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瘾”——林哈夫

记忆当中,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会偷偷拿家里面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和请小朋友们吃东西。

虽然个中的细节已不清晰,但直到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当时那种既害怕又兴奋的心情。

小时候的哈夫着实可爱,居然把买到的小玩具以及剩下的零钱一股脑儿藏在书包里。

于是这个小小的书包既成了我的藏宝箱又成了一个定时炸弹,每次妈妈检查作业动它一下都会引发我一阵子心惊肉跳,而被发现里面的东西时更是无法形容的恐慌、愧疚甚至是无地自容。

然而这种“偷钱的坏习惯”却一直戒不掉,以至于我觉得自己有“做贼”的潜质,而且带着“贼”一般的感受活了这么多年!

直到两星期前,因为一些财务上的困扰,让我再次感受到那种对财富的罪恶感和不配得感,迫不得已之下才鼓起了勇气寻求婉昕老师的帮助,给我做了一次深入的个案。

在个案当中终于在潜意识当中重新触碰与面对那份恐惧与罪恶,开始看清、理解和宽恕自己,开始看到自己成长起来的不容易。

故事说到这里暂且放一放,话分两头。

话说在找寻求哈夫和婉昕老师协助的家长当中,超过50%是与孩子的“上瘾”有关的。

按家长们的说法,孩子有停不下来的“坏习惯”,最多的是停不下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当然还有对玩具的依赖、对小说的依赖、对剧集的依赖甚至对一张破毛毯的依赖等等,还有就是停不下来咬指甲、拔头发、偷钱、吃零食,驼背、含胸、结巴……

能够求助于我们的家长,大多是到了实在迫不得已的地步,因为他们一定尝试过许许多多的办法,千方百计软硬兼施,目的就是要孩子把这些“坏习惯”给戒除掉。

然而让家长们无计可施又无可奈何的是,孩子不但没有因为他们的软磨硬泡苦口婆心威胁利诱而停止,反而变本加厉或者干脆来一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着干,总之就是“停不下来”。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不过在探讨小孩子的“上瘾”前,哈夫觉得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成年人的“上瘾”。

成年人的“上瘾”同样是那些停不下来的行为,譬如酗酒、抽烟、飙车、性瘾、吸毒等等。

当然,还有许多被冠以“爱好”的行为如果无法受控也可以纳入到“上瘾”之列,譬如收藏、钓鱼、运动、旅游、摄影等等。

哈夫之所以这样描述,当然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爱好广泛”的“瘾君子”,曾经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过度投入过度沉溺而影响了工作、生活甚至影响了亲密关系。

其实,无论是“好的上瘾”抑或是“坏的上瘾”其心理机制是一致的,那就是“寻求快乐的感觉”。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无意识状态下企图“填满”内心当中的某个深洞。

如果不去觉察,我们根本不会知道这一深洞的存在,而这个深洞通常跟我们童年的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匮乏正是这个深洞的雏形。

哈夫从旁解读:

小孩子的需求,简单、直接、毫不掩饰。

无非就是:爱、接纳、安全、被关注、被尊重、有价值、独立自主等等。

如果我们的养育者在我们最需要这些心灵养分的时候,却没能力给予或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了但我们却收不到。

这时候小孩子们依然是那么简单直接和毫不掩饰,自然会用一些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行为来企图得到这些内心渴望的东西,以平息缺失存在造成的痛苦。

心理学里面,孩子的这类行为被称之为“差异行为”这也是所谓的“上瘾”的成因。

“上瘾”的底层就是”缺爱”。

回到哈夫童年“偷钱”的经历。

直到我长大特别是潜心心理学的研究之后,哈夫一直在思考小时候自己“偷钱”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也就是这样的行为到底可以让我得到什么。

是口欲期的延伸?是被认同的满足?是叛逆期的作用?用头脑思考出来的似是而非,都不是最终的答案。

直到婉昕老师为我做的个案,刚好深挖到了潜意识当中这件未完成事件,让我一下子看清晰了自己的真正需求,也让我看清楚那个深洞的存在。

个案中我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实在不怎么样的家庭环境,然后清晰地听到妈妈跟我说哥哥很乖很听话,不会蹭买玩具,就算有一次允许买一个还是很自觉地挑了一个最便宜的处理品。

这件在我头脑当中已经没有一点记忆的事情,在潜意识大门充分打开的情况下被重播了出来。

我感受到童年时自己听到妈妈这样说时的心情,我终于看见了,我终于理解自己了!

个案中我嚎啕大哭着说:

妈妈,我只是个孩子啊~~!

对啊,我只是个小孩子啊,对那些好玩的、漂亮的、别人有的东西一定是渴望拥有的,但是因为家庭条件的不允许因为妈妈的这番话,却让我因为要成为像哥哥一样乖的孩子而根本没有提出自己需求的想法和勇气,那些需求也只能硬生生地被压制下来,这是多么难受的感觉。

于是在我潜意识当中,对那些好玩的、漂亮的、别人有的东西就产生了前文提及的“深洞”。

于是也就有了接下来的一次接一次停不下来的“上瘾行为”直到长大成人!

