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教学勇气》P41-77

近几日看书,都没有什么感触,今天看了《教学勇气》第一章,找回了点阅读的感觉。

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好的教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学科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折射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教如其人,从心中滋生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差的老师则像漫画型人物,散失了自己本来的面目,说着气泡框中言不由衷的话——那种改变自己的独特才能,削足适履般地迎合强求一致的方法及标准。

我们许多人,出于心灵的理由而成为教师,这种意欲从教的心灵中充盈着钟爱某门学科的激情、助人学有所成的豪情。但这份饱含初心的心灵,会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丢失。怎么找回丢失的心灵呢?

有两种办法:一是与唤醒我们的导师相遇,二是与选中我们的学科相遇。(布伯说:所有真实的人生都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穷无尽的相遇。)

导师的力量,不一定在于能传给我们优质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模式说到底和教师应该是谁这个问题并无多少关联,导师的力量在于能唤醒我们内心去认识真理。所以,每当回忆当初相遇的情景,就有助于我们再教学中重新找回心灵。比如遇见俞特,只要听他讲课,我就激动起来,这不在于他将来什么——虽然他讲的内容也令人兴奋——而在于他让我发现了仍在休眠的自我认同。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本性不甚了解,需要有人示范来点拨认识有做学问的天赋,需要有导师在我的自我认同需要发展的时刻来到我身边指点迷津。但人到中年,由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更加了解本性对自我的要求。我开始寻求更符合我本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应与我的自我完善相互契合——上课有效果,关键是教学方式与教师的本性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我不再是一个学徒,因此不必再有导师,现在该轮到我去做别人的导师了。

技巧与个性:虽然各种教学技巧自有各自的作用,但教学技巧要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则因人而异。当我们更多更深入了解自我时,我们就能学到展现而非掩饰自己个性特点的各种教学技巧,由此产生优质教学。我们不必假托教学技巧来掩盖主观能动的自我,要能够理直气壮地利用教学技巧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从中产生最值得称道的教学。

教育犹如人类自古有之的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历来就是这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它每天给师生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

召唤我们矢志从教的契机不仅是与某位导师相遇,而且还是与某门学科相遇。正式与某门学科的“情投意合”,才唤醒了我们还在休眠的自我意识。所以,通过回想学科如何唤醒自我意识的过程,我们或许能恢复教学的心灵。

人生很多时候令我们震惊:人们并不是行动自由的,而是像提线木偶那样呗隐身的木偶玩家用系在其心灵和头脑的提线操控的。我们往往不是表里如一的,每个英雄都有不为人知的弱点。有着前台表演后台现实的双重生活:表面上,学会如何使自己的表现看起来有几分从容不迫、灵巧优雅;内心里,则感到焦躁不安、笨拙无能。

所以,有时候,竟把作秀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害怕有负众望。害怕暴露在后台的笨拙无能,尽量使前台的表演看起来更加顺畅、圆熟。

上面两种相遇,但这两者是外部的相遇,但是若无内心的赞同,任何外部的导师或学科都无足轻重。人任何对从教的真正召唤,归根结底来自“心中教师”的召唤——如果我们只满足外在的“应该”做什么的要求,或许所做的事情在道德上值得赞许,但并不会真心实意地去做。

职业,是你心中的深层愉悦与外部的深层渴求一拍即合的地方,即使夜以继日,备尝艰辛,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是我真心想做好的工作,正好借助出现的问题磨炼我的做事才干。而非将工作与吃苦混为一谈。

所以,心中教师发出的呼声不是召唤良心的呼声,而是召唤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呼声,它要告知的不是我们应该如何,而是什么会与我们情投意合。

权威与权力:权力是从外向内起作用,权威是从内向外起作用。权威是尊称那些以自己独特的文字、作为、人生而被公认的独树一帜的大家,而不是指那些远离自己本心只管引进剧的学究。

如果我们失去了与心中教师的联系,就会失去我们的教学权威,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拼命地获取教学权力,一边以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为盾牌来遮蔽自我,一边以决定学生前程的等级评分为大棒来胁迫学生。只要我们心中的教师为我的教学当家做主,我们在教学中根本无需攻击的武器或防护的铠甲。


看完这些,反观自己的教学,跟多时候是处在恐惧之中。因为恐惧,所以掩饰自己,不敢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呈现出来。教学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所以有时会感到心累,或是麻木。要么消极怠工,要么逃离远遁。原谅和放过自己吧,不要生活在面具之下,去呈现真实的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28 《教学勇气》P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