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对婚姻说不

有个聪明美丽的姐妹扬扬,今年已经三十六周岁,好身材,好性格,好厨艺,风趣幽默,温柔知性。工作了十多年,开始是打工上班,后来是合伙创业。当然也谈过一些恋爱,不过目前还是未婚。看她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从容,眼神柔韧坚定,她完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愿意过人云亦云的生活。但她的父母逼问的紧,每个周末都给她安排相亲,有上来就问她月薪多少房子多大的,有问她是否还是处女的,有关心她是否还有生育能力的,还有要求先同居找感觉的。这些人的要求并不奇怪,但显然不在扬扬的心理接受范围内。她对父母说:找不到对味的男人,宁可一直等下去,反正自己的生活过的也很舒服。父母如看外星人,同情加心疼,好像把女儿嫁出去犹如出火海般的迫切。

 自己能舒适生活,才能和别人共享舒适婚姻。

陶晶莹的歌《爱缺》里这样唱:“我长得不太一般,也挣了不少的钱,找人爱还是非常的困难;我宁愿飞到天边,把闲的钱都撒完,也不能随便找一个某某来陪伴;征服我的那个人你怎么还不出现,别让我一个人站在高处不胜寒;谁都明白除了改变一切都在改变,可变来变去也改变不了我的孤独感。”

婚姻是什么,不但是尘世的归属,更是心灵的港湾,不但是爱情的现实升华,也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但,不要因为世俗的非议而匆忙结婚,也不要因为亲友的力劝而勉强,因为最后买单的是自己,深深夜里辗转反侧的时候,旁人都不会感同身受那份唏嘘。

到了六十岁,依然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怡然的生活状态。

顺便说,任何企图用婚姻改变命运或物质条件的人都要有心理准备,上天是爱开玩笑的,就是让金童玉女结合,也会给点恶作剧,而人间的泪水在上天看来,再自然不过。那些震惊人类的自然灾难让我们甚至怀疑信仰中的神,但那神依然沉默着自圆其说,人依然不得不过着人的生活。当我们指望他人或上帝改变我们的命运,他人或上帝往往却越来越远。

所以,假如没有婚姻,每个人也要能怡然的生活,这样进入了婚姻才少了一些因期望过高而失望的痛苦,也不必把不开心的原因归结到婚姻的头上。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信仰,职业生涯,亲戚朋友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到了三十五岁(或者更晚些)依然没找到想结婚的对象,也不必过于焦虑。

问问自己,是自己的期望脱离现实还是确实没遇到让你奋不顾身地感觉,如果是前者,当然需要调整,如果是后者,那么也许那个人就等你在不远的地方。每天打扮的干净清爽,让心情快乐而美好,如浓郁芬芳的花朵,开在春天的风中,你的他经过你的时候,就会为你驻足,深情留恋。

 

享受你乐意享受的状态。

如果已经过了好久,你也有自己的某个(或若干)亲密异性,你也享受这种关系,且确认这种关系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就是少招惹已婚男啦),你可以继续享受下去,而不必说抱歉。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是一种思维或生活方式,只要你选择的是你喜欢的,并且不麻烦别人。那些已经结婚的身边朋友在苦口婆心的奉劝你,原因有三,第一,他们自己已经身在围城,不把你拉进去,他们不甘心;第二,他们担心单身的你是他们的幸福威胁;第三,他们羡慕你享受着自由轻松的生活。至于长辈,他们的奉劝原因也有三,第一,别人的孩子都结婚了,我的孩子也得结;第二,我想抱孙子;第三,我把孩子养大,等他结婚了,我的任务才算完成。不用分析就知道,以上六种理由都和单身的你期待的结婚动机不同。

于是没有结婚的对象的人就在旁人的催促中开始匆忙的流水线筛选了,难道结婚不是爱情的升华版和契约篇吗?何以爱情还模糊,就要先完成契约呢?或者为了契约而去找个契约对象?好像做生意。我们想好了投入产出,计算了利润率,制定了格式化条款,然后开始雷达扫描对象,两害相权取其轻,找个差不多的对象契约结婚,一旦发现不履行或者履行有出入就翻出违约条款,看看是处罚还是解约。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痛痛快快做生意,只要不卖毒奶粉,赚取合法利润不用不好意思,也不必受道德谴责。婚姻就不同,法律、道德、文化、舆论、经济、人际、事业都沾边,所以婚姻不是生意,用生意逻辑套婚姻当然莫名其妙。

