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日 小雨 空气质量优 环境温度7~10摄氏度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雨滋润着万物,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可我自己却并不太喜欢绵绵细雨带来的湿漉和泥泞,只因为我有限的衣物晒不干,我有限的鞋子总湿了脚。
每天从学习~工作~生活中选取最重要的三件事儿,去执行。
1、学习:浏览上的好文章,学习一下别人的思路和写作方式,输出真实的自我,有限能量多点赞。
2、工作:准备4月份培训材料和标准,一周内完成全部初稿。
3、生活:坚持减肥的第五天,今晚回家啊,不运动了,赶路~
不知道大家对下雨有什么看法?
小时候,我很喜欢下雨,喜欢雨水里嬉戏玩耍。
上学了,我很喜欢下雨,喜欢隔着玻璃赏雨看花。
上班后,我很喜欢下雨,喜欢听着雨声呼吸泥土气息。
而如今,我不喜欢下雨,怕雨水洒落头上引起一系列头痛。
而如今,我不喜欢下雨,怕路上泥泞湿了鞋引起一系列风湿骨痛。
而如今,我不喜欢下雨,怕没了阳光晒不干引起一堆衣裳臭熏天。
但我没有办法阻止雨水的继续,我也不可能阻止雨水的继续,毕竟这干旱一冬的大地和庄稼,太需要它。
生活就是这样,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识改变,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识而停滞。
即便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但依然不影响那十之一二的美好。
二八定律,有那20%的心满意足,我们就可以给生活画一个圆满的符号。
其余那80%,我们去折腾,去面对,去挑战,去争取,去干,拿出激情,拿出豪迈干天干地干饭。
去包容,去认可,去接受,不满,委屈和不公。
世间有时候并不讲理,较真反而对不起自己,看淡,看平常,吃点小亏便迎来了福气。
昨天工作业余,我们又开始扯淡了,话题源自一个同事儿的同学的伴郎邀请。
我们同事儿是极具不情愿和抗拒的。
跟我们说已经好多年不联系了,这次结婚叫他去做伴郎。
我说:“之前关系怎么样”。
他说:“之前上学时关系很好,但是他是个富二代,太装B了,昨天还装B说买了个特斯拉,保养换空滤花了二百多。”
“特斯拉纯电的,它那几把有空滤吗?而且保养二百多,我就受不了他这个,去了又是一顿装。”
我说:“对对,纯电一般不用保养,那可能是换了空调滤芯,我自己车保养,电动部分没有保养过,但是却换过一次滤芯”。
然后我们又唠起了吃喝,我说:“这一定要去,有钱人的饭局,一桌下来5000~10000,可以开开眼,不行你带着我们一起去。”
他说酒席怎么可能那么贵,收份子钱都收不回来。
收份子还真的收不回来,我结婚的时候,大概是六百一桌的流水席,相对便宜的多,但是饭店的酒席很贵。
特别是浙江,那5000到10000的概念就是从我媳妇儿那里听说,她经常参加同事儿的婚礼。
每次去带回的伴手礼都有一盒软中华加一盒点心糖果,据说有的现场还有抽奖环节,酒水一般都是茅台五粮液。
我没去过,但是媳妇儿说的我都信,也正是因为媳妇儿工作同事宴请的标准很高,我儿子周岁的时候我们补了一份两桌的宴请。
家境跟别人比不了,我们给到访的每人提供了一盒点心做伴手礼,却只给抽烟的男同事儿准备了华子。
水井坊的白酒,长城的干红,百威的啤酒,和Rio。
虽然档次整体要比别人的差很多,但是无所谓了,由于我媳妇儿平常的努力和人气,气氛搞得还是很不错。
然后又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另一个同事儿的也要结婚了,订的酒席一千多一桌。
我们又对比了我们几个老男人当年结婚的情况,都选在农村,还算经济。
要结婚的同事儿问结婚是不是可以发一笔财。
我说你啃的够狠,够彻底,那你就会发财。
比如父母出了酒席各种开销的钱,你们拿了彩礼,嫁妆以及收上来的全部份子钱。
原则上份子钱,只收自己以前随出去的同学同事儿的,而父母长辈间随的礼,是不能要的,毕竟那些都是他们这么多年随出去的人情,何况酒席又不会赚钱。
他问酒席不赚钱吗?我说一般同学同事随礼多,一个人,不会赔钱,但是也都是相互的,只是早晚的事儿。
亲戚间很多是随一份礼来一大家子人,赚肯定是不可能的。
然后又讨论结婚几年通货膨胀,回礼加钱的事儿。
但现实往往都是要商量的,一个人的关系,那朋友关系到位,该多给点就可以多给点。
但是有时候牵扯了关联方,就要商量跟和气生财了。
比如过去十几二十年前随了50的份子,去了一家人吃酒席,现在回礼该多少。
随礼的都是老人了,没有赚钱的能力,回礼50也无可厚非。
混的好,有老保,或者儿女孝顺,私房钱多都不是事儿,但是如果一穷二白,还要一视同仁的要求吗?
