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孩子秩序感的五常法

建立孩子秩序感有五常法。是哪五常法呢?常告知常整理,常指令常探讨,常引导。

常告知,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重要前提,常告知孩子时间安排。比如给孩子制定有规律的生活时间,这对培养孩子的时间秩序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在某些时候,这些规律常常会被打乱,比如说我们答应星期天带孩子去公园玩。结果到了星期天下很大的雨,出去很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说啊不去了,等改天再去吧,这时孩子就会哭闹,我们怎么劝她还是哭,我们就不理解你为什么哭啊,你不理解妈妈呀,妈妈又不是不带你去玩,这不是天下雨吗?

其实是我们也没有理解孩子,孩子他为什么哭呢,是因为她内在的秩序感被破坏了,她内在的秩序感固定的,就是认为你答应了我星期天去公园玩,那么今天是星期天,那么我就想去公园玩,所以说我们就要预先的告知孩子,当时约定星期天去公园玩,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如果遇上了下雨怎么办?我们可以有其他的代替方案,那么孩子他会被预先告知,他的秩序感就已经纳入了有一些变化,他就不会哭闹啊,不接纳呀,所以说要第一对孩子要做到常告知,培养他的秩序感。

第二是常整理,就是家里的东西要固定摆放,比方说孩子放学回来,书包放哪里呀?外套脱了挂在哪里呀?他的玩具,我们平时给他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箱子,哪一个箱子放他的课外书?哪一个箱子放他的玩偶?哪一个箱子放他的乐高?那么这样孩子就不用浪费时间去找他的东西,他的安全感也会更强他的秩序感也培养起来了,比方说我们家一进门,墙壁上就粘了几个挂钩,所有的钥匙都挂在这里,那平时呢,也会提醒孩子用过的剪刀放到哪里,喝了矿泉水瓶子丢到哪里去,都会有固定的摆放秩序。

第三是常指令,就是常常引导孩子将手头的事分成几个部分来做,并且从开始到结尾给孩子分析做事的步骤,再用指令的方式来完成,这是强化孩子秩序感的有效方法,打个比方说做饭,我们教孩子切土豆,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有哪几个步骤,第一是把土豆拿出来,然后清洗土豆。然后削皮,然后去切,我们要把这个步骤一步一步的讲给孩子听,特别是孩子比较小,那么我们还要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知道一个具体的流程,然后他按照以展示的流程去做,这也是培养次序感的一个方法。

第四是常讨论。孩子都有自己内在的秩序感,过多的要求和干涉都会影响孩子自身秩序感的发生,培养,因此培养孩子秩序感时,不能只是我们一味的去教孩子做,要求孩子做,而是通过和孩子的讨论,引导他们建立自己认可的秩序感,比如说。我们去公园玩玩,完了回到家,那么这时候如果没有秩序感,没有提前去和孩子讨论该干嘛,那么这时候他就会无所事事,那么我们就可以预先的和孩子讨论回到家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让孩子提出他自己的看法,然后去进行讨论并安定下来。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比方说先吃一点零食啊,休息几分钟啊?然后开始练字啊,或者开始他必须要做的每天的功课,弹琴啊,画画呀,我们把一些流程经过和孩子的讨论固定下来,那么孩子她内在就有一个做事的流程安排,她回到家之后,她休息好了,她就会想到哦,我该练字了,或者说,我该弹琴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秩序感教给孩子,那么我们就会省心很多。

比方说我家的孩子到了暑假会去跑步锻炼,那么以前就是开始会提醒她陪她去,到了今年暑假呢,不用过多的去说,一放假他们早晨就会开始去跑步,就是说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也可以理解是他们的次序感。

第五是常引导,我们要常常去引导孩子多观察,比方说超市几点钟开门啊?那些超市的工作人员是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啊?几点钟关门啊?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去观观察,包括过马路红绿灯,它那个红绿灯摆放的次序,我听说有的城市他是有不同的,包括我们自己县城,那么红绿灯,它各个路口他设置的时间也不一样,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

再比方说,我们今天家里空安装空调的师傅来安装空调,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师傅怎么做,他第一带了空调上门,然后把空调搬进来,他会脱鞋,他会在家里摆开一张大的清洁的布,然后把所有的物品摆放在上面,然后接下来怎么做,我们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观察这些流程,这也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一个方法。

这是一个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的过程,也就是建立让孩子做事情有一个逻辑和步骤,从而建立起秩序感的一个培养方法。

建立秩序感的五常法,包括常告知常整理常指令常探讨,常引导。无论孩子现在是三岁五岁八岁还是12岁,我们都可以根据这几点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学到不等于做到,一定要去实践,要和孩子一起去实践。那么慢慢的孩子的一些次序感才会建立起来,比方说常整理,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做呀,我自己有一个感受,就是我家里是比较乱的,那么整理也是挺让我头痛的,但是为了给孩子建立一个秩序感,包括提升他的注意力,我也会尽量努力的去把家里给整理,让孩子们参与进来。

 [无戒学堂]第166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立孩子秩序感的五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