长大并不代表“深洞”的填满,只是我不再需要用“偷钱”这种方式去填而已。

当我自己开始可以掌控金钱,我就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不断填这个洞。

当然,我没有酗酒、抽烟、飙车、性瘾、吸毒,而是打着“爱好”的名义,用收藏、钓鱼、运动、旅游、摄影等等的方式体现而已!

熟悉哈夫的朋友都知道,我养鱼可以养三大缸,摄影可以起早摸黑,旅游可以花光几乎所有积蓄,甚至收藏的各类相机超过了300台足可搞一个博物馆。

但我发现自己依然是不快乐的,那些绞尽脑汁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只在得到的那一刹让我高兴和兴奋一下子,然后这种感觉很快就过去了也不再珍惜了。

接下来就要再次寻觅另一个可以让我得到这种感觉的目标,越难达成越卯足了劲,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为止,那怕绞尽脑汁和千辛万苦!

不带觉察的行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填满这个无底的黑洞!

个案当中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自己除了恐惧之外最突出的感受是愧疚,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罪恶感”。

我越来越发现自己之所以无法停止“坏习惯”,跟这份罪恶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罪恶感源自于外界对我们的批判,就如小哈夫在被妈妈翻书包“人赃并获”时的感觉,那种无地自容可以说深入骨髓。

然而这样的深入骨髓并没能让我的行为发生改变,反而陷入了一个漩涡。

一方面要去填那个空洞,一方面又要千方百计应对那种难以名状的罪恶感。

这个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就形成了我对财富的罪恶感,那种无法光明正大地争取,而是偷偷摸摸操控局面的“不配得感”。

一方面觉得自己的需求不重要,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用一些策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就是小时候的我,别人眼中的乖孩子,然而又是被老师说要去精神病院检查的“问题少年”。

行为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批判不仅不能改变行为,反而是在无意识中加强行为。

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催眠师,我们毫不知情之下给孩子植入的信念是跟随他们一生的。

用批判和指责的方式反复要求孩子不可以做的“坏习惯”,反而成为潜意识里不停强化让他停不下来的行为!

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孩子有“上瘾”的行为,父母通常也会有,只是用了其他形式来表现而已。

举个栗子:

在一个个案里,妈妈苦恼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我将上面那句话跟她说了,然后问她自己有没有“上瘾”的行为,得到的是很坚定的回答——“没有”。

我接着解释说“上瘾”不一定是指那些坏的行为,而是那些停不下来的行为。

于是终于得到了另一个肯定的答案:有,还好多,譬如:晚睡、网购、追剧......

undefined

哈夫从旁解读:

现在,很多人睡得很晚,甚至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其中大多的根源正是源自于内心当中存在着一个对“轻松感”匮乏造成的“黑洞”,这样的人一直生活在紧张的环境当中无法放松下来。

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机会轻松地呆上一会,只有这个时间和空间独处一下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然而我们又知道睡得晚是不好的,影响身体影响工作,还看了许多微信的文章提到什么肝经胆经膀胱经什么的,于是就不停地批判自己。

罪恶感自然油然而生,这位案主就是这种典型的模式。

罪恶感不能让行为停下来,只会愈演愈烈!

而她那些网购、追剧等等的“上瘾”,原理也是一致的。

同样的情形会出现在有些人上个洗手间会花一个小时,洗个澡可以呆上老半天等等。

对孩子行为的不接纳,其实也在反馈着父母对自己的不接纳与罪恶感,于是父母自然会用很多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然后将自己的罪恶感传给他们,实现一次接一次完美的循环!

罪恶感会让那些“不好”的感觉重复和传承,只有爱与宽恕才能让自己真正得到改变。

如果我们的孩子有某些“上瘾”的行为了,其实正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觉察和疗愈有哪些是自己不原谅自己不放过自己的地方。

只有在内心当中真正给自己松了绑,看见自己的行为背后只是想得到那些无法满足的需求,这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体谅自己接纳自己宽恕自己,也才能全心全意不带批判地爱孩子。

这个过程需要勇气,哈夫找婉昕老师协助同样源自内心实在太痛苦产生的勇气!

痛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哈夫从旁解读:

孩子本来就有一颗钻石一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是保护好这颗珍贵钻石的自我价值,这时候他们自然是有价值的、有爱的、安全的和自由的。

孩子最大的创伤是发现父母不快乐,就如我小时候发现妈妈因为家里环境的不好不快乐一样。

忠诚于父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会把父母的不开心归因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乖、不够努力、不够坚强,他们会因为这样而停止探寻停止前进的步伐。

因此,父母其实不需要学习什么育儿的知识沟通的技巧,只需疗愈好自己让自己真正的开心喜悦有力量,就行了!

这才是对孩子最棒的引领与教导!

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于真实的爱!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仅代表导师个人观点,请自行评估是否恰当与适合。传播及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与本公众号和导师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说“上瘾”——林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