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校长的成事学 | 开讲

文/林格


有的人,是能成事的,而有的人则是不能成事的。


往小了说,成事学,就是立德、立言、立功中的立功之学。


近期,与各地校长一对一对话教学十余次,其中反复会涉及一个问题:成事的逻辑和人格的魅力,以及自身精神世界的自主构建。随手记录了七点,觉得有些价值,分享如下:


一、牢牢抓住本体或者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常常会偏离事物的本体,所以行事诸多不顺,“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神得一则灵”,这里的“一”就是本体,回归本体,则自由自在,该怎样就怎样,无忧,无惧。


一棵树,树干是本体,而多少人追逐的是树的影子,而影子是不定的,让人心神不宁;水是本体,静水流深,可又有多少人关切的是水波,而水波是不定的,就像人的情怀、情绪,所以随波逐流、茫然无助。


有一天,与景山学校邱悦校长笑谈“竞争论”,我说,两个男孩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于是两个男孩开始较劲、竞争,等分出胜负,女孩已经跟别人跑了。其实,竞争的本体是那个女孩,直接搞定那个女孩就行了。说到底还是本体的问题。


学校的竞争、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回归本体或本质,以不变应万变,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教育之本体不放,把自己变得无比强大,不争而争,不战而胜。



二、自古修身两条道:慎独与择友。


《中庸》里讲九经,经,就是心之路,是常道,九经中,修身是第一经,九经之本,修身,首先靠慎独,戒慎恐惧,晴耕雨读,知行合一,修身则道立,这里不多讲。


第二经是什么?是尊贤,是亲师择友,修身不能全靠自己,也要靠良师益友,重点在这里。


王阳明、曾国藩都把慎独和交友列为修身的两件大事。我也有这种深刻体会,“尊贤则不惑”,“用师者王”,“敬畏大人”,人是要有人托举的,但要主动去争取或赢得贤者、师者、大人的托举,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庄严起来,把心立在山顶上,太阳出来,也先照到你。


温故而知新一一如何择友呢?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要交益友,就是:耿直的朋友,实在的朋友,有见识的朋友。要远离:装腔作势的朋友,谄媚奉承的朋友,夸夸其谈的朋友。我的择友原则是:宁缺勿滥,坚决果断,珍惜自己的时间。即便是出任学校的顾问,要看校长是不是益友,十里挑一吧。


再温故而知新一一《中庸》里讲:“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尊贤之间,也有不同,如大贤,以师父待之,小贤则以朋友待之,理解了这个等级,就是义,就是礼。如果心里看不见,来了“大人”、“贤人”、“神人”,自己接不住,糊里糊涂,那就是“睁眼瞎”了,谁也托举不了你了。



三、永远让自己的实力大于名气。


《中庸》引用诗经里的“‘衣锦尚絅(yi)” ,来形容君子的名实之间的把握一一里面穿有锦衣,外面却罩一件粗布禅衣,意指君子“实胜于名”的人格力量。


三大原则:


一、君子,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小人则夸大其实,欺世盗名。

 

二、君子深藏不露,却日益彰显;小人用意表现,但沒过多久就撑不住。

 

三、君子担心别人对自己的期待过高,诚惶诚恐;小人则刻意拔高对方的期待,从中渔利。


总之,这是一个本质性问题。君子时刻注意,让自己的实力本事大于名气,实胜于名;而小人相反,名胜于实,名气大于实力。


四、成事,是有规律可循的。


温习一下孔子的成事学一一恭,宽,信,敏,惠。


恭一一恭则不侮。对任何人都恭恭敬敬,出门如见大宾,恭者则免于众,永远不用防备人在背后射冷箭。


宽一一宽则得众。能成事者必能得人心、得拥护,而得人心者,并非靠学识与思想,而是他的仁慈和厚重。


信一一信者人任焉。一是靠谱,实在,守时守信,慎始善终;二是事有归着、值得托付。这样的人,大家都给他机会、任务,都来托举他。


敏一一敏则有功。利索,勤快,能干,高效,眼里有活,就可立功进步。


惠一一惠则足以使人。自奉俭约,但对别人,舍得给钱、把好处和战利品分给别人,从不抠抠索索、犹豫不决,事过也不念。这样的人是为成事之将帅之才也。


这五个字可以说是“成事学”的精髓了,归纳起来就两条:一是勤奋努力,用一百分的汗水换一分收获;二是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用一百分汗水换来的,愿意分一半给人。若能如此,包你成事、成功,就看愿意学否?如果看不上,那就是贪巧求速、误入歧途了。


