公司之间产生了共情,使员工能够站在公司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行动。共情激发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动力,是自发自愿的,因此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完对内管理,再看对外联系。对外联系主要是指员工与顾客及外部环境建立联系。其实,共情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天生就能够观察他人的处境,然后再与自己进行比较,甚至下意识地效仿。比如你身边有人打哈欠,你可能就会跟着打;如果有人摔倒了,你会急忙上去扶。

神经学家认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镜像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够将我们看到的他人动作,复制到我们的大脑中,而这就是模仿学习的基础。对于打造共情企业来说,就是要主动观察用户的举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复制,从中找出合理的商机。作者戴夫认为,主要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共情:一是鼓励员工走出去,二是把外部世界带进来。

走出去,就是要深入到客户的应用场景,从实地操作中亲身感受用户的体验,使用不同的视角发现用户的“痛点”。美国的史密斯与霍肯公司是一家园艺用品公司,为了体验自身产品,他们在总部外面建了一座大花园,公司的每个员工都会轮流去花园除草、挖地,让所有员工通过劳动,理解园丁们的工作日常,让自己变得更像自己服务的人。通过园艺计划,共情得以在公司内部普及,最终使得公司规模扩大了3倍,从原本一个小小的邮购业务公司,转变成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零售公司之一。

请进来,则是模拟真实场景,把外部世界带进办公室。仍然以耐克为例。在进军日本市场之前,耐克的设计师们为了寻找共情,以个人名义造访了日本,跟日本青少年混在一起生活,跟他们一起去学校,并了解他们对“酷”的理解。回国之后,耐克的设计师们打造了创造投放日本市场的产品开发“沉浸室”,最大限度地复原了日本的生活环境。墙上贴着日本青年喜欢的海报,选用了同样颜色的家具,甚至还看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设计师和营销人员在这里画草图、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产品的外观和形象。最终,设计出来的产品成功地打进了日本市场。

打造共情企业,是一项长期过程,虽然看起来很难完成,但却并不复杂,决策者可以保持现有的工作节奏,从一些小的转变开始,将那些能够建立共情的方法和程序简单化、日常化,让员工学会换位思考。作者认为,一旦开始了共情的步骤,共情的威力和热情就会迅速感染公司所有人。久而久之,任何企业都能学会聆听外界人的谈话,感受他们所感,从他们的视角看世界,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

以上这就是今天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我们说了如何通过“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系”来打造共情企业。对内管理,可以采取开卷管理法,通过公开信息和及时反馈,在个人行动和集体目标之间架起桥梁,让员工与公司之间产生共情,使员工能够站在公司的角度出发,采取积极行动。对外联系,主要是指员工与顾客及外部环境建立联系。可以采取鼓励员工走出去和把外部世界带进来两种方式,与外界建立共情。

总结

好了,这本书就讲到这里,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这本书中的两个重点内容:怎样正确利用共情发掘商机和怎样打造共情企业。

第一个重点内容是怎样正确利用共情发掘商机。错误运用共情做出草率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种:简化信息、经验局限和抽象资料。正确的解决方法也有三种:跳出自己的观点,放眼真实的世界;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个重点内容是怎样打造共情企业。对内,可以采取开卷管理法,通过公开信息和及时反馈,在个人行动和集体目标之间架起桥梁,让员工与公司之间产生共情,使员工能够站在公司的角度出发,采取积极行动。对外,主要是指员工与顾客及外部环境建立联系。可以采取鼓励员工走出去和把外部世界带进来两种方式,与外界建立共情。

其实,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发现一个事实:如果一个企业长时间困在自己的圈子里,不与外界产生接触,思维就会固化,从而对用户需求表现得越来越迟钝。如果不跟客户直接沟通,企业就缺少做出正确决策的第一手资料,而极有可能草率行事,做出不理性的决策。一旦跳出这个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共情就能帮你发现新机遇,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情境资源。

这个事实同时印证了一个共情的关键核心:换位思考,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当你的产品或服务需要更新迭代,或者试图寻找新的商机时,只需要深入到用户的使用场景,通过亲身感觉来了解用户需求,这样才能更彻底地理解对方,从而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旦掌握了这种视角,就能够体会到对方的切身感受,并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解决方法,就是你得出的“商业直觉”。

因此,本书的作者戴夫豪迈地指出,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商业直觉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直接获得。而共情,就是这种科学的方法。对于企业来说,共情不但能够发现隐藏的客户需求和商业机会,更能够找到改善自身的方向。

撰稿:御风而来

脑图:摩西

转述:孙潇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