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一年小结:1.初窥门径

马上学习中医就要满一年了,正在酝酿写一个一年的学习小结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西医之争又一次成为话题,居然使我们一向沉寂的大学班群也热闹了一阵。所以这篇小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准备作些调整,尽量严谨些,并对中西医之争的核心观点作些思考。

一、入门

2019年3月19号,是我上网络经方课程第1节课的时间,这次课程持续三个月,每周一次课,共15节课,平均每节课4个小时,累计学习约60小时,自此进入中医的殿堂。

经方老师叫王建华,年纪40岁不到,是一名西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不明疾病(当时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折磨数年,自学中医竟治好了自己,因缘拜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教授黄煌为师,从此致力于推广中医和经方。

所谓经方,是中医经典药方的略称,主要指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收载的200多首配方。15节网络课程,我们学习了约100首左右的经方。

经方讲究方证相应,即“有是证用是方”,有点类似于平时我们自己觉得身体不舒服,然后去药店转一转,看看说明书,觉得和我们的症状对上了就买回来自己吃这么一个过程。网络课程的经方老师不讲复杂理论,上手就教大家怎么辨证开方,所以经方班的大多数同学在上课两个半月左右就开始给自己开方了。

二、软硬件武装

学习经方以后,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武装了自己。首先在家里装备了一个小药房,以便随时给自己和家人开方吃。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上完15节网络经方课后,开始了自学。一年来,读了一遍中医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伤寒论讲义》以及《看舌疹病》、《中医10大类方》、《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等书。


已读及待读的中医书籍

在喜马拉雅听书听了徐文兵老师讲黄帝内经59集、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70讲及黄煌教授讲经方、经方六经辨证等内容。

订阅了灵兰中医《65条学完一本伤寒论》和《中医筑基100讲》两个付费课程。

在去年10月份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取了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专升本),将从今年3月开始为期三年的学习。目的一是为将来若有一天需要合法的行医资格做好准备。二是籍此了解科班是如何系统传授中医知识的。

备考

同时每次开方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看课件、翻书、百度、反复思考,这一年平均每开一个方大约要花4~5个小时。

粗略统计,一年来累计花在学习中医上的时间约500个小时,其中上网络课、读教材、听书和开方各约250个小时。

按照一万小时定律(专注一万小时的学习,能成为所学领域的世界级大师),我若保持着一年来这样的学习强度,大概十年的时间应该能成为一名小有所成的中医了吧。

三、实践

网络课程学习2个月后,2019年5月,开始开方了。开方首先从自己开始,一年的时间里针对自己的5个症状共尝试过13张经方。

第一个症状是近几年时常出现的心慌心悸。

中医诊断瘀血症主要看三点,第一看脸,脸红,舌下静脉粗黑;第二看腹,少腹压痛;第三看腿,小腿皮肤甲错发黑,呈鱼鳞状,脱屑等。

我本人三症俱全,中医看是绝对的淤血体质。但本人不胖,历年体检血压正常,血脂不高,心脏彩超正常,所以从来没有忌口过肥肉、油脂。但时常出现的心慌心悸促使我去年10月份干脆去做了一个心脏造影,结果发现冠状动脉右支堵塞40%

舌下静脉粗黑

父亲西医CT诊断脑梗,具备脸症和腿症。岳父西医诊断冠心病,心脏造影血管堵塞75%,自觉胸痛,具备脸症:舌下静脉粗黑,而且两侧有紫黑色瘀点。没有腿症,但手背至小臂前段有紫黑瘀斑,前几年就注意到但不知道原因,学了中医以后才知道这是瘀血症的身体表现。

所以只要主诉头痛胸痛心慌胸闷,再加上有脸、腹、腿三症的佐证,中医就可以诊断为瘀血症。

针对我自己的瘀血症,尝试过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服药后,今年以来没有发生过心慌心悸,小腿症状消失,但舌下静脉仍然粗黑。父亲在我学中医后也停了之前一直服用的西药,改服中药。

我们家有瘀血的家族病史,祖父,大伯父皆因脑梗去世,父亲2012年和2017年已经发生过两次轻微脑梗,所以我是准备长期间断性服用中医的活血化瘀药了。

第二个症状是便溏。我自小胃寒,夏天上腹冰凉,平常喝冷水、绿茶马上腹痛,长期便溏。一年来,服了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半夏泻心汤,情况有所改善。

第三个症状是一到冬天手脚冰冷,手冷至腕、脚冷至膝,服过四逆散、四逆汤、肾着汤、当归四逆汤。服四逆散后手热起来了,脚仍然冰凉。之后又服当归四逆汤,自觉脚比原来热一些,但仍然脚比手冷。

第四个症状是肩部不适。左肩三角肌部位从 2018年7、8月份受了一点风寒以后一直疼痛,中间做过推拿、艾灸、敷药,均没有改善。到2019年6、7月份,感觉三角肌里面的疼痛逐渐向肩部关节缝里移动,举臂后旋到最高位置时感觉刺痛并能听到咔嗒一声筋腱的脆响,觉得有向肩周炎发展的趋势,于是自我辨证后开了柴胡桂枝汤,头晚服下第二天早上起来转动肩部时,疼痛即减轻七成,筋腱从脆响变成了闷响,服药5天以后未再服用。至今肩部的不适仍然没有完全消除,但也没有再加重,自认为治疗了一次肩周炎的未病。