五、小德靠习惯,大德靠苦难。


“知德者鲜矣”,这是孔子批评子路的话,当时的语境应该是孔子被困于陈,没粮食吃了,“子路愠见”,子路气呼呼地到老师这里来发泄情绪,孔子严厉地批评了子路一一你也是一个不知德的人啊。


“知德”,要知道什么德呢?张居正讲,义理得于心谓之德,真的通透了、心里明亮了,活出来了,你就体会到德这个字意味之深长与真切了。


德,是教不出来的。我们从小就被教导或去教导人,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人等等,甚至编了专门的教材,上品德课,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上的一种缺憾,把德育的目标定得比天高,就是落不下来。


德分小德和大德,小德靠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行合一,养出一个个好习惯来,坚持到底,然后固化为神经系统的道德资本,一辈子便用它的利息;而大德靠什么,靠的是苦难与窘迫,人在苦、难、窘、迫甚至惊涛骇浪、生死边缘之中,磨出一种德来,是为大德,没有痛苦,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苦难窘迫给了人们一个看自己、看别人、看世界的角度,然后磨出自己身上之德行之厚度与透亮之智慧。



六、选择对了,就能发展好。


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发展,从某种意义说,选择对了,发展就会好,选择不好,发展就会很困难。


选择的总原则一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大学》的三大智慧之首。


何为本,何为末?何为始,何为终?何为先,何为后?分清楚了,按原则办,该怎样就怎样,不必纠结的。


王阳明老师讲,“我等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这是何等洒脱!”把欲望减去,把公心立起来,这时,就可以选择了,一旦选定,定住,抓住一个东西十年不放,则这个人必可发展好。


选择,实际上就是战胜人性弱点之后的无悔。


人性最大的弱点是,喜欢舒适区,喜欢走捷径,喜欢破格获取,喜欢人欲讨厌天理,喜欢实惠……总共有九个“自我的陷阱”。


举例说,我们常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本,是先;收获是末,是后。知所先后,就是只问耕耘。但,有人理解不了,他就要问,“您怎么可能不问收获呢?我不信你不问收获。”问收获问得来吗?问收获没有用啊。所以只能问耕耘,而至于最后收获和结果如何,来了,好坏都能接受。这就是选择了。


“本末”,“先后”,“始终”,无处不在,也妙不可言,或明或暗,一旦看懂,人就得道了,成为了随心所欲不逾矩之高人,再也不用选择了,居仁由义,该怎样就怎样。


七、做教育,要的不是什么智慧,而是诚意。


什么是教育的诚意呢?


孔子讲“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免。”这句话,切己体察,足以让所有人后背冒冷汗。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能够生存于世,并得以善终,那是因为他真诚,那欺罔之人,也能生存,还能善终,那是侥幸。


这里的“直”,是指真诚,不自欺,也不欺人,而“罔”是自欺欺人。


诚,是天地万物生长的原理,是天理。《中庸》说,天地以至诚生物,不诚无物。人能够诚,则一言一行皆有忠信,天会照顾好他,人也会助他,他得以生存,而人若不诚,以欺罔而行,必然“自作孽,不可活”,没有天灾,也会招人祸,他如果居然没事,那是侥幸。


教育,要的不是什么智慧,而是诚意,智慧再高,也做不下去,只有诚意能做下去。


可是我们常常做不到啊,那怎么办?先从敬畏做起,生发敬畏之心,然后逐渐达到诚意,诚意者,阳光照进心间,亮堂,明快,清晰,喜悦。


诚意,实质就是“主忠信”。关于“忠”与“信”,北宋司马光进行了高度概括:“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忠,就是对别人的事,要尽心,心中始终装着别人。我们常说:“我尽力了。”这时候往往没走心,没有全力以赴、尽心竭力,走个过场,以“尽力”交差了事。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们委托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很放心,因为她会走心,可见,“走心”才是“忠”。


而信,就是诚了,朱熹讲过:“诚者,不自欺也”,不欺骗自己,就是诚。你若要欺人,必先自欺,给自己找理由,骗得自己心安理得了,再去欺人,自欺欺人,自欺是根。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格:校长的成事学 | 开讲)