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系列:帮助父母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内 容:
其实,我老早就想给你写封信了。
那是知道你不带我们班,心理怪难受的,真的,很想你教我们班,也知道你很难受,学校***就是这样。
你呀,就跟个小女孩子一样,最受不了感到,也爱哭。
知道你不带我们班,你肯定也哭了好多次,怕当时安慰你,心里更加难受。
过了一段时间,应该好些了吧,一切已成定局,不得不接受。“嗯,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学习、生活还要继续啊。
真的好想好想你教我们啊,很喜欢你这个老师,是个好老师。
高中老师都比较“懒”,更不会像你一样在改试卷,改笔记后,还花时间给我们写一些暖心的话,你真的很好,每一个学生都不会放弃,更不会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放任不管,认真而负责。
我**成绩也不是很好,勉强勉强及格吧。很感谢你鼓励的话语,我在一点点进步。
换了新老师,我也在适应,可往往成绩不那么尽人意,好几次周考都没及格,也很懊恼。
我在努力,也希望你不要那么难受,坚强点,别总是哭啊,都已经是结婚有家庭的人了,很喜欢你,像个小姐姐一样。哈哈,好了,开心点啊。
字有点丑,但还是想写给你,嘿嘿!
评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全面”普及化,学生人数也在迅速增长,但任职老师却跟不上节奏,结果就是要么增加班级人数和代课的班级数量,要么频繁招聘老师。
前者造成教学任务重,照顾每个学生成为不可能,后者造成教师流动性增加,没用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了解每一个学生。总之,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曾经和老师团队出去旅游,导游都直言不讳的说公司没人愿意带领教师旅游团队,只有派她这个金牌导游。因为老师钱少事(问题)多。
不过结果还好,在珠宝商城,一个老师就买了两万多的貔貅。导游高兴的双手直抱拳。
从这件事也足以看出老师社会地位的下滑,在加上均等的物质回报,教师这个职业变的越来越没用吸引力了,所以稀缺成为常态。
为了应急,自然就是增加班级人数和增加代课班级数量。
通常结果就是上了半年的课,老师都叫不上名字。200多个学生的名字都记下来,况且,还有大量重复的。
逐渐增加的教学任务和物质回报的不匹配,使得教师流动性越来越大,老师没教半年人就走了成为普遍现象,在私立学校尤为常见。
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成为空谈,没有时间的积累和频繁的交流,哪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呢?
有人说,怎么不跟班上?这在大多数学校都行不通。一是能力问题,二是绩效问题。
不是每个老师都有能力任教高年级的学生,教学能力确实是有差异的。
况且,对毕业班级,如果有学生考的好,比如上了清华北大,10几万的个人奖励,这油水不会轻易落到个人头上。
这其中的来龙去脉,不明说也懂。
所以就出现了这封信里学生所说的,明明教的好,但你就是教不了毕业班。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这些难题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不过,长久来看,都不是问题的主流。
只是,通向光明的大道上,总有人会成为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