第五个症状是皮肤瘙痒。去年冬天开始逐渐感到皮肤干燥加重,每次洗完澡后都觉得皮肤很干,必须大量抹护肤霜,到最后发展到晚上睡下后背部皮肤刺痒,几乎不能仰卧。于是自我辨证后开了桂枝麻黄各半汤,服后刺痒的症状消失,但皮肤仍然很干,依然需要洗澡后涂护肤霜。

学习中医一年来,累计给22人主诉的49个症状开出了39张方。

22人中17人是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家人和亲戚,另外5人是朋友。其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83岁。

49个主诉症状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别为:

1.咽部不适、咳嗽、咳痰        7人

2.胃部不适(痛、胀、灼热 ) 5人

3.头痛                                      4人

4.心慌、胸闷、心痛              4人

5.手脚冰冷                              4人

6.出汗异常                              4人

7.口干、口苦、口渴              3人

8.大便粘腻、不成形              3人

9.失眠                                      3人

10.皮肤瘙痒                            3人

11.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3人

12.情绪焦虑                            2人

13.便秘                                    1人

14.面黄(肝腹水)                1人

15.小腿浮肿                            1人

16.眩晕                                    1人

以上症状进一步归类可以发现比较集中的是三类毛病。最多的是呼吸系统不适,出现了10次,其次是消化系统不适,出现了9次,第三类是心脑血管不适,出现了8次。

服药以后主诉人反馈有30个症状得到了缓解或消除,总有效率接近60%,以一年的学习成果评估,差一点就可以及格了。

症状缓解和消除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觉症状的缓解和消失,包括疼痛、冷、痒、咽部不适,腹部不适等。另一类是可观察到的身体症状变化,如父亲便秘服药后大便从5天一行变为2天一行,妹妹每年秋冬都要发作的湿疹,说去年秋冬感觉要发了,服药后最终没有发起来。

有两类症状有效率达到了100%。第一类是因淤血引起的头痛胸痛,服药后100%解除了症状,除了主诉疼痛消失外,还有可观察到的身体症状,如我父亲的小腿皮肤和岳父手腕皮肤上的瘀青瘀斑以及舌下紫点的消退。

父亲的小腿皮肤前后对比

第二类是皮肤瘙痒。分别是我自己的背部皮肤刺痒,妹妹的每年秋冬季发作的湿疹和一个朋友连续三年的皮肤瘙痒。

有效率比较低的是消化系统不适。如母亲的胃部灼热感,去年4月胃镜检查揭示胃十二指肠糜烂,一开始服西药无效,我6月开始开方,无效,之后看了三位不同的中医,也没用,至今未愈。包括我本人的长期便溏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也没有完全正常。

学医一年有两个医案比较得意。一个是基本解决了一位朋友持续三年的皮肤瘙痒症。另一个是消除了一位亲戚的剧烈胸痛症。

一位朋友持续三年皮肤瘙痒,自诉每晚两到五点都会痒醒,严重影响睡眠。

服药两周后瘙痒减轻很多,基本不影响睡眠了。但治疗过程中曾经想给朋友一并解决胃寒的问题,结果不佳,解决皮肤瘙痒和胃寒的两个方明显冲突,说明还学艺不精。

另一个医案是一位亲戚的胸痛案。亲戚主诉心痛彻背,心跳快,夜晚心窝盗汗严重,我按照之前的经验认为老人心痛肯定是冠心病了,于是1月19日开了血府逐瘀汤,不效,服药期间仍然剧烈疼痛,以至于虽然在疫情期间她仍然到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告诉我说医院说不象冠心病。

亲戚瘀血的脸症、腹症都没有,只是小腿皮肤略干燥,但也不严重,没有甲错没有鱼鳞状。于是再看书,看伤寒论讲义心阳虚证,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于是打电话问,心疼的时候是不是用手按着要舒服一点?答:是的是的!就是必须用手按着才感觉好点。加上之前她自诉说夜晚心窝出汗严重,完全符合第64条的描述,说明她的心痛应属心阳虚而非瘀血导致。

即使如此我也迟迟没有开方,为什么,因为桂枝甘草汤只有两味药,桂枝20克,甘草10克。实在有点难以相信就这么两味药可以解决亲戚自诉的痛彻心肺、难以忍受的疼痛。于是又想到郝万山老师伤寒论70讲中提到一个医案,他当年跟着抄方的一位老中医用栀子豉汤治好了一个病人每年发作的顽固性哮喘。栀子豉汤也是只有两味药,病人拿了药又回来,两根手指提着一串药,问:“大夫,这7包茶叶能治我的病?!”。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决定试试吧!但最终开方时还是觉得药味太少,考虑她小腿皮肤略干燥,最终合了桂枝茯苓丸+川芎10g。2月15日开方,29日电话回访,说心口疼已经好了,吃完第2副就已经不疼了,连带着睡眠也改善了。

最初只是打算对一年学习中医的情况做个总结,给自己留个学习记录,也给知道我在学习中医的亲朋好友一个报告,本来应该是轻松而随意的。但是看到中医在这次介入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尴尬地位,看到经方老师这段时间努力地宣传中医疗效想让中医帮助更多的人,以及大学班群里的一些讨论,不由使我在写这篇小结时,把它设想为是要接受不相信中医人士的质疑的,回头看时,感觉写得有点僵硬。就这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学习一年小结:1.初窥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