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观蠡测——中国书法认识论浅说

作者:遗世忘情

连载系列:

第01篇:笔法探究——当代书法到底怎么了?

第02篇:到底什么是书法的“传统”?

本文为第03篇——

书观蠡测

——中国书法认识论浅说

一、书法释义

词源学解释书法:

书: 书写行为。

法: 法度、方法。

书法: 即书写的方法法度。

可见古人将书写行为,称为“书法”是有明确的意图指向的。而“法”的指向是“笔法”。(关于笔法是书法“法度”的论证可看《到底什么是书法的传统》)

二、笔法:书法“法”的意义属性

在古代的文化境遇中,是基于怎样的需求而产生了“笔法”?如果不带着这个问题框架去探索“笔法”那显然即便找到了也无法确定和证实其真实性。若不去理解古人将书写描述记载成“笔法”的意图指向和称为“书法”的人文含义,就无法对书法“存在”的意义有本质认知和评断标准。

书“法”: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早期原始的书写刻画活动,绝对不会被冠以“书法”之名,书法被称为“法”的词义属性,和人文精神的意义指向与价值观,都说明书法是社会精神文明高度体现的理性思考产物。

笔“法”:如果“笔法”是如同今人写硬笔一样的“自然性”书写方式,那古人又何必耗尽口舌来记载笔法的存在与殊妙性呢。

所以,如果笔法具有对书法价值判断的功用,就必须具备:普适性、持续性的属性。

三、中国书法认知观

01、书法认知探讨

我们当下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定义,有着“艺术”“美学”观念的认知偏好。总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解读古人的书写意图和书法作品,而非以对待“客体”的角度去审视古人的书法文化,缺少对“存在”(即:书法)整体性的“本体意义”认知观。

所谓“本体意义”, 即证明“存在”的意义的本质和共性探讨。

02、探寻书法本体的意义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是探讨存在的本质的问题。(即书法是什么)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本体论”是连接主词与谓词的系词问题,即如何界定主词的问题。

“书法是什么?”即可视为本体论的问题。其中主词(书法)指的是待界定的名词,是需要被理解的对象;谓词(什么)指的是已经理解了的名词(书法),是对主词(书法)的说明与解释。

如果不能认知书法这一“名词”的本体意义,不能把握其本质和共性,就无从界定书法和非书法的区别与作品间的高低准则。

有趣的是当提问什么是“书法的本质”时,其意图是寻找其共性来区别和衡量作品。(即企图寻找书画鉴赏的美的共性准则)可一旦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会偏离审美范畴的答案方向。因为当在追问书法的本质时,所提问的对象是书法的本体(即本体论的范畴),而非书法的美学范畴。所以基于美学理念的角度去探讨“什么是书法”的本体问题,是以偏概全的。

03、本体意义与派生属性

就书法的整体而言,本体意义占据着书法金字塔的制高点。“审美”只是书法的派生意义之一,是书法本体所具有的意义。

当下习惯于用书法的意识形态来划分,古代书法注重实用性书写,现代书法注重观赏性的艺术性发挥。这样的回答既立足存在的史实角度,也忽视和回避了书法的本质这一问题,更混淆了书法“法”的真实意义。且这种意识形态是人对书法意义角度的价值取向,无关书法的质变意义。实用性和艺术性对书法本体而言是一体两面的,不足以概括和定义书法,皆是本体意义具有的派生属性。

四、“道”中国传统文化之顶层设计

《易传·系辞上》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礼·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可见古人修学六艺,旨在达成“道”的修养境地。)

此二典独立于儒释道三宗,足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道”的价值取向。

01、儒、释、道之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无疑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之追求。

儒家:明天理,止于至善。

道家:无为,天人合一。

禅宗:顿悟,明心见性。

儒、释、道三宗虽境界称谓不同,却都为“道”之本体而说教。

02、哲学本体与“道”

关于本体论的哲学命题,我们不做本体是否存在的论证。但在形而上的命题中本体是存在的(存在形式不讨论)且具有唯一性。

“道”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属“本根论”范畴,其观念中“道”的精神意义,等同西方哲学中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注:意识观念中的本体的意义是一致的,但认知形态有区别。)

五、书学观念与“道”的精神取向

蔡邕《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散”,逍遥也。“书者,散也”,既是对人书写条件的要求,也是对书法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最高概括与界定。

“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是“散”的功夫体现。这等同于庄子所说的“心斋”,颜回所言的“坐忘”,等佛家“禅定”境界功夫的描述。

六、达“道”修养之“法”

《庄子·庖丁解牛》中庖丁宰牛的刀法,达到了技而近“道”的境界。那“笔法”是否是“书法”近道的途径方法呢?

从笔法“法”的词义属性来看,是有可能的。而书写行为称作“写字”不是更贴切嘛,为什么称呼为“书法”?在古代的语境中,“法”的名词指向通常是指用儒、释、道修行的法门(如:静坐法 )。

从“《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也可见古人对“道”的意图取向。

这个听起来玄之又玄的猜想,以后再印证吧。

 结语 

当下的书画生态环境是有目共睹的,一切混乱的问题本质,是人们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认知结果造成的。

今天的人总是在谈论创新,为什么总谈创新?因为除了创新,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向可以走!这是对传统的认知不足所致!

中国书画最讲究法度,可什么是法度?法度是历代书家风格变化中不变的原则,即赵孟頫说的“用笔”千古不易。可今人连什么是用笔的笔法和用笔的意图都不清楚,便开始在造型和审美观念精神上花心思做文章,距离书法和古人的本真意图只能是越来越远了。

当代迫切要做的是走出“疑古”时代,重新去践行验证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传承。所以是时候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了。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观蠡测——中国书法认识论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