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后疫情时代的增量市场

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在这炎炎烈日的下午,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数字藏品行业的认知。

不知不觉间,2022年已经是疫情的第三年,正当我们自以为在见证了许多足以载入历史的时刻发生之后,应该已经见怪不怪了,可事实上我们依然每天都在见证历史。

即便假设疫情现在立刻消散,在地区战争,贸易争端,全球通胀压力的多重压力下,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的预期依旧难言乐观。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市场创新乏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存量竞争,企业面临内卷,个人陷入焦虑,这绝对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景象。

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看到问题不会躺平听之任之,而是会想办法寻找出路。

正如今天论坛的主题,数字文化产业正在接过创新创业的大旗,成为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市场增量。

为什么说是增量市场,我给各位举一些微观层面,也就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认知层面,主要是社群讨论和分享。

这些社群往往以web3/元宇宙为主题建立,从广泛的话题讨论逐步聚焦到NFT/数字藏品,讨论角度从最初的理念和认知,一步步进化到如何落地实践,如何传播破圈。

如果时间倒推5个月,林某人必不可能有勇气站在行业专家们面前班门弄斧。正是这些讨论和直播让我受益匪浅。

给各位一些具体的数字:

在5月中旬时,社群成员大概100人左右,以校友为主,每周直播讨论并不固定,平均1-2次,基本上参与者就是社群成员,平均每场观看几十人左右。

在5月末,社群人员增加至接近300人。同时组建了新群,从校友扩圈至任何对元宇宙和数字藏品感兴趣的人。

到6月的最后一周,新社群人数超过450人。一周举办线上直播分享会4场,从晚上七点半左右开始,最晚到11点结束。

直播依托视频号和腾讯会议的便捷分享,参与人数已经大大超过社群成员,最少的一场1800人左右,最多的一场接近5500人。前来参与讨论的嘉宾,既有知名的NFT主理人,也有数字藏品行业知名公司的CEO,内容十分丰富。

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几乎每个工作的晚上都有人组织线上分享会,免费参与。

这是什么概念?上次看到这番热烈景象,还要回溯到十年前,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前夜,虽然大家都说不清移动互联网能带来什么变化,但每个人都在畅想变化来临时的种种可能和机会。

第二个是投融资层面,主要是与创业者的接触和讨论。

游侠汇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同样在关注着数字藏品行业的创业公司。

在互联网创业已经乏善可陈的环境下,单是6月份我们接触过的数藏创业公司就有十几家。有做交易平台,有做IP原创,有做第三方服务……

虽然创业方向不尽相同,但大多有一些共同特点:

比如公司创立时间不长,多在一年左右;比如团队规模虽然不大,但几乎以周为单位进行着产品迭代;再比如虽然都在数字藏品行业,但彼此都有相对独立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以及在估值层面,无论创业者已经盈利或者还是仍在探索期,估值泡沫已经有所显现,优质项目更是抢手。

一些明星创业者在行业内大有成为KOL的趋势,林某人认识的一位知名创业者一周内受邀出席三场线上分享会,第四场是第一财经最近播出的NFT系列专题,她作为嘉宾C位出镜。这也是行业处在上升周期的特征。

第三个是行业增长层面,主要是徘徊在门口的新入局者。

线上讨论热烈,线下同样也没有止步。疫情管控逐步放开之后,线下交流肉眼可见的活跃起来。

短短7天之内,林某人在杭州就接待了四波客人,既有本地的企业家,也有从北京千里迢迢线下面基的创业者。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产业背景,艺术家,收藏家,线下服务,商业营销,数字产业原本对他们而言有些陌生,更不用说理解区块链的技术背景。

但我们所谈话题无不围绕NFT/数字藏品的认知,行业现状,以及更直接的问题:我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版权/IP/品牌资源,我能在数字藏品这个行业里做点什么?

之所以原本远离数字经济的人对数字藏品产生了迫切的兴趣,正是在于数藏从本质上重塑了版权流转和品牌营销的产业链。

以传统艺术品版权交易为例。艺术家虽然是作品的创作者,但必须要通过画廊代理,多次举办画展和拍卖,才有可能完成销售,耗时长,不确定性强,而且艺术家无法分享未来多次交易的溢价增值。

而数字藏品抹平了所谓的信息不对称,艺术家不再依赖众多中间环节,可以将作品版权快速制作成版权数藏,公开交易,并根据交易规则获得未来多次交易的版税,为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家收入来源。

再比如当今游戏行业最常见的买量推广。

在传统模式下,游戏发行商向推广渠道购买展示流量,大体上要经过用户触达,点击,下载,留存,最后付费转化等多个环节,发行商才能获得收入。

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损耗,按付费/广告投入的比例计算投资回报率,发行推广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而在数字藏品的发行逻辑下,发行商可以发售产品IP相关的一系列数藏作品,并为持有者附加可在游戏中兑换的权益。

这样一来,发行商提前获得游戏相关收入,而在玩家进入游戏兑换权益时才支付推广成本,转化损耗低。从而反向激励厂商有意愿制作更精美的数字藏品,更具有收藏价值。

数字藏品带来的营销变革,从原来品牌方生硬洗脑、用户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变为品牌与用户双方互利共赢、共建品牌心智的新阶段。

这正是众多苦于中间商挣差价,苦于广告营销博出位博眼球,苦于渠道高昂广告成本的品牌方希望看到的变革方向。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数字藏品与实物销售的虚实联动营销方式,数藏行业的市场天花板也会进一步提升。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藏品行业依然存在着亟待改进的问题。

比如有些数藏产品仅仅是将图片上链铸造上千份,没有版权,没有赋能,甚至作为底层资产的图片本身质量也不高,纯粹就是粗制滥造的割韭菜行为。

比如有些名义上的联盟链本质上只是一台中心化服务器,并没有分布式存储功能,甚至可以通过管理员权限违规处置用户资产。

再比如虽然一些大平台设置了转赠锁定期,明面上没有二级市场交易,但实际上并不能阻止二级交易。反而滋生了很多微信交易群,以最原始的喊单形式场外交易,场内交割。由此带来的洗钱风险、偷税漏税以及变相炒作,平台难以监控。

当前沿的区块链技术,和朴实无华的人工喊单融为一体时,这画面属实不太讲究。

这也从侧面暴露了行业发展速度太快,法规细则严重之后的问题。

总体而言,数字藏品行业就像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虽然脸上会长痘,性格上时而中二,做事上有时略显鲁莽,但毕竟TA还年轻,未来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藏品,后疫情时代的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