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愁孩子不成功?

前段时间,在一个朋友的茶室,我们几个人聊天,因为他们的孩子年龄有大有小,正处在读书的阶段,后来我们不由得就聊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来。

在聊到孩子该不该上辅导班时,我讲到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最好不让孩子上辅导班,如果一定要上,前提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然后帮他选靠谱的辅导班。

我正说着,一个朋友打断了我说:“老潘,你不要老是用你孩子的经历来讲。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现在时代也不同了,哪个孩子不参加辅导班补课?你自己以前不是讲过你孩子是运气好嘛。”

我开始准备作为倾听者不再说了,但听到后面我有点生气了,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还不了解我是吗?上次我说道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是因为想在别人面前给你面子,所以说我孩子成绩好是运气好。你还就当真了!运气是偶然的,但是偶然也是需要基础的。买彩票中大奖绝对是偶然,可是你连一张彩票都不买,没有中奖的基础条件,盼望中奖不是有病吗?”

“孩子三年级期末考试后参加实验小学扩招考进实验小学,但每年4万元的择校费是我必须交的。后来为了避免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浪费时间等因素,专门在学校对面租房住。你认为这不是我作为家长的付出吗?”

我还告诉他,孩子在和任课老师发生矛盾后不愿意学这个老师的课,结果严重偏科。我将孩子孩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但是准备拿澳洲签证是事先花了不少时间的,不是想拿就拿,说有就有的,特别对我这种学历不高、经济条件一般的人而言。

我还讲了到了墨尔本以后,为孩子找学校没有少花功夫,后来为了插班进入心仪的学校去学习、了解、利用了当地的潜规则,这都是作为家长花心思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找个辅导班,将孩子一送就了事的。特别是在孩子到实验学校上学以后,基本上每天晚上陪着孩子看连续剧,有多少家长能坚持?能做到?

很多人以为以前没有辅导班,其实是不对的。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小学考初中时,不少同学就又父母或者哥哥姐姐辅导了。我孩子读书时,同学补课已经是普遍现象。

再说运气,孩子高三以前喜欢文学,几乎天天都要在网上阅读、写作,和网友交流。在她15岁时,我就把她14岁一段时间写的东西结集出书了,她后来给香港TVB写剧评还得过奖。但是高三时对物理感到兴趣,转到理科,在澳洲参加高考,考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荣誉学士学位,是因为香港大学不要她参加面试还提供四十万奖学金才到香港大学读物理化学专业。

英语一直是她的弱项,就是到了澳大利亚都没有太大改观,但是高三一年,为了学好物理,无意中将英语学好了。我们曾经将她写给香港大学的邮件发给华南理工大学一个英语系的教授,他评价孩子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已经超过中国95%的大学英语教授。

在悉尼大学读研究生,她跨界到了城市设计专业,不但中途拿到学校的奖励还早早地完成了研究生论文,不过她兼职的工作却是企业战略规划,在研究生毕业以后,这份兼职成了她的专职工作。

前面讲的是老大,她一路都没有上过辅导班。现在老二三年级结束准备上四年级,也没有上辅导班,偶尔上上兴趣班。他的成绩起伏比较大,目前较为稳定和突出的就是数学成绩。

因为人是善忘的,因此老大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还做了那一些工作一时难以回忆,现在对于后面两个孩子的成长,我开始不定时用日记的形式来纪录。

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我在培养老大的时候对教育也是门外汉,只是凭着自己朴素的感觉。有一点我可以告诉新朋友们,虽然在经济上我没有成功,但是在思想上我真的做得不错,在过去经历过的多个行业中,基本上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得到过不同领域国家级的奖励。

讲起来,教育的道理很简单,但是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我们还做不好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好习惯,与成功人士多学习、多感悟、多互动、多沟通、多交流,从他们那里得到气场感应,改变自己的习惯,何愁孩子不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愁孩子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