最后还是要取小的,二白不多,但依然要看对谁来说。
如果想帮,账面50,私底下你可以给5000,,甚至更多,这就是你的一份情谊。
然后又说了一下彩礼,我结婚的时候名义6万彩礼,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嫁妆,反正结婚那年我是啃老啃的彻底的。
结了婚除去装修等等,我们还剩下了一笔不小的金库。
然后又说起了浙江姑爷,因为我们都在那边待过几年,说了个现实的例子。
浙江那边大部分彩礼是要百万的,除去房车,但是老丈人回礼一般都是双倍或者几倍的返还。
我们身边就是有一个随礼85万的,老丈人回礼了160万。很明确的表示,要你这个彩礼就是看看你有没有能力或者人脉在紧急的情况筹到这笔钱,有能力,闺女嫁出去,才放心。
刚结婚的同事儿说,双倍返还,我借也要凑够呀。
我不禁又打击了一下,10万可能还可以凑一凑,百万的情况,一般是凑不出来的,你找谁借,谁会借给你呢?
金额庞大,那不仅仅是人脉,还要绝对的信任和名誉做保障。
然后又说了一下家庭结构的财务管理。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家庭都是两人上班,各赚各的自己花,男人可能再肩负点房贷什么的。
我家里是赚的钱是共有财产,我的收入公开透明,我媳妇儿的收入也公开透明,有钱打给我,我一起还贷,然后还信用卡的时候,我再足额的给她。
要结婚的同事是未婚妻每个月给他3000存着,其余未婚妻自己花掉,而他赚的钱用于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
我说小伙不错,这么早就掌管了财权,我家看似我拿着钱,但是全部还账一点不留,你一定要把那3000存好,绝对不能用。
他又解释了一下存款3000,是因为之前未婚妻借给他岳父买车一万,然后他买车位就不够了,因此现在就是让他每个月存3000避免后面又胡乱的花掉。
我说你有小舅子吗?
他说有,还在上高中,我说那3000一定不要动,等到你小舅子买房的时候,给他买房用。
你老丈人的钱也不用要了。
为什么不要,这是借的,后面小舅子借钱买房也是要还的。
我说你老丈人买车不可能就跟你一个人借,到时肯定是你最后再还,后面买房也不能这几年就攒够,攒够的了,买车就不可能借钱了。
快结婚了,被我泼了一盆冷水,不知道算不算我太坏,我说谁都一样,娶媳妇,给老家的钱,或者跟老家要的钱,基本都是不想着归还的。
包括我家里,我媳妇儿只进不出,因为我们对每一个老人都做好了养老准备,我们怕他们随便把钱都霍霍了。
毕竟现在最好赚的钱是老人孩子,最好骗的人也是老人孩子。
要结婚的同事儿说养老不用他,他跟他未婚妻还讨论过这个话题,说彩礼不返回,养老不需要他,有他小舅子呢。
我说他小舅子争气,那没问题,他小舅子不争气,两个老人你管吗?
不管?那就坐你家门口哭,你管吗?
你说他们不在这边,离的远,老了活不下去了,到你门前还不是分分钟钟的事儿吗?
看一下《小时代》里的樊胜美,不是所有人都是扶弟魔,也不是所有老家都拖后腿,但是年轻人,不管怎么说都要为他们留有余地。
我说不用太多,每个老人先存十万块钱,真的吃喝,花不了多少钱,什么时候都能为他们养老,而如果得了病,十万治不好,基本也治不好了。
我跟我爸爸也是这么说的,因为我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再快去世的时候,都没有真的花多少钱。
不是不愿意治,而是岁数大了,要么已经没得治,要么太快,要么太老怕死在手术台医院不接。
所以未来,即便年轻的你我,十万治不好,真的还能活的很好吗?买份医疗险不贵,到时医疗险治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只是可惜了,老人上了六十,不仅仅是医疗险贵,更多的是没有保险公司承包。
生活态度要美好,但预案一定是要按照最坏的可能准备,力所能及,备点存款。
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要想着逃避责任,即便现在说的多么好,未来都是极大的变数。未来你若是混的还算好,这些准备都不能少。
多存点应急的钱,我们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我们都有七情六欲,都有那个为我们遮风避雨的老人。
他们在,我们就还是个孩子,为他们留一份心,为下一代做个表率。
生活的不如意,全看我们怎么用心看待,想明白了,处处都是期待和惊喜。
没必要纠结那一点点一滴滴,阻止不了的大势所趋就是我们用心用爱,义无反顾,包容和承担。
为爱包容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