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之阅读思考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的,不得不佩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远见和对教育思考的细致入微。其实,在现在的中国,幼儿园小班就已经出现“落伍者”,更不用说城市和农村的比较了。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绝对有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而且还占很大因素。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归纳为八种主要的智能:逻辑思维的智能、语言的才能、艺术的才能、空间的能力、身体的能力等。由此可见,人是有多种智能才能的,而且还不尽相同。但问题确实拿两把尺子去衡量人是否成才——逻辑思维的尺子和语言才能的尺子。这样的两把尺子把这两方面不太擅长而存在其他方面有天赋、有能力的人全部毫不留情地评判为差生,甚至是失败者。如果能够以更多的评价标准,甚至去掉眼睛看待孩子,尽己所能,让每一个儿童都走上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的道路,使其尽可能地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就是我们教师要坚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成功,都能够成为自己的天才。


关于这一点,苏氏打个比喻说明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在学习上取决成就的先决条件。因为学习上的成就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一个孩子来说,“五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善于确定:每一个孩子在此刻能够做到的程度,注意一定是在此时此刻所能做到的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儿童要个别对待”,即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能否保护和培养一个孩子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个别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的个人成绩(家庭背景)的看法。也就要求教师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看事情、看问题。我们不能要求儿童去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更不能要求孩子走同样的道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得善于确定学生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


紧接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技巧就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其充分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采取个别对待,即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帕夫雷什中学教师的数学课上的分组,“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第一组,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决问题;第二组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第三组,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问题;第四组,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当然,这些分组里的学生并不是凝固不动的。


这样的分组,我第一跟着简老师研读的时候做过标记,为什么会有“勤奋努力的学生”为一组,而且还是位于第二组?现在发现,自己当时的问题多么幼稚,而前辈们探索的道路多么平坦。此外,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注意,这里的词是好像,而不是分成了。记得,当时的我模仿的时候,产生过这样的矛盾:分层分组与保护儿童的自尊的矛盾。产生这样的原因,到现在我才发现是自己阅读的不够细致,是我还未达到那种无形中就能让每一位学生引导到其力所能及并向其得到成功的劳动中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之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