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老的医术,古老的文化,古老的医药典籍,与快速发展的现代思维观念似乎不相适应,让人们难以理解。本文尝试用现代科学理论思维方式对中医基本原理进行简述,以利于现代人对中医的认识。
一、历史简要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的。真正的科学理论都必须和实际相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说。
1、中医的出现
华夏的祖先在生活劳动中遭遇各种内外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尝试或总结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步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技术。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炎帝。后人为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可知,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2、中医的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它们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诸病源候论》为隋朝巢元芳所著,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脉经》为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千金要方》为唐代孙思邈所著,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金元四大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四位著名的医学家。
刘完素和张从正提倡祛邪为主。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用药多用寒凉,被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为“攻下派”。
李东垣和朱丹溪提倡扶正为主。
李东垣,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
明清时期出现了两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由李东垣的“补土派”发展而来,重视脾肾,善于温补。
温病学派:由刘完素的“火热论”发展而来,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形成了温病学说。
清代医学家黄元御研习“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经典,从源到流,重加考订,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近代,随着中医“替代”西医的现象出现,针灸引起西方医学界极大兴趣,国内运用中医对“非典”和“新型冠状”的有效救治,让世人重新认识中医,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二、理论假设
科学理论的建立要经历从假说到结论的转化过程。假设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说明。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中观察的现象或经验现象或实验现象作基础的。
1、天地人构成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天地人之间相互联系,运动与变化相通,即气相通,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的祖先与世界各文明一样,敬畏自然,对天象及气候进行观察并总结出规律,发现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存在联系。
2、人体中各部分存在功能之间联系,相互协调完成生命活动,即人体生命的整体观。
人之生命是由脏腑器官构成,吃喝拉撒睡是生命的基础活动。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维持生命,经络是联系的通道。
3、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于物质变化的矛盾性。不同矛盾的层次构成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于气化产生,气机升降出入。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人之生命活动,与物质的食入,消化吸收和排泄密切相关。人体中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精与神的表现,都属气之运动。
4、元气为人之生命的根本。元气不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且隐含生命活动的自组织功能(或密码),生命活动受到其控制。“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人体生命活动的矛盾变化。需依赖环境的条件,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生命系统具有耗散系统的特征。人体是恒温体系,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元气推动和调控下进行的。自组织的功能是否存在决定人之生死,影响其健康是否,自组织功能是生命的重要特征
中医对生命认识中,既了解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特点,又注重人体生命的“黑箱”和“耗散系统”相结合的特征。人体自组织功能是生命活动和个体特征的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因所在。人体各部分是密切的,没有独立于整体的某部分,人的生命活动是在外界与内部的联系中不断更新来进行的。
三、理论
科学理论的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概念;基本原理;由这些概念和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
1、基本概念
(1)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形气转化过程,包括了气、精、血、津、液等物质的生成、转化、利用和排泄过程。
(2)精
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后天之精。
(3)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
(4)阴阳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踌,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气。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如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等。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有气才能阴阳胜复。
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5)经络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6)脏腑
脏腑是人体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
脏腑是一个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不仅具有解剖学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体的功能模型。人体五脏是指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
五脏六腑系统功能是对气、血、水和液、精、神、水谷精微转化和运行。各系统的功能对象或作用有区别和专长,相互协调维持生命正常活动。
(7)气机
