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故事》罗伯特·麦基6

PART Ⅱ |  故事诸要素

CHAPTER 06| 结构与人物

人物VS人物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弧光/结构和人物的功能/高潮与人物/

01

结构即是人物,人物即是结构

结构与人物(1)——人物VS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是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人的素质的总和,一切通过仔细观察便可获知的东西:年龄和智商;性别和性向;语言和手势风格;房子汽车和服饰选择;教育和职业;性格和气质;价值和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日复一日地记录某人的生活而获知关于人性的所有方面。这种各种特质的独一组合便是人物塑造......但不是人物。”

“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地体现了人物的本性。”

“在人物塑造的表面之下,就是看他如何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

“压力是根本。压力之下的选择将会剥下人物塑造的面具,我们将窥探到他们的内在本性,并在智慧之光闪现之际把握住他们的性格真相。”

感悟:

在平淡无奇和没有任何风险下选择人物性格意义甚微,无法塑造人物;但是人物在压力情况下依旧坚持其坚持的,那么我们就能感受到执着就是其性格的核心。

02

表面特征下掩盖着一个深藏的本性

结构与人物(2)——人物性格揭示

“对照或反衬人物塑造来揭示人物性格真相,是所有优秀故事讲述手法中的基本要素。”

“人不可貌相。若要了解深层的人物性格,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在压力之下做出的选择。”

“在人物塑造的对照和反衬中进行人物深层性格的揭示,对主要角色而言是一条根本原则小角色也许无所谓隐藏的维度,但主要人物必须得到深刻的描写——他们的内心绝不能和他们的外表一模一样。”

感悟:

浅显和没有维度的人物就像平淡无奇的生活一样没有波澜,虽然确实存在,但是平凡乏味。但是塑造人物性格就是挖掘深层次的隐藏的人性,才能塑造出具有个性的人物。

03

结构与人物(3)——人物弧光

“把这一原则再推进一步: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在整个虚构文学史上,人物和结构之间常见的运作方式,以哈姆雷特为例:

第一步:故事铺陈出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特征(嫉妒悲伤迷惘)第二步:我们很快就被引入人物内心(极力克制冲动,这种选择暴露了他极度睿智谨慎的本性)第三步:这一深层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他的假面之下蛰伏着其他品质;第四步:揭露本性后施加压力,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第五步,待到故事高潮来临,这些选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物的人性。”

04

结构与人物(4)——结构和人物的功能

“人物的功能是给故事带来人物塑造所必需的的素质,让选择可以令人信服地表演出来。简言之,一个人物必须可信:以适当的比例,足够年轻或年老,强壮或虚弱,世故或天真,学识渊博或目不识丁,慷慨大方或自私自利,聪颖机智或顽固不化。每一种搭配都必须给故事带来合理的素质结合,以令观众相信,这个人物能够做到而且很可能会做他所要做的事情。”

“结构和人物是互相连锁的。故事的事件结构来自人物在其压力之下所做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而人物则是通过在压力之下的选择和行动来揭示和改变的生物。两者是同时被改变的。”

“如果故事一成不变,人物也会一成不变。如果作者再造人物,他就必须再造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是‘人物驱动的’。事件设计和人物设计互成镜像。没有故事设计,人物就不可能得到深刻的表现。”

感悟

故事的事件设计都是围绕人物塑造而来,没有人物的深刻刻画,就带不出精彩的事件描述,相辅相成中尤其突出人物设计。

05

结构与人物(5)——高潮与人物

“一部影片要想在世上有成功的机会,最后一幕及其高潮必须是最令人满足的体验。”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生活是在时间中度过的;所以,电影是时间的艺术,而不是造型的艺术。”

“一部剧本凝聚着作者百分之百的创造性劳动。作品的绝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五都花费在人物深层性格与事件创作安排之间连锁关系的设计上。其余部分则用于对白与描写。而在那用于设计故事的压倒性的努力中,百分之七十五集中于创造最后一幕的高潮。故事的终极事件便是作者的终极任务。”

“最后一幕高潮的创造——一切意义、情感的汇聚和顶点,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所做的准备,这是能否让观众满足的决定性时刻。亚里斯多德指出,情节比人物塑造更加重要,但故事结构和人物性格真相是从两个视点看到的同一现象。人物从他们的外在面具后面所做出的选择同时塑造了他们的内在本性并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感悟:

精妙的结尾或高潮产生于那些深入刻画的人物的终极选择中。它必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以一种观众不可能预期的方式发生。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故事》罗伯特·麦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