现实中太多的不确定感,大家都想找捷径,都想少受伤,都希望我爱他四他爱我六,这样赚两成。要是真有捷径,那捷径也真够廉价荒诞了。正是因为奋不顾身的爱才眩晕激动,正是因为甜蜜的彻底才痛彻骨髓,正是因为足够的勇敢才充满豪情,正是因为大奖诱惑才深深的挫败,这些都是镜子的两面,事情的反面。到处找捷径可能反而更容易误入歧途。

还没有结婚对象的人在匆忙的找结婚对象,甚至爱的不够及格线也能用硬指标弥补,这就造成了那么多的怨偶和情感热线的爆炸。是为了风雨飘摇的人生有个港湾,或者是为了应付亲朋好友的反复追问,是想和一个不那么差的人建议一种安全联系,或者是为了方便的性关系和身心取暖。然而潜台词都是:与爱情无关。

关于结婚恐惧症。

但统计表明很大一部分人迟迟不结婚是因为结婚恐惧。其恐惧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千奇百怪。但冷静分析却发现恐惧多来自一些虚假宣传、舆论强奸、垃圾信息和专家排气。

比如虚假宣传北京结婚平均花费十五万,其实大部分婚礼是赚钱的,至少不赔钱,难道宾客都是白吃族?如今两人步行去领个结婚证回家过日子的也大有人在,什么时候也不会大家齐刷刷的都用一个腔调唱台词;

比如舆论强奸说如今女孩找对象都要“有车有房,父母双亡”其实身边大把卓文君爱司马相如,如今城市生活中产崛起,想饿死也不容易了,并不为基本生活担心的女孩们寻找好男人的脚步越发轻快;

比如垃圾信息说养活孩子每月两千起,那完全取决于你对生活质量的基本设计,据说国贸附近有个幼儿园年费几十万,连喝的水都是国外空运来的,祝福他们空气也靠空运好了;

比如专家排气说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必须,两个人的生活有了起码的逻辑自洽,自圆其说,自己满意,不妨碍他人利益,可以了。最近电影《隐婚男女》里有个角色是专家,告诫女友好丈夫四标准,符合就是好丈夫,都不符合就该离婚,结果终于成功煽动原本相爱无别事的两口子离婚了。最后的离婚理由居然是“如果男人出差回来对你格外好,就是做了对不起你的事。”难道男人回来进门先给老婆几个大嘴巴,大家才踏实?

 

先凭直觉,后靠理性。

排除结婚恐惧很简单,就是听凭直觉。即使真的可能结婚后有种种不适,也可以努力调整状态,是个完善自己的过程。以往承担不起的责任有人分担了,以往虚无忙乱的生活开始有计划性了,以往绞尽脑汁的讨人欢心可以省略了,以往昏天黑地的作息时间得周期性节律了,有些不自由,有些小摩擦,也有趣。钻牛角尖和柔软妥协哪个更舒服?

有些豪迈的浪漫主义者说爱情不需要婚姻的形式,他们高估了爱情的强大;有些现实主义者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尘埃落定,公主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高估了婚姻的能量。有些悲情主义者觉得爱情和婚姻都不能让一个人永远幸福,其实永远本身是不存在的,除非你的心够高远。有些乐观主义者说边走边看,这是真正的大智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这么来的,但也容易流于迷惘,毕竟海面太过辽阔。

排除了结婚恐惧,也消灭了有毒空气里弥散的罪恶谎言,就可以和自己谈谈了。是自己的价值体系目前就是如此,不想结婚,只要浪漫的恋情,那可能确实时候不到;是没遇到感觉对的人,那就继续找感觉;是失之交臂了可爱的人,可以不可以努力追回来,反正不会失去更多;是真的喜欢单身生活的无拘无束,还想有大把时间做喜欢的事情,也很好啊,等到有天想结婚了也没人守在民政局门口不让进。

生活多美好,给了我们各种可能性,各种选择的机会。难道不该感谢这个自由的时代,感谢可贵的青春吗?何必纠结在别人的观念里,如果你有勇气有智慧要你想要的,谁也拦不住,如果你自己一直纠结痛苦,那只能说,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还能抱怨谁?

(感谢关注并支持原创,请多指教,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可以对婚姻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