人体中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出入聚散等几种。升与降,出与入,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气机是气化必须经历的过程和存在的状态。气化蕴涵着气机并在其运动过程之中产生着各种变化,而气机是气化活动必须经历的过程、基础并影响着气化,两者密切关联。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9)体质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
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
以上概念是中医基本原理中众多概念之核心。其意不同之中有共同之处,突出人体是动态的整体之观点,即中医研究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
2、基本理论
中医基本原理主要基础理论有(1)阴阳学说(气一元论)、(2)脏腑学说、(3)经络学说、(4)病因学说、(5)病机学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述)
3、基本规律
中医基础原理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获得系列基本规律。
例如一、有关气及阴阳的规律。
气一物两体,分为阴阳。(1)阳主阴从,人体内部阴阳中,以阳为本,阳气即固,阴必从之。
(2)人体生命活动是阴阳之气的平衡维持过程。阴阳消长导致阴阳转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平衡被打破,人体则引起疾病。
例如二、有关经络的规律。
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1)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
(2)十二经络根据人体精气血津液循行顺序,依次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然后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循环无端。
例如三、有关五脏的规律。
一气分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1)人体五脏配五行,五脏之中各兼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五脏配五行,五行有生克、胜复,调节五脏异常。
五行相生与五脏相生。木生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血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正常,血才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能;水生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五行相克与五脏相克。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亢烈;火克金,即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淸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淸肃,可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土克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四、现象的解释
中医基本原理在五个学说的基本概念上构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并总结出规律。
例如一,人体生理的脏腑功能模型。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脏腑形象的学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了解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例如二:气机理论有气机圆圈升降模型。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总结了中医的气机学说,提出气机圆圈升降模型。肝脾左升肺胃右降,脾胃土居中调度升降,肝胆居中运行升降,心肺居上,肾居下。这就是人体的小宇宙圆圈运动。
例如三:病机理论以五运六气构建病因模型。提出“内外感伤,总此六气。”人患内外疾病的原因,是由十二经脉按类分为六气产生。人患内伤,是人体六气的变化;人患外感,是自然六气的变化,对人体六气的影响,并作出感应。人患病是由于六气中司化之气和从化之气的兴衰结果。由此决定了疾病的病位、病症、病性及病证。“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人在健康时,六气调和(阴阳平衡),不见风、不见火、不见湿、不见燥、不见热、不见寒,即没有一气单独出现。不健康或患病的人,人体中六气不相交济,六气中的一气独见。
例如四:体质理论以平和体质为平人模型。将体质分正常体质和异常体质,异常体质再分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虚性体质分气虚、血虚、阳虚和阴虚。实性体质分痰湿、湿热、血瘀和气郁。体质理论从人体阴阳动态平衡观点探究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及转化,指导辨体,辨病和辨治。
五、疾病的诊治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整体的,具有“黑箱”特征,人体的鲜活生命在于“黑箱”内的气血精液的运动联系,“黒箱”的打开,意味着“联系”的破坏,生命的终止或残缺。认为“藏于内之脏,必有形于外之象”,“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医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是(1)司外揣内。“司外”,就是紧紧地全面地抓住并分析人体内在之“藏”表现于外的“象”;“揣内”,就是依据外在之“象”,全面分析推知揣测内在之“藏”的状况。(2)见微知著。中医认为,整体变化源于局部的变化,局部可显整体。如:全身的气血、经气的运行,可在某一些特定局部反映出来。如:脉象、舌象等。(3)以常衡变。“常”,即为常规、常理、常识、常量,具有相对性与广泛性。“变”,即为变化、改变、异常。细细分辨,又有“常中之变”与“异常之变”的不同。以“阴平阳秘”所形成之“常”,衡量评价评判“阴阳失衡”所致之“变”,即为中医诊病的基本标准与参照方式。
中医对疾病的诊治方法是依据四诊(望闻问切)合参,从病症入手,运用辨证规律分析病的证候,取药组方,调病体之气机。
中医的诊治重在辨证,以八纲辨证和六经辨证为基础,给合病因辩证、 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明确病因、病位、病性和病证。
各种辨证的方法是中医诊治之规律,中医的诊治是有规律可循的。诊治经验丰富时,可运用方证辨证,采用经方或变方医治。
中医是从整体的联系角度来诊治疾病,是以辨证“合参”的方式来准确把握分析结果,实现治病求本。
六、中医的新认识
理论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思想构造,是一种并非现实而又合乎规律的东西,它既离开了现实又不偏离现实(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又高于经验)。它为描述经验现象或事实提供清晰的表达手段。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分析,中医理论的内容是符合科学观点。中医的问题来自人类社会实践中人的疾病防治。通过摸索和总结,并结合已经有的先进思想(易经)不断探索,形成理论观念,建立了问题分析和解释的方式方法。
剖析中医理论,其理论蕴含理论假设,概念和一般规律,及分析问题的模式。中医理论含现代科学理论所需的元素及相互关系,而这一切在古老的中医里仅仅是只用“理法方药”四个字来表达。
七、结束语
在现代科学中,任何学科理论都是一定实践活动的一种认识,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即理论的局限性。中医理论更适用人体整体完整的病变(未病),而对于器官残缺的修复及异物进行人体的清除等医学问题无能为力,这是西医的擅长之处,我们习惯说中医外科待发展或未发展。但是这种不足,并不能否认中医是人类医学认识方面的伟大发现。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医与西医的各自特长,是其基本观点和条件的发展所至,都是对人类医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