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快与慢

育儿过程中,我相信所有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事情不管说多少次,甚至每天说很多次都没有用,孩子好像就是听不到,听不明白一样,坚持不懈的按照错误的方式践行,完全忽略我们家长的提醒,甚至严厉。这种时候,很多旁观者,甚至父母本人也会安慰自己,他是孩子,还处于学习的阶段,属于需要我们家长提醒和帮助的阶段,我们需要给孩子时间。另一方面,孩子的某些行为,某些思想,好像一提醒孩子就会了,甚至拿着这些观点和要求来要求我们成人。针对大部分孩子,不刷牙/不洗脸/不洗脚/不习惯脱鞋进门/玩着玩具吃饭/不能自己吃饭/不说某个不文明的词等等这些当属典型的前者,做小轿车更安全更干净/爸爸抱着可以睡得更舒服等则属于后者。坦诚的说,有关后者的案例我们家不是太多,能够想出来作为群体性典型案例的便是更少,只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可以明显看到后者所起到的作用,对少部分案例深有感触。

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模式,我想其根源却是一样的:人从孕育的那一刻起,便受着根植于基因的生物性支配,趋利避害,追求舒适远离痛苦,生命的一切存在皆是为了生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支配人行为的心理需求存在三个明显的层次,层次一是简单的为了生存与基因的延续,满足的只是活下来的需求,大概属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低两个层次;层次二是当满足基本需求后,趋利避害,追求快乐/追求享受/追求舒适的需求,这个阶段情绪脑控制着一切,或许会有某些时刻理智脑控制行为,但是其本质目标就是满足自己对快乐的追求,这种快乐属于人体本能的快乐;层次三当属价值/尊重等方面的需求了,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根植于基因。作为未成年人的孩子,甚至只是学龄前小龄的孩子,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生存基本不成问题的时代里,他们更多的追求只是感官上的舒适,正如某个孩子对妈妈说“我现在就可以吃上饭,干嘛要努力啊”。小小孩上面的两种行为,不管是屡教不改还是一点就灵,本质上他们都是在靠着本能的驱动,选择符合自身的快乐体验驱动。基因决定着这一切。

基因可不管社会性,尤其是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而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最妥当的说法当然是不伤害孩子根本的前提,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甚至推动社会的前行。如此,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等等非生物性非基因的东西便形成着持续性引导性的作用。本能的孩子遇上了要求社会化的父母,矛盾不可避免。不过这对矛盾却是可调和,甚至可以利用生物性,更好走向社会性的。本质上,社会性也是群体生物性的外在表现。

在永铭的教育过程中,生物性自主调节,控制行动/表现的情况有过。例如,曾经习惯自己行走的小家伙,因为身体不适/家长亲昵需求/防止弄脏等多种原因开始抱着走,仅一两次小家伙就“喜欢”上抱着走,不但不抱就哭闹。恋上拥抱,是生物性;哭闹争取,也是生物性。绝不是孩子有意识的惹是生非和懒惰。近期,为了治疗这种非社会性反社会性的行为,坚持原则:只要孩子在地上爬过,坚决不抱;不连续不断的抱着,只在孩子走过一段时间,却是可能累了才抱一小会。于此同时,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不打骂侮辱孩子,甚至用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将走路变成游戏(例如化生盲人,爸爸闭上眼睛跟着孩子走盲道,途中各种突发而孩子可控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最近,孩子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独自行走能力和意愿越来越强,哭闹的情绪缓解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利用生物性,促进社会性的案例亦是明显。上次前往科技馆,因为没有穿袜子,面对着儿童游乐场而不能踏进,爸爸只说了一次“因为你没有穿袜子,所以按照规定不能进去。”而前天的科技馆之行,当想去游乐场的时候,小家伙自己看着爸爸说“我今天穿了袜子”。就一次坚持,孩子已然接受,这种记忆更是没想到的。

孩子的成长有的肯定会慢,越是系统深入的能力和意识越慢,越是外在的潜在的能力和意识越快。不管哪种情况,遵循孩子的本性,不违逆自然的规律,才可能真正的快。等着孩子,不违农时,不拔苗助长,等着就是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