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豫的歌声里做一次深呼吸

有没有这种说法,常常飞行的人,离天堂比较近?

有没有这种说法,多喝几杯的咖啡,就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齐豫:《有没有这种说法》

因为一支滚珠溅玉的《橄榄树》,二十多年前,我知道有一个女人叫齐豫。后来,知道她是齐秦的姐姐――那时,齐秦正是我们这些二十上下的小青年心中最当红的偶像,我们有理由不尊敬偶像的姐姐,何况,这位低调的姐姐还唱出了一曲“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呢?何况,我们还听说,正是这位有着两只浅浅酒窝的姐姐,用她获选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奖金为弟弟买了一把吉他――而那时的齐秦,还没有后来那头充满叛逆与阳刚的长发,那个光头,他彷徨无依,不知道今生该做些什么。正是以那把吉他和姐姐的鼓励为契机,才有了后来的齐秦。

但时至今日,我却发现,以往我们对齐豫的这种过多缘自齐秦的尊敬而非对她作品的理解其实十分浅薄,因为,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歌坛,齐豫十多年来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毛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在台湾,有且只有三个女人适合穿波西米亚风格的大花裙,那就是三毛、潘越云和齐豫。三毛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这三位可以穿波西米亚风格大花裙的女人,确实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相似之处。她们同为才女,同样有些超凡脱俗,同样是热闹红尘中一个冷寂和空灵之所在。而多年以后的今天,繁华事散,春草无情,一个已老大嫁作商人妇,一个则用一条丝袜将自己的灵魂送入了天堂或炼狱。三条大花裙里,只有齐豫依然在这个告别的年代里坚持和守卫。

关于齐豫,有人曾说:"如果说罗大佑追求的是真:曾淑勤渴望的是善;潘越云表达的是美,齐豫却是罕见的、三者兼备的歌者。"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齐豫的歌与流行无关,也与世俗的男欢女爱无关,她似乎总在那灯火阑珊处独自地吟唱,那些旋律和歌词,因为和我们这个媚俗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从而变得另类和小众化。二十年里,齐豫只出了十三张专辑,这个数字和比例,都说明齐豫并没有太大的市场,没有与商业时代更好地接轨。但谢谢这两个没有,才使得齐豫的风格如此特立独行地保留到了今天。

在这善变又多变的歌坛,她无国界的歌声中有太丰富的题材,从反战到生命探讨:她总让人感到人性的关怀和属于女性的温暖,但从不做小女人状;她的歌完美得几无瑕疵,往往名列发烧器材的必备的CD目录……但除了《橄榄树》、《回声•三毛No.15》和英文的《Story/故事》之外,齐豫的个人专辑一向不怎么好卖。毕竟她的歌总偏向艺术型的高格调,不是人人都可以吟唱的那种"口水歌"。尽管提及她时总忍不住堆上"天籁"、"仙者"等一大堆形容词,但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却总是一个小圈子里的少数人,但这些人却为收藏到她的每一张CD而狂喜不已。大部分时候齐豫都游离在歌坛的边缘,以歌唱自娱娱人。而且她不喜欢打歌、宣传、通告和拍Music Video这些容易提高知名度的手段,也不相适应疲于奔命的娱乐圈生涯。真的,人生难得有齐豫。 呜呼!齐豫的歌使我沉醉,对于这样一个有平凡而又优秀的歌手,对于她的歌声,我想一切一切的语言都难以确切的描述。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音乐历程啊!多少歌手如流星般逝去,又有多少歌手亮相于歌坛,而齐豫,这位不老的歌手,依然坚持着自己演唱方式,而且使更多的人在心目中不由地对她肃然起敬。这是何等的光荣啊!永远没有绯闻的烦恼,没有上流社会频繁的应酬,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齐豫是一个具有贵族气质的女人,从她的微笑到举止都是如此,但嗓音却天然地接近忧郁和辽远,两者的结合,从《橄榄树》开始,她就成为我们对成长及乡愁的寄托。

在民歌热门的七十年代,齐豫也唱红过《乡间的小路》这类民歌。但她天生不是一个民歌手,简朴的民歌与她华美古典兼具的歌声很难水乳交融。命运为她安排了李泰祥的出现,这是在齐豫人生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于是才有了《橄榄树》,才有了那个四处传唱的衣冠似雪的华年。李泰祥本身是古典而阴柔的,他将徐志摩、余光中、席慕容和三毛等人的诗作谱成歌,古雅+清澈+奇诡+华丽的曲子,一旦用齐豫悠扬而深邃,成熟而柔情的声音加以从容的诠释,我们便获得了一种空前的震撼――那里有太多的关于人性的关怀和人性的温暖。因而,当年,在评选台湾百张最佳专辑时,李泰祥的音乐与齐豫的演唱均名列单项榜首。

《有没有这种说法》出版于1988年――一个看上去已然多么遥远的年代,而我们毕竟是从那时过来的――这是齐豫最重要的一张专辑,所有的词曲都她原唱,她终于走出了别人为她度身订做的计划体制,走上了艺术的自由王国。《有没有这种说法》中的齐豫,是个真切可感的灵慧都市女子,她深味生命的寂寞与伤逝,感伤爱情的脆弱与凄美,也懂得人间充满无法避免的失望。可以说,这张专辑是齐豫所有中文作品中最个性化,也最有人性味的。

弹指十年过去了,直到1997年,齐豫才不慌不忙地推出了《骆驼•飞鸟•鱼》。专辑沿袭了齐豫一贯的风格,从70年代台湾民歌时代到《骆驼•飞鸟•鱼》,齐豫的歌始终没有改变,如同夏日雨后水洗的碧空,透露出一种澄澈和明净。

涂惠元作曲、齐豫作词的《飞鸟与鱼》无疑是专辑中最好的一首歌。歌曲在配器上以简单的吉他和弦为主,电子乐器做出的效果声贯穿其中,在间奏与高潮部分则充分运用了背景和声。《飞鸟与鱼》在编配上无可挑剔。当然,说这首歌好是源于涂惠元充满舒缓忧伤情绪的的谱曲和齐豫的作词及演唱都恰到好处地契合在了一起。《飞鸟与鱼》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话题,本来毫不相干的飞鸟与鱼因为一个意外的邂逅相恋了,而这样的爱情永远充斥着没有答案的忧虑。齐豫写的歌词有着中国古曲诗词的意境。她用飞鸟与鱼这样一个不可能相恋而相恋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心底潜藏的一种对爱情的理解。现实的爱情有着许多人们不可逾越的限制,而这样的界定应该存在吗?它是不是永远存在?齐豫的声音表达是超然的,然而心情却是无奈的:"春天的花如何得知秋天的果,今天的不堪如何原谅昨日的昏盲?飞鸟如何去爱,怎会爱上水里的鱼?"

专辑中另一首引人注目的歌是齐豫和她稚气女儿共同演唱的《女人与小孩》。准确地说,女儿的声音,是一种充满灵气的和声。这首歌和自己印象中的齐豫最为接近。在这里齐豫是自然而积极的,充满了温柔的关怀之情。听这样的歌让人感到一种完全的温暖和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齐豫的歌声里做一次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