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长:姬姓,公冶氏,字子芝,齐国(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孔子弟子、女婿。
公冶氏源于鲁桓公的儿子季友,据说他出生时,手掌上的掌纹像个“友”字,排行第三,所以取名为季友。
季友的后人以季为氏,并逐渐掌握了鲁国国政,是鲁国“三桓”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家族。
季姓公族中有个叫季冶的大夫,字公冶,他的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的字命姓,称公冶氏。和许多复姓一样,公冶姓氏也向单姓“公”或者“冶”转变,现在姓“公冶”的人非常罕见。全国不到千人。
《史记》称公冶长是齐国人,孔安国则称公冶长是鲁国人。相传公冶长家中十分贫穷,所以他从小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公冶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因此可以算得上德才兼并。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中国公冶长竟然致力于学问与教育,即使别人多次请他去做官他都一一拒绝。
所以公冶长真的称得上是继承了老师孔子的事业。鲁哀公二十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二,累赠高密侯,从祀孔庙。
现在的山东省安丘市西南城顶山,还有公冶长书院,该书院就是公冶长读书办学的地方。
妻:妇,与夫齐者也!会意字,从女从屮(che第四声)从又,会女人用手(又)梳理(屮)头发,与人结发为夫妻之意。
也有一说,甲骨文的“妻”指用手抢人为妻之意,是奴隶社会时期“抢亲”风俗的写照。
妻的原义就是男人的配偶,如《诗经》:“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本文的妻作动词用,读qi,第四声,指以女嫁人为妻。
缧绁:音,léi xiè ,古时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监狱。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罪:原指捕鱼的竹网,后被秦始皇用作“辠”的替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常用的“罪”,最早写成“辠”。
辠从辛(刑刀)从自(鼻),会割鼻的酷刑,后指犯法或者作恶的行为,如“罪魁祸首”。
罪也指罪人,如“罪犯”,也可用作动词,指惩罚、谴责,如“罪人不孥”,意为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儿。
由惩罚治罪延伸指祸殃,如“罪孽”,受罚是痛苦的,所以又延伸指苦难,如“遭罪”。
其子:就是孔子的女儿,那时子、女都称为“子”。
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女子亓(qi第二声)官氏,20岁生了一个儿子,孔子还有个女儿,但史书对此女的记载很少,连名字都没留下,一些文艺作品把她叫成:孔娇或者孔娆。
全文理解为: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在牢狱之中,那不是他的错。”后来把女儿嫁给了他。
本文记载了孔子择婿的思想,不看表面现象,不看暂时的境遇,只看一个人的品质德行。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现代人的婚姻生活太多不如意,问题百出,大多是违背了孔子的择婿观。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贤贤易色”,找对象千万不能只看外表,不看品德。“贤”比“色”重要的多。
另外,不能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一个人很勤劳、聪明、品行端正,就算暂时困窘,未来一定会显达。
相反,如果一个人暂时很富有,但是,他懒惰、品行不端,他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会失去。
现在不幸的婚姻越来越多,离婚率、家暴率年年攀升,很值得我们深思。
公冶长曾经身陷牢狱是怎么回事呢?不得而知,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有民间传说流传下来。
据说公冶长懂得鸟语,能够听懂鸟儿的对话。有一次公冶长从国外回来,路上听到两只乌鸦在商量说要去某个地方吃肉,因为那里有一个死人。
听到这里他倒不以为意,不一会他又遇到一个老婆婆,只听她在哭念自己的儿子。公冶长品德高尚,见到这样的情况当然要上前探问。
那老妇人说他的儿子外出未归,只怕已然客死他乡,只是如此一来连他的尸骨也难以寻回了。
公冶长听了也为他难过不已,忽然想起刚才听到的乌鸦对话,就对老妇人说不如你前去看看,或许就是你的儿子。
老妇人无可奈何,只好便去,到了一瞧果然是自己的儿子。只是现在那老妇人究竟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老妇心想,那个人怎么知道我儿子的尸体在这里?于是那老妇人赶紧跑到官府状告公冶长杀了自己的儿子。
就这样,公冶长被抓了。后来官府证实了公冶长确实能听懂鸟语,所以才被释放了出来。
真实的刘邦
很多人都会疑问:当年吕太公为何要把青春貌美的吕雉嫁给刘邦呢?那时的刘邦已经40多岁了,一直没人愿意嫁给他,他只好和一个姓曹的寡妇厮混,还生了一个私生子。
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记录的:单父(今山东单县)有个叫吕文的人,与沛县县令交好,为躲避仇家而投靠沛县县令,就此在沛县安了家。
沛县中的官吏听说县令家里来了重要客人,于是都来拜访。萧何负责安排众人座次,下令说“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就安排坐在院子里”。
刘邦当时还叫刘季,是当地亭长,没钱,但张狂,他在写拜帖时谎称“贺礼一万钱”,事实上没有带一分钱。
拜帖递进去后,吕公见之大惊,连忙起身迎到了门口。吕公擅长给人相面,见到高祖的样貌后,对其极为敬重,亲自领其入座。
县令的下属萧何向吕公说道,“刘季这个人平时爱说大话,不务正业。”
酒过三巡后,吕公给刘邦使眼色,示意其吃完饭后留下来。等到宾客散去,吕公对刘邦说,“我擅长给人看相,看了那么多人,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你。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刘邦自然大喜,连忙答应了下来。
《史记》的记载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吕太公这么神的话,他怎么没看出雍齿会成为叛徒?怎么没看出陈平周勃会成为“诛吕”的元凶?
