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这几天朋友圈和订阅号的推文,除了与疫情有关的报道外,大家似乎更热衷于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吐槽“停课不停学”这个话题上来。
有人觉得是各地区误解了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这五个字的含义,认为此处的学不应该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有甚者,认为教育部门在这个关键时期,提出“停课不停学”是在瞎胡闹。
不巧的是,我们学校,也在上网课。之所以在标题里加了“土味”二字,是因为我们的操作方式非常低端,说得文艺些就是接地气了。作为一所十八线小县城的乡村中学,我们没有能力去追赶和使用高大上的直播设备。所以,很遗憾,我们的老师无法华丽转身为主播,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现有的条件,决定我们只能中规中矩地在微信群里教学。而这种土,让老师们不花里胡哨地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教学。当然,作为主体的学生也无法弹幕,点不了666。
我不知道其他年段和班级的情况如何。我目所能及的是,在我管理的班级微信群里,时间点一到,家长就会自觉签到。然后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先预习或是复习。接下来老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和归纳。完后,老师发练习,学生安静地刷题。
农村家庭,大多没有打印机。做练习时,孩子们不用浪费时间抄题目,直接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即可。
习题做完后,用红笔校对答案,拍照发群。老师们会针对学生错得较多的题目统一讲评。也会对个别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
这种安静和谐但不冷清的教学氛围,总让我不忍心打断。有时,要在群里转发一条上级的通知,或分享一些预防疾病的小常识,都得等到中午吃饭时间,或者留着晚上自己上课时再发送。
鉴于假期的特殊性和网络的局限性,我们的课程表做了灵活的调整。课程早上九点开始,下午三点开始,晚上七点半开始。不照搬实体课的课程表,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有足够的睡眠,锻炼和玩耍的时间。
前些日子,不少孩子晚上在完成相关的任务后,还可以准时收看央视综合频道的《中国诗词大会》,享受饕餮的诗词盛宴。
因为我们原计划开学时间比较早,我们的土味网课到现在已进行两星期了。
上课的老师们都非常辛苦。但我不曾听到他们有过半句怨言。
道理很简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巴不得国家能多一些专业的医务人员,就像火灾爆发时,我们渴望周围都是消防员一样。
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也许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当个扎根一线的教师。但孩子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他们中有的人也许会成为医生,教师,警察或消防员,或者其他目前我们无法预想的职业人员。
在开学不知会被延迟到何时的日子里,指导孩子们多读点书刷些题,从课内知识的补充,到课外知识的扩展,我想总是有好处的。
就像我们不应该嘲笑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一样,我们无权吐槽那些爱岗敬业的老师们。有了他们心甘情愿的付出,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希望,我们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利用这个突然而至的非常规假期,给孩子们一些发呆、睡觉、自由玩耍的时间,把这些久违的‘荒芜’时间还给孩子,把平时没有时间自由畅快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把缺失的亲子欢娱时光补上……对于人生来说,比多上点课有意义的多。”这是诸多专家心目中的理想假期,我不排斥这种观点。因为如果理想真正实现的话,最受益的应该是老师。
只想说专家建议的这种乌托邦假期,似乎更适合没有学业压力的幼儿园,或是学业压力不大的小学生。
对于三观尚未完全确立,自律性普遍不强的广大中学生,特别是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没有网课,确实可以日日发呆,天天睡到日照三竿,电视看到不用午休,手机玩到天亮。人都有天生的惰性,这种绝对自由的诱惑,哪个青少年不向往?
假定孩子们都在原计划开学前,已按时完成老师们布置的寒假作业。延迟开学的一个月里,不能出门运动旅游,宅居时间没有网课干扰。这段时间,诸多家庭是能呈现出臆想中的一片亲子互动的和谐,还是终日各种鸡飞狗跳的争吵;父母是幸福感爆棚,还是焦虑症爆表;孩子是因为时间充裕变得快乐,还是因为无所事事倍感空虚......那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想象的是,开学后会有一段时间,家长们会因为自家孩子生物钟调不过来叫苦连天,老师们会因为上学期教过的知识被无偿退货怨声载道了。
这世上没有单纯的好与坏,真心希望大家在一些热点话题面前不要一个劲儿地瞎起哄。毕竟,我们都希望,生活更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惊喜和感动。而惊喜与感动,从不会来源于吐槽和指责。
以上图片只是截取部分老师上课的部分内容。老师们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一直感染着家长。我猜想,家长的热情必将带动孩子的努力。或许,这也是别具一格的亲子活动吧。
最后想补充说明的是,虽然这些天一直被微信群里的网课感动着,但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只是为了定格特殊时期打动我的这一幕,并不是要歌颂线上教学有多好。
这种土味网课有太多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跟学生亲密的互动,很多具象化的知识都没办法得到完美的呈现。
我们都喜欢实体课,我们也都知道,这只是迫于无奈的一种理性选择。
但愿阳春三月,你我能繁花与共,携手走进校园,真真切切地感受青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