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读书笔记(1)

【序言】

连续三年的初三工作兼班主任,看着各种各样的学生状况,自己一度无法解释其中的缘由。

有聪明的孩子,成绩却不能突飞猛进;有认真努力的孩子,也违背了勤能补拙的老理儿;有看样子很勤奋的孩子,却因为迟迟不进步而沮丧;有学生上课状态很好,作业也在按时完成,成绩却一直不见起色。

家长无奈焦虑,自己也曾不得其解。只能用嘴笨的办法:刷题、补课等方法进行查漏补缺。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初三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经常让孩子和家长力不存心。

所以,刘热生老师的这本书就成了我当即解决问题的救命稻草。刘热生老师说:这需要找到成功方法背后的东西,即只有找到在这些理念和方法之上的、更上位的、更一般性理论,才能让教师和家长在理论的应用中产生与自己孩子相适应的、适用于各种场景的具体方法。

那这种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还是得回归到学生本身的问题上进行分析。

所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由学生先天智力和其主观意识造成的,其本质是源于孩子情绪状态不佳、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完整、没有积极稳定的学习习惯、缺少指导思维加工的系统方法,以及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的系统这几个内在的根源。

在学生的整体系统中学习系统是主题,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习惯,也恰恰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即人的个性特征。

学习的数理化等学科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因此,完全可以借助对学生学习系统的改善来培养其整体系统的发展。

关注学习主题系统的发展应该也必须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共同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其重点是抓好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这两个主战场,在获得积极情绪的前提下,改善学生的思维习惯及行为习惯,使其获得知识结构的改善,并形成一套完善的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整体性系统,能够达到最终改变学生人格的目标。

一切问题的解决一定来源于人的内部,而不是外部。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不要试图去操控另一个人使之发生改变,即使是自己的下属、孩子或者学生。我们能够做的只是依据他们自己的成长规律进行启发和引导,使之产生改变的内动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谓问题本身其实毫无意义,那只是孩子、甚至包括成人借以成长的工具而已。自我成长是每个人的权利,即使家长和老师也不能剥夺,能够操控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

教育的本质意义不是培养读书的机器,而是创设一个空间,给予充分的爱和自由,能够让孩子们自由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不断打造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塑造他们的积极人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