其实吕太公是姜太公的后人,是齐国贵族,秦始皇灭六国后,他和儿子吕泽一直在进行着秘密复国活动,后因事情败露而从今天的山东逃到了江苏的沛县。
当吕太公听说刘季的大名后,立即激动了起来,为何?吕太公听说过刘季的大名?司马迁不是说他是一个“不事生产”,“狎侮”亲近,“好酒且色”的市井无赖吗?
错了,也许是因为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了“宫刑”后,对刘家人没什么好感而故意抹黑的,反而对项羽给予赞美和同情
刘邦的形象就此定格,历代文人对他的印象基本都跳不出这个框架,比如唐代诗人章碣的诗中说:“坑灰未冷身先死,刘项原来不读书”。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并不是市井无赖,相反他读过书,胸怀大志,兼具文武,是战国末年的游侠之士的杰出代表。
作为秦末反秦战争的最后胜利者,刘邦第一个入关中灭秦,后来又能击败项羽,消灭异姓王,御驾亲征匈奴,这都是刘邦才能的展现。即使是司马迁,也不能否认刘邦“仁而爱人”、“常有大度”。
在《史记·卢绾传》里,明确记载了“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说的就是刘邦小时候与卢绾为同学,一起读书。
刘邦后来临终时,也回忆过这段往事,在《手敕太子书》里说,对自己的继承人太子刘盈殷切教诲: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意思就是刘邦回忆早年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觉得这是好事,可见刘邦是读过书的,只不过是不太喜欢读书。
而当登基称帝后,才意识到了读书重要性。实际上,刘邦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黄石公送给张良的《太公兵法》,别人都不懂,而只有刘邦能和张良讨论。
而在战国时期,一般的农民是不会读书的,只有“士”才会读书学习,“士”是志存高远的。
刘邦的少年的时候,正是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时候,那时候支撑六国的正是“战国四公子”,其中最有名的是魏国的信陵君。
刘邦曾经想去投靠信陵君,成为他的一名门客,然而当刘邦到达的时候,信陵君却已经死了。信陵君有一个门客叫张耳,他继续了信陵君的事业,广招门客,刘邦就去投靠了张耳。
刘邦在张耳那里住了几个月,魏国被灭时,楚国还在,刘邦怕张耳心情不好,特地从家乡赶往张耳家陪伴,可见他们关系的不一般。
秦灭六国后,张耳被秦国通缉,他和陈余一起隐姓埋名躲在外地,这时的刘邦虽然当了泗水亭长,但他随时都没忘记“复国”。
刘邦继承了信陵君、张耳遗风,在家乡结交各路英豪,如樊哙、卢绾、夏侯婴、周勃等跟班,又相识了萧何、曹参等高级官吏以及王陵这样的豪强。也因此成为了家乡的风云人物。
吕太公早就听说了刘季的大名,加上刘季当时的“自信”、“大度”、“洒脱”,自然让吕太公“见之大惊”,因为他急需找个合作伙伴共同反秦,他觉得刘季非常合适。
而张耳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在反秦起义爆发后,也率领门客们起义,被项羽封为常山王。
决定天下大势的巨鹿之战,就是项羽去解救被章邯围攻的张耳。后来,张耳因为与刘邦的关系密切,又投靠刘邦,被封为赵王,还结为儿女亲家。
刘邦唯一的女儿,也就是吕太公的外孙女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生下了张嫣,后张嫣被吕雉逼嫁给了自己的舅舅——汉惠帝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