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思考

      从曾光老师谈作文想到的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回首二十余年求学生涯,今见此文,方大悟:世间最美的音乐,乃是天籁;世间最美的文章,即为心语。尝遍览群书,学所谓作文之机巧,作诗之法度,谋其篇,布其局,然后执笔,仍逡巡犹疑,不能成文。

    既而年事稍长,历事多矣,有不得不叙之故事,有不得不抒之怀抱,于是汩汩滔滔,行云流水一般,文章方有可观者!人心被名利熏染,蒙蔽,不得解脱,何求其能文者乎?人生之大机趣:求人莫如求己,假物不若假心!“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真妙论也!或有学生以作文之法问余,我只道:“写出你真心,可也!”

      你会说,孩子写不出,因为他思想贫瘠,他无可观,所以文字不足观。但是,我们何尝苛求过他写出名家一样的散文。他浅薄,但是可以写出直率;他无知,但是可以写出憨厚;他耽于游戏和迷茫,但是他可以写出游戏和迷茫之后的真的悔悟。

    如果引导得当,他可以写出身边真的生活,写出与父母、亲戚老师同学真的琐碎而有情的细节,可以写出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的粗浅而尝试性的叩问,甚至,可以写出对于未来真的假想和渴望……

    读多了名家散文。再来看我们作文课上传授的所谓的技巧,我们自己都会哑然失笑。我们会明白:为什么讲了那么多写作技巧,孩子们还是不会写作文?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明白作文是什么?作文到底应教什么?……

      作文是什么?每一个教语文的老师,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前两天读了二篇关于作文的文章,一篇强调教作文就是教技巧,一篇则截然相反。细读二文,似乎都有道理,再细推敲,似乎有都片面性。

    这正如很久以前的讨比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样。自己很长时间纠结:教作文是教应试写作呢?还是教真实写作?二者虽不是矛盾对立的,但总有相冲突的地方。

    面对七八年级的孩子,更倾向于写作基础知识的渗透,更重于阅读的积累,生活的感悟,真情的抒发等。而对于九年级的孩子,则更重于从评卷老师的角度,教他们如何迎合多数改卷教师口味,用所谓的“考场作文技法”去加工升级作文。因为,毕竞高分才是王道,我们不是培养作家,得让学生得高分,有时就不能不教学生写空话、甚至假话,还美其名曰“艺术的真”。当然教应试作文更易见分数效益,而教真实写作见效较慢。在这急功近利时代,有多少人会耐下心静等花开呢?

    作文是生活+情感+思维+技术 的整合(融合)这可能是目前多数老师认可的观点。作文是一种不同的需要,只是阶段不同、目的不同,写作侧重点就不同。

    其实写记叙文写作,就是将人、事、景、情意等元素,在不同场景下的重而已。因此,教写作要循序渐进。第一、重视兴趣激发,第二,重视习惯培养,第三、重视认知形成过程。

    讲作文技法指导应重视什么呢?1.陈述性知识(文体知识、体裁知识、阅读知识)2.程序性知识(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3.策略性知识(作文准备、成稿、修正等)4.认知层面的知识(观察、体验、感受、判断事物的方式方法,思维的形成训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得对作文有自己的规划和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