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和环境的虚构里有诗——统编版六上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思考

情节和环境的虚构里有诗——统编版六上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思考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小说”。将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人文主题,这是值得思考的。教材具体是这样说的: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这句话看起来是有些歧义的,它是想说,大多数小说是虚构的的呢?还是一篇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虚构的呢?而且显然这句话讲的是小说的写法。写法为什么又成为人文主题了呢?

是的,在西方的很久以前,小说是被称为史诗的,也就是小说是反映历史、生活的诗,而诗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的产物,诗是由意象构成的,诗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虚构。因此,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虚构,只有“虚”,才会有精神的体验,然而,这个“虚”并不是真空,这虚是生活被剪辑之后露出的空框,在虚之外,必有生活,所谓虚室生白。这个“虚”在很大程度上是“情节”和“环境”的“虚”,关注它们,往往更能展现精神,一种人性的精神,一种社会的精神,一种历史本质的精神。

所以,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关于本单元的每一篇文本的教学,我是这样想的:

教学《桥》,同时关注情节和环境

一、读熟小说,直接感受人物

因为在四五年级,孩子们已经学习过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人物的写法,所以,在孩子们读通课文之后,可以直接让孩子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感受人物。这篇小说中,老支书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写得十分传神生动,哪怕没有环境的衬托,我们也能直接感受到老支书的崇高人格。

二、找出环境,读中批注

基于以上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本文多处描写了洪水、雨水以及桥,这些描写它们的句子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请孩子们边读边写批注。

孩子们交流批注,教师总结环境描写的好处。

三、讨论探究,感受情节

环境是可以体验的,情节往往需要感受,也就是让孩子们找出情节发展脉络,然后用心感受,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的呢?这样的情节发展对烘托人物有怎样的好处呢?

四、联系生活,畅谈体会

说说老支书和他儿子牺牲得值吗?就因为一个身份,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应该不应该?(最后总结: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而鞠躬尽瘁的宗旨)

教学《穷人》,关注环境的基础上关注人物

一、读熟小说,理解人物

孩子们读熟小说之后,可以直接让孩子们畅谈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关注环境,探究妙处

小说一共写了三种环境,一种是小屋里的温暖舒适,干干净净;一种是大海上的狂风;一种是西蒙家里的惨淡。孩子们找出来之后,让他们细究:这些环境对衬托桑娜有怎样的好处?

教师可以直接将讨论向高层次提升:什么样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样的环境无法改变?什么样的环境更能衬托一个人?

三、基于环境,探讨对话

小说写得精彩的地方,主要还是对话,因为这对话最能反映人物的心理。

(一)铺垫:读桑娜抱回孩子的心理描写。

(二)他们首先讨论的是什么呢?(还是环境)

(三)两人沉默了一阵。为什么会沉默?桑娜在想什么?

(四)小说的结局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再次反思人物,应该会有更好的想法。)

四、联系生活,畅谈感受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自顾不暇了,你还会帮助比你更困难的人吗?(敞开心扉,自由谈)

教学《在柏林》情节,综合回顾本单元

一、教学本篇课文,直接探讨情节

(一)孩子们自由读,自由谈感受。

(二)说说本小说在情节处理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三)讨论:车厢里为什么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四)讨论:你如何看待战争?在和平年代里,遇到相似的老人,你会笑吗?

二、总结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回忆自己读过的小说,举例谈谈环境和情节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孩子们无论说什么,教师都要认可并善于提炼和总结以鼓励孩子)

总之,本单元主要是直接引导孩子关注小说这样的文体,教师应该充分理解环境和情节对于刻画人物的意义,对于构成小说的意义,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利用生活素材来创编故事,而反应真实的人性、社会和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节和环境的虚构里有诗——统编版六上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