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三国中能够称得上白袍名将的,也只有马超和赵云了,马超投靠刘备后,大部分时间要么在成都,要么是在凉州羌人地区安抚羌人。
夷陵之战前,赵云苦谏刘备,认为不宜进行东征,应该集中力量进攻曹魏,刘备决心已定,不愿接受赵云的劝谏,发兵东征孙权,留赵云驻守江州,这个白袍老将,肯定是赵云了。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被困马鞍山,在张苞、关兴的保护下,傅肜拼死抵挡吴军追兵,刘备得以从马鞍山突围。
没走多久,被吴将朱然率军从前面挡住去路,后面陆逊率领大军从山谷中追了过来,张苞、关兴拼死力战,被朱然率军乱箭射回,刘备感叹:“朕死于此矣!”
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人,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
陆逊听到赵云率兵救援刘备,急忙下令诸军撤退,赵云冲杀过来救援刘备,与吴将朱然交锋,仅一个回合,就把朱然刺于马下,救出刘备,向白帝城退去。
陆逊真实的退兵原因,与赵云可能并没有什么关系
夷陵之战中,并不是吴军偷袭汉军,火烧连营后,刘备大军就彻底完蛋全军覆没了。汉军大营被烧后,全军大乱,刘备退到马鞍山,整军坚守,准备与吴军一战。
陆逊敏锐地察觉到了刘备的意图,不给刘备收拢整军的机会,集中兵力四面猛攻,汉军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兵马,被歼灭数万人,全军土崩瓦解,无法再战,辎重物资损失殆尽。
刘备无奈,只得乘夜突围逃走,蜀汉将领傅肜为刘备断后,所率士卒全部战死,傅肜奋战不降,直至战死。
刘备西逃被吴将孙桓提前赶到,阻断了返回益州的道路,刘备翻山越陷,令将士焚烧衣甲,阻止吴军追击,最终才逃到永安城。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补充的《云别传》中记载: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因此从整个夷陵之战的过程来看,吴军在马鞍山击溃汉军之后,陆逊就没有再率军追击刘备了,后面阻击刘备的是孙桓,而赵云也是到了永安与刘备会合,吴军已经退去了。
所以说,陆逊看到白袍老将赵云,急忙下令撤军,这完全是演义中对赵云形象的塑造,与真实历史是不相符,吴军的退兵与赵云基本没什么关系的。
陆逊为何没有率军穷追刘备,扩大战果呢?
刘备在秭归战败后,除了孙桓阻击刘备进入益州之外,陆逊仅派出李异、刘珂两部跟踪刘备到达秭归南岸山,便退去了,并未大举追击。
在刘备逃往白帝城的时候,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曾上书,要求乘胜进攻蜀汉,扩大战果。
孙权拿不定主意,询问陆逊,陆逊等人认为,刘备已经不足为惧,北方曹丕正在调兵遣将,必将会大举南下,应当早做准备。
果然没多久,曹丕就亲自南下,派出三路大军,进攻东吴,如果不是东吴提前做好准备,在濡须口击败曹仁的中路军,东吴就危险了。
另外在蜀汉方面,刘备逃到白帝城后,收拢了逃散的汉军士卒,赵云也率领援军赶到,蜀汉在永安的军队已经达到两万。
此时陆逊已经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如果进行进攻永安,向益州用兵,数百里夷陵道又成了吴军的阻碍,陆逊恐怕要陷入刘备的尴尬。
夷陵之战,蜀汉未战先败,虽有报仇之名,却没有同仇之心
《孙子兵法》上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刘备准备发兵进攻东吴的时候,蜀汉朝堂一片反对之声,包括赵云在内的不少将领都反对,更不要说大部分世族文臣。
对比一下,孙权、吕蒙等人谋划荆州时,东吴朝堂的齐心协力,甚至是主和派鲁肃生前,都十分认可吕蒙的谋取荆州之策。
如此再看,刘备以报仇雪恨、夺取荆州为名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赵云等人的态度,双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庙堂之上,文臣武将尚且无法达成共识,尿不到一个壶,何谈庙算多少呢,恐怕是刘备刚下决心,立马就有人给孙权通风报信了吧。
可以说,刘备在东征之前,蜀汉朝堂的决策层,就一定注定了刘备必败的态度,蜀汉大臣三心二意、蝇营狗苟,东吴上下一心、共抗强敌,谁胜谁败,一目了然啊!
另外,刘备在选择进攻东吴的时机,着实蹩脚,其实整个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发动对魏战争时,很多时候都是随心所欲,缺乏同步共进的协同作战,孙刘与其说是联盟,不如说是互不侵犯。
夷陵之战前,刘备大可不必着急进攻孙权,可以静待孙权与曹丕媾和演戏,总有演不下去的时候,曹丕也有一统的志向,总会忍不住对孙权出手,孙权也不可能一直无底线地跪舔曹丕。
等曹丕和孙权大打出手的时候,刘备再出兵荆州,不论是夺取荆州,还是狠狠报复孙权,都会有更好的主动权。
如此看来,刘备身边纵有诸葛亮,如果没有像张仪那样善于把握时局的纵横之才,败得一点也不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